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空间,带亿万物资撩爆糙汉(558)+番外

作者: 鱿鱼司令 阅读记录

谭国栋也知道他们高考比较重要,对于报名的知青和社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京都程家寄来的资料早就到了,还有一批新鲜出炉的真题,都是京都某些老师在消息流出来之后连夜赶工的。

程徽月略略做了几张,感觉不如霍伯母出的题好。

她把试题给沈亚兰和牧江都誊抄了一份,他们做完也觉得田美君的真题更有水准。

程徽月想了想,脑中一个主意闪过。

她连忙把真题修订成册,去找了霍砚行。

“你说,我能不能把伯母出的题投给报刊或者印刷书店?我觉得伯母出的题非常好,肯定有很多人买!能给她大赚一笔的!”

霍砚行翻了翻她带过来的小册子,眸中流露出一丝异光。

“我爸妈他们还在农场…做这种事可能会被有心人恶意解读。”

“不过如果你想投,其实可以用你自己的名义,我妈应该不会介意。”

程徽月皱起眉,“那怎么行,这都是伯母的心血!”

她看着一笔一划写在本子上的题目,义愤填膺,“而且伯母出的题这么好,比那些什么在京都挂名的毫无实力的老师厉害多了!她就应该把他们都踹了,自己去出题!”

霍砚行看她炸毛的模样,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她的头。

轻笑着道:“不用为这种事生气,我妈也不在乎这些虚名。”

“但她要是看到你这么为她着想,一定笑得眼睛都要眯起来。”

程徽月泄气地垮了肩膀,“我生气也没用啊,难道只能让伯母的能力埋没吗?”

她私心里其实想用这件事为田美君造造势,如果全国的学子都买她的真题,那被上面注意到的话,会不会能提前让他们结束劳改回京都呢?

毕竟这几年国内很缺人才,各方面都急需真才实干的人,有这么一个沧海遗珠,不觉得可惜吗?

就算到时候这套真题没有翻出水花,但好歹也能挣点钱,寄过去给伯母他们也能改善生活了。

怎么算都不亏。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人搞破坏…

霍砚行掰正她的脸,嗓音低沉,“这就丧气了?”

他笑了笑,黑眸幽深,“可我觉得那你说的对,不能让田女士的才华埋没。”

“我们先发个电报过去问问,看她怎么说。”

“指不定她就乐意冒这个风险呢?”

这件事有利有弊,如果做成功了,的确对田美君的名声有帮助,若失败了,再坏也不过是继续劳改,多扣一顶帽子。

但按照目前国内的形势,他觉得成功的几率还是蛮大的,有冒险的必要。

两人商议好,迅速去镇上发了一份电报过去。

这个时候,人们通信一般都是写信,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事才会发电报、打电话。

田美君和霍建刚收到电报的时候,还以为出了什么急事呢。

结果看完才发现,是为了那批真题。

夫妻俩没犹豫多久,很快就回了消息。

她答应把真题投稿,供所有的学子练习,但是这笔钱她不收,让霍砚行两人替她捐赠给京都某个偏远乡村的学校。

田美君当初就是从那所学校里出来的,这么多年以来,给他们扶持了不少,这几年因为被下放,还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程徽月看到她的回信,感觉自己格局一下子被她扩大了。

“不愧是伯母!”

“那咱们投稿用什么名字呢?”

霍砚行沉吟道,“给她想个笔名吧。”

两人回去商量了一下,决定用君子有责这个笔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亦有责,田美君便是那个即便身在田间,也忧天下的君子。

虽说这么写笔名,有稍稍夸大的嫌疑,但程徽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为了让更多的考生能用到好的真题,田美君又加班加点出了两套寄过来,文科理科各有一套。

加上之前陆陆续续出的题,程徽月整理出来都有好几册了,足够他们这段时间练习了。

真题里,语文、数学和政治的卷子偏多。

高考分文理科,但总分只有四百分,其中语文数学和政治各有一百,文理副科一共一百。

程徽月考的理科,沈亚兰考的文科。

之前田美君就只出了理科的题,她就蹭不到文科的真题,现在拿去投稿,她也能提前拿到一份先做着。

投稿的事情程徽月请教了沈亚兰,她熟知各大报社和书刊,对哪些稿费不拖延的进行了强烈推荐。

程徽月心想,连稿费都要拖的报社书刊能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优先选择诚信度高的!

于是把整理好的真题都发了一份,还附赠了一个说明。

很快,几家报社书刊都通过了,没过几天,崭新的精编真题试卷就出现在了书店里。

在程徽月这边忙着造福考生的时候,知青院里也没有歇着。

报完名的知青们纷纷忙了起来,各个挑灯夜读,屋里到处都是他们搜刮来的高考资料。

因为宣布恢复高考之后,高中课本一本难求,手里拮据的知青们更是买不到。

所以他们只能大家凑一凑,好不容易才在废书回收的地方找齐了一套高中教材。

还是破破烂烂,动不动就掉页的那种。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学习的激情。

众人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书籍,轮流传阅,或是两三个人一起看,效率还是挺高,遇到遗忘模糊的地方当即就能讨论出来。

陈俊元倒不用跟他们挤,早在之前他就因为程徽月的话买了一套高中课本,现在也只需要买真题来做。

上一篇: 替嫁小郎君 下一篇: 男主为何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