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是个万人迷(109)+番外
而且铜器富含土之精华,会使花色鲜艳明丽,经旬不败,如此看来,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装饰。
四爷没让别人动手,亲自将花瓶放在书案上,只是桌上的摆件处处精巧,与古朴壮硕的花瓶有些不搭。
他环顾四周,将博古架上的红珊瑚取下,转而将花瓶置于其上。
桂枝古朴迤逦,桂花香气怡人,配上稍显笨拙的花瓶正好能中和那些夺目的优点。
嗯,确实不错。
而且,阿阮特意挑了这个时辰前来,想必不仅仅是为着松花,更是提醒他用膳。
四爷骄矜点头,伸手握住唐阮的手,“难为你处处想着我”。
“饿了吧?”他牵着人往外走,“昨日温州府送了些鱼鲞过来,叫人做给你尝尝?”
据说那鱼全身上下只有一根骨头,咸香醇厚,肥糯鲜美。
阿阮肯定喜欢。
可唐阮刚吃过早膳没多久,眼下一点儿也不饿。
况且,她来这里是有正事的。
“不了”,唐阮忐忑摇头,“你知道的,自从那日之后我还没有回过家,今天我想回家一趟,可以吗?”
四爷盯着花瓶,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可以”。
先生答应了!
唐阮兴奋极了,吧唧一口亲在男人的脸上,“酉时最晚戌时,我肯定就回来”。
她一面说着,一面如一阵风似的消失不见,书房中只剩下浓郁的桂花香伴着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拐角处一个小太监还记得早上的吩咐,他探头探脑的寻到苏培盛,“师傅,今日这鱼鲞还做不?”
苏培盛一脚踢在新收的徒弟屁股上,“你可闭嘴吧你”。
这倒霉孩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叹了口气,抬头望天,只见刚才还晴朗的天空此刻乌云密布。
八月的天怎么跟小孩儿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呢。
第79章 回家
得了允许,唐阮便迫不及待的准备回家了。
她瞧了眼身上的软烟罗,又去看卧房中的箱笼,只是其中件件华贵异常,竟寻不出一件普通又寻常的。
虽说归家的游子穿得太破烂,爹娘心疼的眼泪会止不住,可若是穿的太过华贵,他们又会担忧儿女在外是不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有没有走上歧途。
“有没有再低调些的?”
家里是做布料生意的,这些衣裳一上身便会露馅。
倚棋也跟着发愁起来,主仆两个看了又看,找了又找,最后从箱底扒出一身细棉布,正是来的那日连夜赶制出来的。
“就这身吧”,唐阮无奈叹气,虽然这身颜色鲜亮,入手也极为柔软,但好歹是细棉布的,相比之下没有那么扎眼。
朝云将衣服挂在架上,用熨斗一一抚平衣衫上的皱褶,倚棋则是捧着箱笼中最朴素的一套首饰。
“不用戴首饰”,唐阮连忙摆手。
富贵之人对朴素的定义怕是有什么误解,这套首饰虽没有宝石镶嵌,可那金累丝点翠的工艺普通人想买都买不着。
她的视线落在绣篮里,那里有好些做荷包剩下的碎布,“用那些做发带便可”。
“啊?”倚棋有些犹豫,“这、这也太过朴素了罢”。
堂堂郡王内眷的头上连首饰都没有,岂不是太过寒酸。
“就这个好”,唐阮亲自寻了一条稍细些的缠绕在编发之中,又在发尾系上同色系的发带。
且不说宋、明两朝均有带发带的习惯,便是现代,精品店中的真丝发圈也不便宜。
况且这发带还是粉色的,正好与今日的裙子相配。
倚棋跟着望向铜镜,天蓝色的襦衣配上粉色的长裙,清雅素净,发尾的粉色发带添了几分俏皮,如三月的桃花一般娇俏清丽。
除了过于朴素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可倚棋依旧犹豫,时下妇人常簪发,只有未出嫁的女子才会编发。
无论她心中如何作想,唐阮已经带头出了明园。
一辆普通的乌蓬马车正等在门口,朝云笑吟吟在站在一旁。
马夫是个从来没见过的,但面相憨厚老实,手有厚茧,见到唐阮便跪下磕头,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唐阮连忙叫人扶起
他,这才扶着倚棋的手上了车。
海宁依旧那么热闹,南门口的桂花糕飘着熟悉的香味,丁点儿未变。
卖板栗饼的王家铺子又换了新面孔,应该新娶进门的小妾。
街边的包子馄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挂着酒旗的铺子飘出阵阵酒香。
明园虽好,但外头实在是热闹。
唐阮摸了摸怀里的银票,挑了张面额最小的出来,叫马车停在了酒楼门口。
好久没见爹娘了,总得在一起吃顿好的。
爹爱吃嵌宝鸭,浓油赤酱最是下饭,娘爱吃长安宴球,里头是鱼丸,外裹着肉皮,吃起来有鱼肉的鲜嫩,却没有半点儿腥味,还添了猪皮的韧劲和嚼头,咬开后入口即化,好味极了。
至于哥哥,只要是肉就没有他不喜欢的。
当然,她自个儿喜欢吃的也不能少,这家酒楼的家烧杂鱼是用猪油烧的,滋味醇厚,鲜美至极。
趁着等菜的空隙,唐阮还给赶车的马夫买了些缸肉,又叫掌柜的上了些热腾腾的大馒头。
马夫包力没想到自己也有份,愣愣地道了声谢,才拿起油纸包。
只见白面馒头里面夹着热乎乎的红烧肉,肉汁将馒头浸成了酱油的颜色,一口下去满嘴的油香,好吃极了。
见马夫吃得头都不抬,唐阮又将桌上小些蒸饼和缸肉分给倚棋和朝云二人,“先吃些垫垫,待会回家还有好多好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