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33)
李鱼儿走上前,仔细的查看了一下鲸鱼尾巴,确认没事后,松了一口气。
她也是刚想到这鲸鱼尾巴的事的,幸亏她来的及时。
她拍了拍鲸鱼尾巴说:“这鱼尾巴是钱掌柜点名要的,还得是完整的。”
李老汉想了一下,没想起来钱掌柜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钱掌柜确实和小孙女单独说过几句话,李老汉想着应该是这事了。
而蔡老太太昨日担心儿子,魂不守舍的,根本没注意钱掌柜说没说过。
“那不能砍了,我还以为鲸鱼尾巴都是骨头没什么用,想单独卸下来自家吃呢。”李老大一阵后怕,若自己真砍坏了鲸鱼尾巴,是不是会损失很多银子啊。
李鱼儿解释说:“你们不在,钱掌柜单独和我提起过,鲸鱼尾巴上的肉和别的地方不同,要单独拿出来做一道菜。”
鲸鱼尾巴肉比较紧致,洁白如果冻,口感爽脆,配上调料,再经过手巧的厨师一番精雕细琢,做成特定的造型,摆成一整个,简直是色香味俱全,肯定受达官贵人的欢迎。
“城里人就是瞎讲究,吃肉还要看样子。”嘴上抱怨着,李二郎采鱼肉的动作却轻柔了一些。
这都是银子啊,谁会跟银子过不去?一斤二十文,比上好的五花肉还贵很多,砍丑了,贵人不要了,可吃大亏了。
如今,家里又欠了十几两银子,还指望鲸鱼肉翻身呢。
李鱼儿从李老大手中接过鱼刀,在鲸鱼尾巴上画了一圈界线。
“大伯,沿着我画的线切,切的平整一些,连皮一起切。”
“好嘞!”李老大拿回刀,仔细的切起来。
鱼刀数量有限,李鱼儿力气小,自然轮不到她采鱼肉。
又是一个冷天,天空飘着雪粒子,但好在风小了,海边最冷的不是低温,而是小刀风。
那风刮在脸上,小刀子一样,很疼,不出一刻钟,人脸就皲裂开来,伤口被冻伤后不会立刻疼,等到了暖和的地方,才会开始疼痛。
最难受的要数开了春,冻伤开始变好的时候,会非常痒痒,痒的人晚上睡不着觉。
所以,海边人冬天一般不长时间下船,下船也围着头巾。
那种方形的大麻布,能包住头脸。
此时,李鱼儿包着头巾,穿着肥大的破芦花袄子,在沙滩上晃悠。
远远的看去,像一个小老太太,再远点,活像是一只抱窝的老母鸡。
“梅儿,去盯着鱼宝儿。”蔡老太太不放心李鱼儿一个人乱跑。
今个儿是死讯,此时海面冰层下面是湍急的海浪,人若是踩空了掉冰窟窿里就上不来了。
李家两房两把鱼刀,男人们换着采鱼,蔡老太太和李梅儿主要负责用剪刀修剪形状不好看的鱼肉块,还负责装筐等杂活。
蔡老太太一个人也干的过来。
金沙滩为什么叫金沙滩,是因为这里的沙子里含有一种细小的黄色石头,阳光下,远远的看去就像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鱼宝儿,你在干啥?”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堂妹撞了头后,人就变的机灵了很多。
以前,码头上有老人讲过,镇子周围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小时候烧坏了脑子的男孩,一次男孩磕了头后,人突然就变好了。
李梅儿就猜测李鱼儿是小时候因为二婶有些难产,在她娘肚子里憋久了,脑子憋的不灵光,现在磕了脑袋,人变好了。
现在的李鱼儿不仅机灵,活泼了很多,还一肚子点子,路边随随便便折几根野草,就能做出油灯。
李鱼儿举着手里的贝壳说:“梅儿姐,你快看,这贝壳多好看。”
洁白的扇贝壳上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彩色的花纹,经过海浪长时间的打磨,贝壳表面看起来十分的光滑,确实好看。
这是海边这种东西多了去了,偶尔有孩子捡回家,时间久了,看腻了就扔了。
不过,小女孩喜欢这种亮闪闪发光的东西,很正常。
李梅儿也开始帮妹妹挑好看的贝壳捡,就当哄小孩子,只要她不往冰层上跑就行。
第24章 鱼胶
海滩上到处都是美丽的贝壳,不一会,姐妹俩就捡了两兜子贝壳。
“够了,这些暂时够了。”李鱼儿直起身子,拍拍有些酸的腰。
“当然够了,再多,咱家都没地方放了。”
李鱼儿冲着李梅儿挤眉弄眼,说:“梅儿姐你想不想自己挣嫁妆?”
到底是十几岁的少女,李梅儿脸瞬间红了,嗔到:“你个小丫头片子,胡说什么,哪有女孩整日将嫁啊嫁的挂嘴边的。”
年后,李梅儿就及笄了,早该定下人家了。
李梅儿长的俏,又能干,附近有意说亲的人家不少,都被蔡老太太以长姐需要照顾弟妹,家里打算多留两年婉拒了。
蔡老太太有自己的打算,她打算把自己的嫁妆头面拿出来,分成两份,银簪子银耳环一份,银手镯一份,给两个孙女说给陆地上的人家。
以后就不用在海上搏命了。
渔民出海打鱼靠的是老天爷和海神娘娘庇佑,遇到风浪和海流就有可能回不来。
附近渔村隔几年就一两个渔民遇难,留下一家子老弱,日子难熬的很。
渔民到底不如陆地上的人家安稳,有房有地,日子苦些不怕,但也不容易随便丢命。
李鱼儿继续鼓动到:“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好女当嫁,要是自己能攒些嫁妆,也特别体面不是。”
李梅儿当然知道家里日子不好过,能自己攒嫁妆,自然能给家里省心,更何况哪个女的不想自己手里有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