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六零七零之路(327)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然后他们夫妻俩把两个孩子送回了红日大队,就出发去了学校读书去了。

读书的时候,洛语是聚精会神的,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学习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她也把自己曾经培育出来的种子展示给了老师,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看到了洛语的一颗对于农学的专研之心,欣喜之下,对洛语教导得更加用心,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倾囊相授。

而洛语展示给他看的种子,经过了老教授的一番实验,发现是不可多得的良种,就欣喜地以洛语的名字把种子上交给国家了。

后来洛语培育的种子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得国家很多适合种这些粮食的地方的收成翻倍丰收。

于是国家的农业局注意到了洛语这个在农学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对洛语做出来贡献进行了表彰和奖赏,并把还没有毕业的洛语纳入了国家的农业局,让她继续在农业和农学上面发光发热。

洛语表示欣而受之。

而洛语的丈夫刘知文这些年学的是金融的专业,他在毕业之后就和洛语在他们读大学的城市定居了,因为洛语在这里工作,所以他也在这里做生意。

刘知文做生意也是很有一手的,很快他就乘着改革开放的这股东风赚了个盆满钵满,在这个城市里买了大房子,还买了许多的商铺之类的,在洛语的建议下,还买了许多房子用来出租。

然后洛语和刘知文就把两边的父母接来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夫妻两个给两边的父母各自准备了一套房子,都在他们家的房子旁边,这样既不用跟父母住在一起,又可以尽孝,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本来两边的父母都不同意的,他们都在他们原本的地方住了半辈子了,已经习惯了。

但是洛语的父母一直只有夫妻两个住在一起,三个儿女也没有在身边,即使洛桑跟父母在一个城市,但是也不能天天去照顾父母。

所以洛语看到父母的年纪大了,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父母,给父母买的房子也是放在父母的名下,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而不是寄人篱下。

最终洛语成功地接来了父母,他们后来住在女儿的家的旁边,身边有孙辈承欢膝下,日子过得安和平稳,而洛桑和洛阳则在有假期的时候一定会拖家带口地来这边看望父母,洛解放和张静觉得心里很安定,他们真的是安享晚年了。

可见父母平时说自己过得很好,他们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都是为了让子女更放心而已,但是等到他们年纪大了,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在跟前的。

而洛语的公公婆婆,也就是刘知文的亲生父母,由于他们还有另外两个儿子在老家那边,即使也已经结婚生子了,他们也还是不太放心。

刘知武和刘知全是不爱读书,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他们胜在听话啊,刘知文和洛语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所以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得到了洛语夫妻的资金资助,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生意,如今他们在老家的县城那边也是有房子有商铺有生意的了。

大队长,不,改革开放之后,红日大队再也没有大队长了,因为如今家家户户已经包产到户了,大家不再集体劳动,各家种各家的田地了。

原大队员名字为刘大海,刘大海同志和刘婶子想着他们一直都在家乡这边生活,还有两个儿子在这边,所以想着就在这边养老了。

但是洛语有杀手锏啊,那就是他们的大孙女儿,他们的心头宝。

要知道,刘知武和刘知文婚后生的孩子又全部都是男孩子!

所以洛语的女儿就是他们刘家唯一的女孩子了,刘大海和刘婶子唯一的孙女儿一撒娇,他们就找不着北了。

孙女儿说爸爸妈妈太忙了,都没有时间照顾她,她好想爷爷奶奶在身边啊!

然后刘大海和刘婶子就沦陷了,好好好,宝贝孙女,我们去照顾你!

看来还是得他们老两口出面,洛语和刘知文还是太年轻,要他们这些老人看着他们呢!

于是刘大海和刘婶子就被忽悠到了洛语他们那边,也是单独住一个房子,房子的名字写在他们的名下,这就是他们的家了。

不得不说,洛语和刘知文的做法,真的是让老人放下了一颗心,他们虽然知道儿女孝顺,但是人老了难免觉得自己没有用了,会多想,如今洛语和刘知文既需要他们帮忙带孩子,也给记在他们名下的房子,让他们心里满满的都是安全感。

洛语和刘知文安定好了大后方,平时孩子们有父母帮忙照顾,他们都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事业上。

洛语这一世一直在专研农学,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农业大拿,给这个世界的农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知文在生意场上发光发热,他的生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做大做强了,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大老板。

有了钱的大老板,那可吸引年轻漂亮的妹子了。

刘知文身为大老板,长得高大英俊,又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意气风发的,因此有漂亮的女孩儿前赴后继地出现在他的身边,即使知道他已婚,甚至有些都不要求婚姻,只想当他的情人。

刘知文面对这些诱惑是怎么想的,洛语不知道,她也没有对着刘知文用真话丸,但是却用了鉴定符。

这鉴定符,顾名思义,就是鉴定一个男人有没有出轨。

洛语不想整天疑神疑鬼的,也不想整天盯着刘知文的行踪,但是也没有完全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