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76)
想到这里,那人刚才不敢不能说的话,不妨碍他私下里和邻居朋友家人说。
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人们都知道麻五他们才是真正的恶人。
反而对李老三他们同情起来,都说他们是二流子转变金不换。
加上,后来也有几个人跳出来替李老三他们说话。
比如李老三曾在雪地里看到一个摔倒的老太太,背了二里地,给人送回家,什么也没要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还有个少年站出来说,当年赖子没抢他的木马,是他自己让赖子推木马,这样刺激,结果摔到了石头上,磕掉了乳牙。只是大人都不信,说赖子威胁他他才这么说的,其实真不是。
谣言这东西,就是这样,传的人多了,传的时间长了,再离谱还是有人相信。
家雀儿跑到李鱼儿旁边,高兴的说:“鱼宝儿,你真厉害,还有大头哥,对不起,我不该不相信你。”
大头摇摇头说:“没事,咱们是兄弟。”
“对!咱们是兄弟!”石头推着手推车,乐呵呵的说。
经过刚才的事情,即使财已经露白了,也没有人敢在镇子上就尾随他们。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官差过眼的,抢了就会案发。
李老三不说话,脸色不怎么好看,默默的走在前头。
李鱼儿不理他,她三叔还需要锻炼,只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赖子。
赖子感觉有人在看他,转向李鱼儿,只一眼,赖子就错开眼。
有时候,他觉得李鱼儿的眼睛太亮了,亮的能照穿人心底的幽暗。
现在,他又觉得李鱼儿的眼神太深了,像锁龙井,怎么也看不到井底,而她,却能轻易看透别人。
第131章 读书人一条街:学府巷子
李二郎推着车,一直躲在人群里,观察着这边的动静,之前他跟李鱼儿说好了,如果李鱼儿那边营救失败,他就去万府找景小公子。
这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打算。
“幸亏你们没事。”李二郎说,一行人终于汇合在一处。
躲过一劫,家雀儿高兴的说:“幸亏石头哥沉稳,也幸亏小鱼儿姐厉害。”
说完,他愣了一下,又说:“还有咱们三哥,挺身护着咱们,够仗义。”
李老三没有说话,只是闷头走在前边,气压很低,众人刚好点的心情又有些低迷起来。
李鱼儿摇摇头,说:“这次多亏了赖子,你说是吧赖子哥?”
赖子本来想和以前一样哈哈过去,但当他接触到李鱼儿的眼神时,最后什么也没说,表情也不似往常那样痞痞的。
李鱼儿隐约能猜出李老三的心情,他肯定很自责,因为一直没能像一个老大一样守护他们的集体。
不过,凡事还需要当事人自己想通,过多无法解决问题的安慰是更残忍的伤害。
“你们想读书吗?”
李鱼儿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众人一时愣住了。
大头想都没想,就回答:“想,非常想,不读书,账都记不好,说来好笑,不认识的字我还要画圈呢。”
家雀儿不在乎的说:“石头哥,你已经很厉害了,光在书院窗外偷听,就能认识不少字,我就算了吧,反正也读不出个名堂,不如跟着三哥和小鱼儿做买卖。”
石头认同的说:“我不敢奢望太多,我能攒够买房买地的钱,能娶上媳妇儿,能有个自己的娃,不管男女,我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他一定好好疼爱自己娃,绝不会像他爹对他那样。
赖子不说话,他一直都浑浑噩噩的活着,没想到,原来只有他什么想法也没有啊。
曾经,曾经他也有梦想,只是随着阿爹突然的死去,也死了。
李鱼儿想到了前世的一个小故事,是她奶奶讲给她的,目的是为了劝人好好读书识字。
“我给你们讲个关于不好好读书的笑话吧,从前有一对父子,阿爹不识字,就拼命的干活挣钱,把挣来的钱供唯一的儿子读书,但儿子不好好读书,总是贪玩,有一次阿爹病了,儿子给他爹写了一封家书。
阿爹不认字,就让邻居帮忙念。
儿子不会写的字,也用圆圈来代替,邻居看到〇就把他念成蛋字,不仅如此,里边还有很多错别字,结果那封家书就被念成了:
亲爱的老蛋,听说你生蛋了,躺在坑(炕)上不能起床,你要好好养蛋,不能随便下蛋。”
“哈哈哈哈哈!”
“我真想看看他阿爹听后是什么反应。”家雀儿笑的前俯后仰的。
“你还笑,你连蛋都不会画。”赖子又恢复了舌毒。
大头感慨道:“世事就是如此,有人想要却得不到,有人轻易得到了却不珍惜。”
李鱼儿说:“好了,到了。”
众人一愣,这才发现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一处清幽的院子前。
这座院子位于城中学府巷子,占地不大,却很清雅,周围的邻居相距也不算太密集。
学府路一般都是读书人聚居的地方,看来,不管哪朝哪代,人类都喜欢分类群居。
刚才几人脱困后,心情还一直难以平静,就一边走一边聊,他们都没注意到一直是李二郎领的路。
这是李二郎和李鱼儿之前打听到的郭夫子的家。
这个朝代,读书人家都算得上名庭清贵,上门求学的也多,一打听就能找到。
正当李二郎要上前敲门的时候,门内传来脚步声。
“吱呀!”
门开了,从里边走出两个女子。
李二郎眉毛瞬间拧成一团,又是柳记布桩的红衣少女,那个蛇蝎心肠害人精,李二郎差点忍不住爆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