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59)
但出了这样的事,他的亲戚害怕,怕别牵连被亲戚的政敌秋收算账,就想将房子出手,搬到外地避祸去。
这房子本来也轮不到我们私人牙行来卖,但他们家现在很怕跟官府扯上关系,就拜托我们好再来牙行卖。”
房子果然不错,建的很好,当官的就是会享受,告老还乡后还能在老家有这样的宅子安享晚年。
这房子不但有内院,还有外院,内院还有花园假山和凉亭,三进三出的院子既气派,从外边看着又低调。
周围还没有邻居,就算有邻居,宅子的外院很大,也不会跟邻居相距很近。
这房子的位置确实有些偏,靠近码头,但对李鱼儿来说正好,他们日后会经常进出码头,近码头才方便。
这栋宅子李鱼儿非常满意。
李二郎站在凉亭里,朝李鱼儿挥手,“鱼宝儿,看,这凉亭里还有石凳和石桌,这主家可真会享受。”
一看就知道他也喜欢这房子。
李鱼儿对小姜说:“这房子我们很满意,不知道要多少银子?”
小姜回到:“二百两。”
“二百两?”李二郎惊的差点从凉亭里直接跳下来,凉亭建在一个土坡上,距离地面有几米高,是园景造诣的一种,讲究一个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小姜诚恳的说:“这房子若不是主家出了事,就是三百两也卖的。”
李鱼儿点头,小姜是个实诚人,不会骗他们,能降价他肯定第一个和卖家商量了,估计二百两是底价了。
再说了,这房子绝对是物超所值。
“行,这房子我要了。”
小姜高兴的朝两人竖起了大拇指,“二位真是我的财神爷,放心,手续保证办的妥妥当当。实话跟你们说,这房子有好几家看上了,不过他们都想借着卖家出事,故意压价,所以一直都在故意观望。”
李鱼儿笑了,这世上雪中送炭的不多,但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的多了去了。
人性而已,不过,有时候事情做绝了不是什么好事。
卖家家中出事,卖了田产和祖宅,正打算去外地投奔亲戚呢,谁知道就剩这座宅子没有处理了。
往日那些想要攀附他们的人,如今不仅看笑话,还等着蚕食他们的家财,实在可恨。
当听说有人愿意购买的时候,当即十分配合的办理了手续。
房子写的是李鱼儿自己的名字,拿到红契的时候,李二郎激动差点跳起来。
“鱼宝儿,你也太厉害了吧!你如今比那地主老财还厉害。”
李鱼儿看了他一眼说:“你现在身上也有几十两银子吧,年底估计也能买房子了。”
李二郎呵呵的笑,“那是,不过我买房子干啥呢?”
“成亲呗。”
想到成亲,不知道为什么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身影,他摸了摸腰间的穗头儿,脸有些微红。
不过李鱼儿没注意,办完事,两人就回家了。
蔡老太太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找人做贝壳头饰,立刻就让赵氏联系了村里关系好,或者人老实本分的人家。
家里一下子来了十几个妇人,堂屋就变得热闹起来,妇人们凑到一块,有说不完的话,聊天不耽误做工。
“鱼宝儿,你可算是回来了。”李梅儿高兴的迎了上来,“幸亏你让表舅带回来了碎布头,不然都不够用了。”
李鱼儿看了一眼每个人身旁放的小柳条筐,里边都是她们各自做的绢花。
这绢花的样式都是李梅儿教的,大同小异,只是配色不同。
“嗯,很好看,梅儿姐你们做的越来越好了,这是你们一上午做的?可真不少。”
李梅儿得意的点头,按照这个速度,三天他们就能攒够一千个。
晚饭前,李老三他们回来了,说:“赌坊天天进进出出的找人,但就是没见找到人。”
李鱼儿想了想说:“那你们先别去盯着了,估计吴县令父子是藏起来了,暂时不会出现了。”
“行。”李老三早就想回家干活了,码头那边他都好久没去了,“大头和石头也很久没休息了,过几天我们串班,大伙儿总该能休息休息了。”
蔡承平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了。
李鱼儿说:“表舅,你日后有什么打算,要是暂时没有打算,不如给我们当账房吧,工钱跟以前一样,而且我们这干五天休两天,节日和年终还会根据经营情况发福利。”
蔡承平只当是李鱼儿为了报答他们收留的恩情,才给这么高的工钱,说:“鱼宝儿,你们摊子才起步没多久,生意好坏还不稳定,怎么能为了我出那么高的工钱,给个一百文辛苦钱就成。”
李二郎没忍住“噗嗤”一声喷了饭,“多少钱?”
蔡承平以为他是嫌多,就说:“要是你们缺账房,我不要钱,暂时帮你们干,等二郎和老三能算账了,我再去找其他工作。”
李二郎见他误会了,赶紧说:“不是,表舅,你也太看不起我们了,两百文?这找个刷碗的伙计儿他也不止二百文啊。”
李鱼儿笑着说:“表舅,就这么说定了,大头他们暂时管着账,您有空带带他们。”
于是,蔡承平加入了李鱼儿他们。
第203章 闹鬼的西厢房
先买的宅子是空的,里边没有家具,李鱼儿就画了一些家具的图纸让木人张打造,顺便告诉他之前的折叠桌椅的做法可以卖给他。
见到沙发、书桌等家具的图纸后,木人张兴奋的不得了,又想买了图纸,这次李鱼儿没卖图纸,而是采用分成的方式合作,三七分,木人张七李鱼儿三,且合同约定李鱼儿只拿三年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