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53)
“好好好!”李老汉满意的说。
于是,李大郎赶着黄牛,石头牵着水牛,后边跟着白驴,他们在赵氏的指引下,将三头牲口弄进了后院。
院门关上,围观的村民意犹未尽的散去。
后院,蔡家原本的牲口棚重新迎来了三个住户,之前蔡家也养了一头黄牛,后来为了给蔡俊毅治病筹钱,就卖了。
蔡老爷子拄着手杖,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牲口,感慨道:“姐夫,买牲口好啊,牲口不仅能耕地还能拉客,孩子们没乱花钱。”
李老汉眼眶湿润,说:“放心吧,我不会怪他们的,是我这个老东西没用,瞎折腾了一辈子,连给儿孙看病买船的钱都没弄到,临老了,还享了儿孙们的福。”
“哈哈哈!”蔡老爷子爽快的笑了起来,“享儿孙福那不是应该的吗,我老头还等着给毅哥看孩子呢。”
两人一边给牲口喂草一边闲聊,中间李老汉还跑去灶房偷了一盆黄豆,给三头牲口加餐。
一下子,大黄大黑和小铃铛就和他们关系好了很多。
第197章 李二郎臭美
自从上次决定开贝壳首饰铺子,李鱼儿就开始教家里的女人们做首饰,赵氏也跟着学,才几天,她们就做了不少首饰。
李鱼儿之前从柳记布桩买的碎布头都用完了,李梅儿想请他们摆摊的时候再带一些回来。
李鱼儿看着她们做的首饰,夸赞到:“你们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放心,碎布头明天我顺手买回来。”
李鱼儿打眼估算了一下,她们少说攒了两百多个首饰,也差不多了。
“你们打算卖吗?”
李梅儿眼中闪过一抹挣扎之色,“想是想,不过我怕被模仿,想再攒一些一起卖。”
李鱼儿点头说:“你这想法是好的,不过光靠你们攒多久才能攒够一千个,一万个?不如请人做。”
“请人?”李梅儿想了一下说:“请人做法不就泄露出去了。”
李鱼儿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利弊,说:“不如你只找她们做底布花样,装贝壳的环节你们做,再签一个保密协议,泄露做法的要赔偿。”
“这,她们肯签吗?”
“不肯签就找肯签的做呗,你也别太担心了,做法早晚会泄露的,但我有很多花式,保证咱们李家的是最新款式和最正宗的。”
“成,我这就跟大舅母还有阿奶她们商量一下。”
晚上,李老三他们回来了。
“老三那边可有消息?”饭后,蔡老太太担忧的问。
李老三摇头,“赌坊的人进进出出的,但没见他们带回什么人,麻五一直没出来过。”
麻五不出来,他们就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吃饭的时候,蔡老太太见蔡承平心不在焉的,就问:“承平啊,你可是有心事?”
她心里猜测,是不是承平的消息灵通,知道了关于吴家父子不好的消息。
蔡老爷子和赵氏也担忧的看向他。
蔡承平放下茶杯,说:“没事,可能是这几天活有些累。”
李二郎倒是满面春风,晚上还多吃了两碗饭。
等其他人走了,李二郎借口看牛,跑到后院牲口棚里,拿出赵燕燕送的包袱。
“单独给我的,啥好东西?”
打开一看,有一双深蓝色的布鞋,千层底的,鞋底纳的厚厚的,鞋帮上还绣了金色的祥云纹,里边絮了棉花,又保暖又轻盈,做工很好。
“哇!这鞋子放布桩少说得几十个大钱,不错不错。哎?还有?”
鞋下边还有一个穗头儿,线是缠丝银线,穗头儿的上边还留了穿饰品的位置,上边的绳结是活的,可以任意调整大小。
“太好了!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嘛。”
李二郎的鲸鱼骨头配饰还没有合适的搭配,他这几日去首饰铺看了好几遍,都没找到合适的穗头儿,不是颜色不搭,就是绳结不合适。
这个,刚好!
李二郎左右看了看,见无人看到,将东西重新包起来,拿回了居住的东厢。
李老三他们都在,李二郎小心将东西放进他的私人柳条箱子里。
第二天早上,李二郎腰间就多了一个精美的穗头儿,上边挂着他的鲸鱼配饰。
“哎?真偏心啊!梅儿真偏心啊!”李老三看到他腰间的穗头儿,当即心里不平衡了。
他拉过正在装车的李大郎,“大郎哥你来看!梅儿不给我做穗头儿就罢了,你这个亲哥哥可有?”
李大郎顺着李老三手指的方向,也看到李二郎腰间的穗头儿了。
他愣了一下说:“我也没有啊!”
李老三顿时就不服气了,半赌气半开玩笑的说:“二郎嘴甜就是好啊,看吧,全家第一个穗头儿莫不是就在你腰上吧。”
李二郎冲李老三得意的笑,刚想出声讽刺他两句,看到一旁委屈巴巴的李大郎,话到嘴边,突然改了口:“李老三你胡说什么!这不是梅儿姐做的,这,这是小爷我自己买的。”
大郎转念一想,说:“对啊,三叔,梅儿就算做了穗头儿,那第一个肯定给鱼宝儿啊,谁不知道她姐俩关系最好。”
李老三冷哼一声,“就你臭美!在哪儿买的?”
那穗头儿确实好看,在阳光下还隐隐的闪着光,却不是那种廉价的质感,又低调又贵气。
李二郎怎么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这可是燕燕妹妹给他的,全天下独一份,你想要,门都没有,不,连窗户都没有。
“不告诉你!”
李二郎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还特意扭了一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