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空间,带亿万物资撩爆糙汉(554)+番外

作者: 鱿鱼司令 阅读记录

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宣传,亲戚朋友们大多都知道了他们家要办喜事,只是对女方的消息却没透露多少。

杨母不愿到上岭村去接亲。

因为村里的人多嘴多舌,万一一个不注意就把他们藏的事儿给说出来了,那他们就成了笑话了!

于是杨家提前在镇上定了一个宾馆的房间,让梁菲前一天住进去,他们隔天就在那里迎亲。

梁菲当然明白杨母这做法的含义,但她没有选择,老老实实就住进去等了。

鉴于她这边没有亲人,杨家就选了几个表姊妹过去充当一下门面。

结婚当天,杨家面子功夫做得也挺好,敲敲打打热闹极了。

杨逍春风得意,一身大红色的喜服把他的面色衬得极喜庆。

杨家几个姊妹象征性地拦了一下,收了杨逍的红包之后,立马就把门打开,让人进来背新娘子了。

按理说,接亲应该让新郎背回去。

但这里距离杨家太远了,杨母就直接把这一环节砍掉了,理由也正当,众人也没说什么。

但只有梁菲知道,这是在给她下马威。

接新娘子过门,一步都不背,像什么话!

可惜无人理会她的心情。

杨逍只是觉得杨母是为了他着想才免了背新娘的环节,压根没考虑到这里边的弯弯绕绕。

他牵着梁菲,出了宾馆,一路往杨家回去。

梁菲盖着喜帕看不清路,低头只能看到自己的鞋尖,耳边则是闹哄哄的人声和鞭炮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梁菲被杨逍拉着继续往前,而就在这时,路上忽然有一个人大喊:“高考恢复了!”

霎时间,整条街忽然安静下来。

那人似乎拿了个收音机,他调大了音量,只听里面传出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随着收音机里面的声音传出,不远处政府大楼外的大喇叭,也紧跟着放出了广播,跟收音机里面的内容一模一样。

人群寂静了几秒之后,顿时,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高考恢复了!”

“我们都能参加!”

“天呐!我要去报名!”

“恢复高考了,儿子!儿子!快跟我回家!你赶紧给我看书去!”

“…”

所有的知识青年、工人、农民,还有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欢欣鼓舞,激动得当场洒泪!

众人吵嚷着,为这一刻共同的喜事而欢庆!

杨家人当然也高兴,他们家里有不少孩子,正好在报名的范围内。

而且又刚好撞上了结婚的喜事,这不就是喜上加喜吗?

不少人笑呵呵地跟杨母杨父道贺,说这是双喜临门。

杨家父母心里总算高兴了一点,对这场婚事也没有那么抵触了。

杨逍对高考不是很感兴趣,他爸已经给他找好了工作,他不需要跟那些人争。

不过见到大家都在恭喜他们,他不免也喜笑颜开,更加觉得今天结婚是结对了。

所有人里,只有梁菲浑身僵硬。

喜帕下的面孔涂着厚厚的脂粉,却写满了惶恐和迷茫。

她呆呆地望着眼前一片的红色,心里空荡荡的。

恢复高考的消息对她来说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划破了她所有的伪装。

她根本不是逃出了知青院。

而是跳进了另一个出不来的深坑。

临走前,她还在讽刺那些知青只能在乡下呆一辈子。

而现在,他们可以高考了…

作茧自缚的,只有她自己。

“…呵呵。”梁菲忽地笑了两声,眼里的泪顺着面颊滴落。

没一会儿,她的妆就花了。

乱糟糟的…仿佛她这混乱的三年。

第425章 家中勿忧

上岭村,与此同时,二大队的广播大喇叭也播放着这一段新闻。

带着嘈杂的电流音,恢复高考的消息就这样传遍了漫山遍野的生产地。

村里的人大多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但干活的知青们已经听懂了。

他们一个个像傻了一般立在田埂上,手里的农具歘一下落在了地里,深深插进了士壤之中。

直到那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播放完毕,才有人恍惚地回过神来。

“我没听错吧?…高考恢复了?”

带着试探和询问的语气,小心翼翼地看向身边的人,发现他也带着不敢置信的疑惑望了过来。

“是真的…高考恢复了!”

众知青如梦初醒,脸上纷纷像砸中了彩票一样的大笑起来!

“啊啊啊啊!我们可以考大学了!”

“等到了!…终于等到了!”

狂喜之后,不少人因为激动泪流满面,他们相拥着,围成一圈搭着肩膀,又哭又笑地跳起来。

进行了近十年的上下下乡运动,他们当中不知有多少人已经在这里待了小半辈子。

可以说除了家里,上岭村就是他们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

时间久到,有时候他们都怀疑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去,久到过年回家都觉得恍惚,因为他们对插队的地方甚至比家里更熟悉…

知青院里的人有时候也有变动,回程的人极少,但结婚生子、选择永远留下的,有不少人。

他们这些坚持下来的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了。

长久的麻木和失望,让他们几乎都埋没了生活的激情。

可现在,他们等到了!

上一篇: 替嫁小郎君 下一篇: 男主为何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