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08)
李鱼儿说:“慢点拽,不着急。”
一上手,李二郎就惊喜的说:“有门!沉!该不会是冰吧?”
李梅儿白了他一眼说:“傻样,水下又不结冰。”
等蟹笼全部拉出水面的时候,里边咔咔咔的直响,都是螃蟹钳子发出的声音。
“哇!不仅有铁将军还有一只青壳子!”李二郎高兴的喊道。
“快!把它们弄出来,久了就自相残杀了!”李鱼儿催促道。
已经有几只蟹子蟹腿掉了,品相不好,就要降价或者自己留着吃。
上次做的芙蓉蟹太少,他们自家都不够吃的,自然也没卖。
松开蟹笼上边的控制绳,李老三直接上手进去将大龙虾先抓了出来,单独放进一个水桶里。
“真走大运了,这玩意儿可值钱,就是咱们怎么做啊?”
李老汉脸上乐开了花,他的儿子孙子孙女就是聪明,看吧,大冬天的还能抓到青壳子,看着还不小。
这东西,就是搁开海季,也卖的跟五花肉一个价,这会子,二十文起步妥妥的。
“我想留着自己吃。”李鱼儿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定住了。
“鱼宝儿,你说啥?”李二郎感觉自己没听清楚。
过去,哪个渔民抓了青壳子不是卖了换粮,多一斤粮食,冬天就少一分饿死的可能。
他们自己还从来没吃过青壳子。
“咱们家现在也不缺银钱,自己吃不好吗?难道你们不想尝尝跟猪肉一个价的青壳子是什么味吗?”
“这……”所有人都意有所动的看向李老汉,对啊,凭什么他们抓了一辈子青壳子,自己都没舍得吃一只。
李老汉平日都是听蔡老太太的,这时他就不知道听谁的了。
见儿孙们都期待的看向他,他一咬牙说:“看我干啥,你们自己抓的,你们自己决定。”
“那就吃呗!”李鱼儿坚定的说。
第158章 摆摊的收益
“这一笼子的铁将军至少有个十斤八斤了。”李二郎掂了掂手里的重量说。
“不止!铁将军压秤,十斤打底。”李老汉说。
李梅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往水桶里舀海水,“赶紧弄出来,蟹笼子再下进去,明天不是又有收获了?这下芙蓉蟹管够了,明天摊位上又能多一道菜了。”
李鱼儿说:“人手不够了,三叔,明天把大头他们叫去集市上吧,家雀儿跟二哥学着揽客,大头算账,咱们也好轮班,赖子哥负责装菜吧,一天给他们每人四十文工钱,若是以后开学了,你们也可以分两班倒班,然后另一班去上课。”
李老三心里一暖,说:“谢谢。”
李鱼儿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说:“谢什么,他们活干的好,又忠于你,这种又有感情归宿又有能力的伙计,可不好找。”
李老汉跟李二郎抢着下蟹笼,“二郎,你教教你阿爷,到时候我教你大伯,我们负责蟹笼,你们就省力了。”
李二郎一想也对,于是耐心的教起来。
“哈哈哈哈哈!”这时,李大郎捞了一条来冰窟窿换气的大青鱼,“咋样?肥不?”
“肥!留着做鱼丸正好!”李梅儿说。
“走!咱们去收下一个蟹笼!”李二郎正在兴头上,拎着水桶就催促他们快走。
第二个蟹笼捞起来的铁将军比第一个还多,里边还有几个鲍鱼和海蛎螺。
“好!好!”李老汉高兴的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型,“有了这个法子,本钱又省了一笔,这下不怕赔了。”
几人不忿的看向李老汉。
“阿爷,什么叫不怕赔?我们就没赔钱好吗?”李二郎愤愤不平的说:“待会回去咱们当面清点一下这几日的收益,保证让你们心服口服,瞧不起我们小咋地?”
“哦?是吗?那行啊!”李老汉高兴的说,他心里一直没底,又担心会赔钱,又担心他们几个会被客户为难,又担心他们被混混找麻烦,总之,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将螃蟹抓出来重新下了蟹笼后他们就回去了,海边的小刀风是真冷,风如其名,割在人身上像小刀扎一样。
有了铁将军,李老三和李梅儿就开始制作芙蓉蟹了,李大郎则是继续做卤海鲜等,李二郎做饭的手艺不行,就只能打下手。
如今有了赚钱的动力,李二郎完全不像过去那么懒洋洋的,整个人都焕发了生机。
晚上,桌子上多了一道芙蓉蟹,这次量大管够,众人吃的那叫一个爽。
范氏刚出月子,被勒令不能多吃,她哀怨的眼神搞的李老二也没敢多吃。
饭后,李鱼儿把装钱的柳条箱子搬了过来。
“既然大伙之后都入股了,就不是股权排他人,你们也有权知道海鲜的挣钱情况,当然,这几日摆摊的收入跟你们的份子钱没关系,就不分给你们了。
咱们算算这两日的收入吧。”
碗碟被撤下去后,李鱼儿将钱哗啦啦的倒了出来。
“我的天!这,这也太多了吧!你们卖的是海货吗?”李老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蔡老太太越看李鱼儿越满意,这是最像她的孙子辈了,是个有本事的。
李鱼儿说:“一百个一串,大家一起穿。”
李鱼儿拿了捕鱼网的麻线和剪刀,“大家赶紧动手数。”
“我不会数到一百。”李大郎不好意思的说。
众人一愣,李老大发现自己跟儿子一样,不会数到一百。
李鱼儿想了一个办法说:“你们十个十个数,然后十个十个就是一百文。”
“这法子好!”
于是,众人开始愉快的数钱,因为计数能力差,都没人说话,只有铜板撞击的声音清脆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