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67)

作者: 喵吉 阅读记录

二两半银子,够他们几十年攒了。

蔡老太太心疼到:“有钱就乱败置,我老婆子一时没看住,你们就敢败!就这样,那点子银子早晚嚯嚯光!老大老二你们管不好家,干脆把银子都交上来得了?

蔡老太太犀利的眼神扫过李老大,吓得他赶紧缩了缩脖子,尽量缩小存在感。

他可没乱花银子,老三干的,关他什么事?

蔡老太太又将目光投向“罪魁祸首”李老三,“老三,你个混不吝的玩意儿,是不是你给出的馊主意?”

李老三看了一眼李鱼儿,到底是没说不是自己,沮丧道:“阿娘,我们也不知道这是病羊啊。”

他心里忍不住怨怪起小姜,给了那么多赏钱,竟然还帮着恶妇骗他们的钱,陆地上的人真是奸诈,一点不实诚。

李鱼儿却一点不慌,之前她就有个猜测,事实跟她猜的估计八九不离十。

她匆匆去灶棚拿了盐罐和黄豆出来。

蔡老太太见李鱼儿要败置盐,赶紧阻止,但语气明显比对李老三好多了,“鱼宝儿啊,羊不吃盐,快给盐放回去。”

李鱼儿一边倒了一小堆盐在羊食盆里,一边解释说:“阿奶,你先听我说,牙行里的小姜跟我说了,羊不吃东西,可以喂一些盐,羊吃了盐,病就好了。”

这话不是小姜说的,是李鱼儿根据前世的知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哈哈哈哈!”李二郎捧腹大笑,说:“这牙行的骗子连这种谎话都能编出来……”

然后,他剩下的半截话,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的说不出来了。

似乎是闻到了咸味,奶羊摇着尾巴站了起来,走到食盆前,伸出舌头开始舔舐里边的盐。

“这,这怎么可能?一把盐换回来一只羊?”李二郎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李老汉也稀奇的说:“真是活久见,原来羊还吃盐啊,跟人一样。”

李老大呵呵的笑了,说:“肯吃东西就成,能吃,就没毛病。”

蔡老太太也舒展开紧皱的眉毛,笑着说:“咱们又不是陆地上的人家,没养过牲口,自然没有人家知道的多,这回也算学了一手,保不齐将来就用上了。”

李老汉认同到:“对,活到老学到老。”

李鱼儿前世去农场玩过,一个养殖大户说过,养羊都会定期喂盐。

盐能调理羊胃里的菌群平衡,增加羊的食欲,还能给羊提供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时,盐平衡了羊身体内部的盐碱,能够增强羊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电视里播放的山羊攀登山崖,也是为了舔舐山崖岩石上的盐分,提供身体必须得营养物质。

舔完盐后,羊开始吃黄豆,吃完黄豆又吃草,看起来食欲很好。

李家人都高兴起来,羊没病就好。

李鱼儿又将挤羊奶的技术教给家里人,前世,李鱼儿主持的一期户外生存节目中,就有几样奶的桥段。

等羊吃饱喝足后,李鱼儿才敢下手几样奶,她一边挤羊奶,一边示范给李家人看,洁白的羊奶被挤进水桶里,看的人赏心悦目。

“这就是羊奶啊,闻着好膻啊。”李梅儿一边学习挤羊奶,一边嫌弃羊奶膻。

羊肉和羊奶都有一股膻味,喜欢的人就觉得鲜,不喜欢的人就不吃羊肉也不喝羊奶。

前世,通过处理的羊肉和羊奶基本没有多少膻味,这个朝代,去膻的技术落后,纯天然的羊奶肯定是会有股子膻味的。

“如果有苦杏仁,或者姜片就好了。”李鱼儿说。

“苦杏仁没有,但是姜,前几天阿奶买了一些。”李梅儿想起挂在冰房里的干姜说。

“那梅儿姐拿来一些呗,待会煮羊奶的时候放一些进去,就没那么膻了,还能驱寒。”

羊被暂时安置在灶棚的柴堆旁,虽然有些味,但也没办法,天寒地冻的,拴在外边肯定不行。

李老汉他们打算明天上山伐木,割些茅草,建一个羊圈。

李大伯说:“明个儿,我领着大郎上南山砍几棵树,搭建一个羊棚。”

李老汉点头,补充道:“那我领着二郎去南甸割一些芦苇,搭棚顶。”

李二郎正围着煮羊奶的李鱼儿瞧热闹,冷不丁被点名,皱巴着脸,心里不满意,割草得耽误他做几盏油灯,一盏油灯500文,这得耽误他赚多少银子。

李鱼儿看出他不乐意,说道:“赚钱要紧,但关心家人也很重要,我之前从说书先生那听来一个故事,你们要不要听?”

镇子上能请得起说书先生的茶馆,都是价格不一般的茶馆,一般人根本舍不得银子去消费。

每当茶楼说书先生讲故事的时候,茶馆下边就聚集了一些蹭听的人。

李家人基本没什么机会听到故事,见李鱼儿要说故事,他们自然愿意听。

于是,李鱼儿给他们讲了铁公鸡欧也尼葛朗台的故事,当然,人物的名字换了,叫李铁鸡。

李鱼儿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就是怕李家以后越来越富裕,会出现现掉钱眼里,为了钱抛弃亲情,抛弃友情,甚至是造假货,放有害物质,失去道德底线的人。

听完故事,李梅儿感叹连连,为故事中可怜的母女两悲惨的命运,可怜不已,她忍不住抒发着自己的感想:“这个李铁嘴还真是掉钱眼里,你说人这一辈子图什么,家人都快被他逼死了,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那么多钱给谁攒的?最后能带进棺材里咋的?”

“对啊,这个李铁嘴简直太坏了,你们说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李大郎愤怒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