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68)
赶海的时候,不小心碰到躲藏在沙子下的海葵,搞不好就会被赠予一枚水弹。
李鱼儿朝李二郎翻了一个白眼,用袖子擦干净脸上的水。
“大意了!敢喷我,啧啧啧,小菊花,你倒霉了。”
李二郎见李鱼儿一点不生气,顿时觉得无趣,嘟哝着:“海菊花就是没人要的废物!”
“不不不!大哥你错了,海菊花不是废物,是宝贝!”李鱼儿拿起小铲子,开始在沙滩上挖海菊花。
李二郎哼了一声,淌着水上了岸,小心将石斑鱼(大龙趸)放进水桶里养着。
挖之前,李鱼儿先捅一下海葵,让它先把水排干净,以免再被喷溅到。
不一会儿,李鱼儿就挖了小半桶的海菊花。
闹闹拎着一条大海鳗走了过来,“看,大花龙!”
他手里的是一条土黄底色配黑色花纹的花丽鳗,在闹闹手里不停的扭动着蛇一样的身体。
李二郎羡慕的说:“行啊!看来今天小爷第一,你的收获第二大。”
有村里的大娘经过,看到李鱼儿水桶里放了小半桶海葵,惊讶不已。
“鱼宝儿,你挖这些海葵干吗?你家抓小鸭了?”
李鱼儿停下手里的动作,笑着说:“没有,回家炒着吃。”
“这东西还能吃啊?”大娘又是一阵惊讶。
说着,她将水桶里一只海马扔了出来,“这东西啥时候带进去的。”
李鱼儿看到还鲜活的海马,眼睛都亮了。
“大娘你怎么把海马扔了?”
大娘顿感奇怪,反问:“这东西也不能吃,留着占地方吗?”
李鱼儿将海马捡了起来,说:“您不要,我要了啊。”
“拿去拿去!”大娘觉得李鱼儿还是个孩子,虽然平时看着乖巧懂礼貌,但小孩子哪有玩心不大的,肯定是想着拿回去养着玩。
李鱼儿想了想,从水桶里拿出一只猫眼螺,放进大娘水桶里。
大娘推拒到:“我不要的东西,你捡了就是你的,给我海螺干啥?”
李鱼儿说:“我阿奶说不能白占别人便宜,要等价交换。”
大娘笑了,“行,大娘收了,鱼宝儿真是个乖孩子,听话懂事。”
说完,大娘继续去赶海了。
闹闹几人看着李鱼儿小半桶的海葵,问:“鱼宝儿,这东西真能吃?该不会有毒吧。”
李二郎说:“肯定没毒啊,不然鸡鸭怎么抢着吃,没毒不一定好吃啊,我咋没见过谁吃这玩意。”
闹闹是李鱼儿坚持的拥护者,说:“海鼠之前不也没人吃,现在你们摊子上的海鼠客人不是抢着买。”
李鱼儿也没打算隐瞒,说:“能吃,味道还不错,吃之前要把内脏挤干净。”
海葵的栖息环境比较广泛,沙滩,礁石,浅滩或者深海都行,只有沙滩上的海葵相对比较好挖。
海葵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爽滑q弹,用酱油爆炒,非常的美味。
李鱼儿走到海滩和海水相接的地方,她突然发现了一只搁浅的海蜇。
可能是被昨晚的风浪抄到岸边搁浅的。
海蜇爪上的触手还在蠕动,是鲜活的,能吃。
李鱼儿当然不会直接上手抓,海蜇的触手中含有刺丝和毒液,冒然抓取会受伤,手会像被洋辣蜇一样的痛痒交替,非常痛苦。
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不小心被海蜇蜇了,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手伸进海水里,很快就能缓解症状。
这是什么原理她不知道,但前世她被海蜇蜇过,当时她急中生智,将手立刻伸进海水里,症状立刻减轻了很多。
而且海蜇哲人的肉刺还会动,或许是因为将手伸到海水里,那肉刺会产生遇水漂走的本能。
“鱼宝儿,你看啥呢?”
李老三走了过来,他的水桶已经满了,连背篓也满了,已经没地方装了,就想帮其他人赶海。
“这有一只搁浅的海蜇,我打算弄回去吃。”
“是沙蜇,不好吃,等上秋了,叔给你捞面蜇吃,”
李鱼儿摇头,“沙蜇有沙蜇的味,我想拿回去试试。”
沙蜇的体型大,颜色浅,口感偏软,面蜇的体型小,口感紧实偏脆,不容易化,价格相对也高一些。
李老三有些为难,这么大,都带回去有些不靠谱。
“这样吧,只砍下海蜇爪吧。”
海蜇最好吃的部分是红色的足,于是,李老三戴上手套,用鱼刀砍下海蜇的足,装进水桶里。
“这些足够你吃了,这东西水性大,很快就化了,放不久。”
第211章 凉拌沙蜇
开春赶海的人不少,海货休养了一冬,也极其丰富,几人满载而归。
李鱼儿休息了一会,就撺掇着李梅儿帮她做好吃的。
蔡老太太和赵氏在大厨房做工地的饭菜,她们就在东厢的小厨房捣鼓。
李梅儿按照李鱼儿的指导,将海葵处理干净,掏空内脏,切成小块。
处理海葵是有讲究的,不能处理不干净,也不能处理太干净。
就是不能吃的肠胃等坚决要处理干净,而海葵内壁的白色脂肪,不要全刮了,因为这层脂肪非常的提鲜。
前世,她一般不去饭店点海葵,因为饭店做菜时间紧迫,将海葵肚里的东西一块处理的干干净净,味道不行。
“梅儿姐,这道菜很简单,好吃的关键是只放酱油和爆炒火候,尽最大的可能保留海菊花自身的鲜味。”
李鱼儿烧火,李梅儿炒菜。
起锅烧油,油热下葱姜蒜爆香,然后直接将处理好的海葵倒进去爆炒。
炒到海葵花肉翻卷后,再稍炒一会,等海菊花下汤了,立刻起锅,不能等火把汤汁烧干再起锅,那时候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