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54)
村长愣了一下,又长长叹了一口气:“咋娟子肚子还没动静”
“能有啥动静天天天不亮就干活,当牛做马的,身子骨都熬散架了,哪还能再怀上”
村长媳妇儿絮絮叨叨的抱怨着,像是要把几十年忍受的苦,都一次性倒出来。
“但凡咱家有点能力,能让闺女受这个气之前咱们怎么说的我问问你个死老头子,就你大方,今个儿,这个有难了,找你接银子,明个儿那个揭不开锅,找你借粮食,你就穷大方,家都要叫你大方没了!”
说着,说着,她哽咽起来,“你不把钱借出去,还能买上点红糖和鸡蛋去看看闺女,给她长长脸,这些年,闺女贴补了咱家多少东西,你呢连个屁都没回过,你亏不亏心!”
村长被骂的心里难受,却一句也反驳不出来。
李娟是村长的大女儿,也是唯一的女儿,是夫妻俩的老来女,嫁给富州湾富水村一个货郎家,对于岛民来说,算是高嫁。
李娟嫁过去第二年就生了,可是是个女娃,不得婆家待见,在婆家一直过着操劳和忍气吞声的日子,之后的七年,就一直没动静。
李娟在婆家的日子就越发的不好过,连带着她的女儿也跟着遭罪。
母女俩像下人一样伺候一大家子,还吃不饱穿不暖,经常被折辱打骂。
村长也是有心无力,他们在岛里,鞭长莫及,想照顾也照顾不到。
加上岛民穷,物质上帮不了闺女,对方就更不把李娟放在眼里了。
一阵寒风吹过,村长瑟缩了一下肩膀,更显得苍老无力。
他寻思了半晌,闷闷的说:“咱家不是还能过吗,老十一家倒了两个大人,又散了一般家财,咱不能贪他那点儿东西。”
村长媳妇儿不说话了,只不停地抖着肩膀,压抑着哭泣。
村长拿了一个布口袋,用葫芦瓢装了几斤黑面,去另一搜船,牵上小孙子福头儿,走了。
福头儿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阿爷,咱们去哪儿去陆地上看大姑吗”
村长的身子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没说话,继续牵着小孙子走。
福头儿以为自己猜中了,脑袋里不停地想着去大姑家能吃到什么好吃的
以前,每年过年,大姑都会给家里带不少好东西,或是五花肉,或是糕点等。
村长到李老汉家时,李家刚吃过了朝食。
见村长拎着东西上门,手里还牵着小孙子副头儿,李老汉有些惊讶。
“老十一啊,对不住了,福头儿给你家惹麻烦了。”
在灶棚旁劈柴的李老汉,赶紧扔下家伙什迎了上去。
“九哥,你这话打哪儿说起?”他有些丈二摸不到头脑。
蔡老太太领着大儿媳妇儿从灶棚走了出来,心里猜测是不是孩子间闹矛盾了。
村长赶紧将憋着嘴的福头儿牵到面前,说:“这不,前两日,福头儿不懂事,拿一个海螺换了鱼宝儿的珍珠,我给你送回来了。”
福头儿本来幻想着去大姑家吃好的,喝好的,谁知道竟然被领到了十一阿爷家,还是来还珍珠的,心情瞬间从云端跌入大海。
说着,村长从层层包裹的一个手帕里,拿出一颗珍珠。
李老汉夫妇对视一眼,蔡老太太说:“九哥,你先不急,我把鱼宝儿喊来问问到底啥情况。”
于是,在睡回笼觉的鱼宝儿被提溜儿起来了。
她睡眼惺忪的瞅着对面垂头丧气的福头儿,好笑道:“福头儿哥,你怎么这么早来我们家玩啊。”
福头儿瞪了她一眼,嘴上说到:“癞皮狗,告状精。”
此话一出,被村长在脑袋上敲了一个暴力。
“这事跟鱼宝儿没关系,我是从七哥家大宝那听来的。”
第38章 登门还珠
李鱼儿清醒了几分,大体明白了,是珍珠的事情。
她给出去的时候,就猜想过各种可能,上门还珠是最小的可能。
她没想到,村长这么正直,竟然带着孙子亲自来还。
心里不禁感叹道:是这个时代的人太淳朴还是兔岛的渔民很淳朴又或者只是村长比较正直
李鱼儿执拗的说:“九叔公,这是我们孩子间的事,我们都说好了,你们大人不能插手破坏我们之间的约定。”
福头儿看向李鱼儿的目光多了几分钦佩和骄傲。
李鱼儿将事情的经过对几位长辈简单说了一遍,并表示自己留了四颗,见者都有份。
李老汉夫妻听了后,并没有舍不得珍珠,也没有责怪孙女的意思。
这些年,村长(=族长)没少帮他们家,特别是这次出事,如果不是村长帮着跑腿,牵线搭桥快速出掉船,老二夫妻俩估计是不成了。
这么大的恩情,再值钱的东西也换不回来。
李老汉掏心窝子的说:“九哥,既然是孩子们之间的事,咱们大人就不要参与了。”
“这怎么成,这可是珍珠!珍珠!”村长反对:“这么一颗珍珠,少说能卖一两银子,这么大的事孩子哪能做主?”
蔡老太太接着劝说:“这也不是我们家鱼宝儿一个人发现的,蚌也不是她挖出来的,只是她运气比较好,开出了珍珠,意外得来的东西,见者有份,你就别推辞了。”
村长还想说什么,直接被李老汉连推带搡的请走了。
村长牵着的福头儿还回头朝李鱼儿做了一个鬼脸。
不一会,七爷爷和七奶奶也上门了,还是相同的事情。
当晚,大宝炫耀的拿出珍珠时,老俩口高兴极了,以为是儿子媳妇儿在天之灵保佑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