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是个万人迷(159)+番外
“其实我也不忍心逼你回京”。
四爷放心羹勺,无奈叹了口气,“只是,事出意外,你我皆无可奈何”。
唐阮想过很多种可能,也许玉石俱焚,也许两败俱伤,又或者乱葬岗那里多了一座无名氏的坟墓在她的设想中,从来没有圣旨的存在。
圣旨,封建王朝的皇帝发布的通知,又或者警告,这种九族消失之术,莫说是爹娘哥哥,便是小东街的一条狗、一只鸡也逃不过。
只是,为什么会有圣旨?!
康熙皇帝到底有多闲,才会操心她一个底层中的底层人的婚事!
“此事说来话长”
唐阮最讨厌那些谜语人,“那就长话短说!”
“雪花霜糖名动京城,紫禁城中亦有耳闻,”四爷的脸上似乎挂着些许愧疚,“是以汗阿玛将你赐婚于我”。
他说的含糊,但唐阮却听懂了话中未尽之意,很明显,这是以赐婚之名进行的财产和技术的掠夺。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无论盐、糖、文化、资源,又或是人,不管是明抢还是暗夺,或是加上婚配那层遮羞布,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被掌权者握在手中。
四爷看上去亦是十分无奈,“皇权之下俱是蝼蚁,你我皆圣命难为”。
唐阮不死心,“我愿意献上制糖坊所有的东西,只要换一个”
“晚了”,四爷缓缓摇头,“金口玉言,不可更改”。
“那,报病?”
唐阮想起许多小说里的情节,许多人都是靠着这个法子远离纷争和喧扰,安安静静过自己的小日子。
“不可”,四爷目含惋惜,“记录在玉牒上的侧福晋逢年过节须得进宫,报病要由太医问诊,记录脉案,留档存册”。
“病逝,我可以病逝,或是意外故去!”
死遁还不行吗?
“抱歉,葬礼、墓地皆由宗人府办理,人多眼杂更难成事”。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时间唐阮心如死灰,“那怎么办?”
难道只有回京这一条路吗?
四爷垂眸,牵起女子纠成一团的手指,将自己的体温渡给那冰凉的双手,“事到如今,早已无万全之策”。
比平日稍高些的温度传来,唐阮本来该不适的,但此刻却有种奇异的安心,又或是折腾太久太过,也抵不过上位者轻飘飘的一句话,也有些认命了。
“让我缓缓”,她捧着昏胀成糊涂的脑袋,又低头去看那一白一黑彼此交握的手指,“我只有一个问题”。
“你到底是谁?”
第109章 阿阮是始乱终弃之人
其实一切早有蹊跷。
先生是众人口中的贵人,可多贵,没有人能说上来。
他说自己出身佟家,却可以拥有侧福晋,还喊康熙皇帝为汗阿玛。
很明显,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假的——先生应该是一位皇子。
这就很恐怖了。
众所知周,除了最终胜利者雍正帝之外,康熙朝的皇子下场都挺凄惨的,老大被圈,老二被废,老三经常被打压,老五不会说汉语,老六早早死了,老七是个瘸子,八、九、十、十四亦是下场凄惨。
要知道这里是清朝,有连坐、诛九族的清朝,在外打拼的男人失败,整个后宅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唐阮反复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可心中依旧满是绝望。
他说老十三,应该比十三爷大,提到雍亲王时语气玩味,很有可能是雍亲王的政敌。
也就是说,她不仅要当小妾,还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小妾、活不长的小妾。
果然,停止焦虑一件事的秘诀就是有另外一件更焦虑的事情。
在威胁生命的难题面前,当人小妾似乎已经不那么难以接受。
唐阮甚至开始默默祈祷,先生最好是那位擅长治丧的十二阿哥,既有绝活,还平安的活到了乾隆朝。
再不济,十阿哥也成,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求求了,别是死路就成。
四爷低头在蔫哒哒的嘴角上亲了一口,又挥手叫人送来一个明黄色的卷轴,“你自己看”。
唐阮接过卷轴,绢绸所制,双龙纹样,很有些厚重的感觉,她看了一眼身侧的人,在鼓励的目光中打开它。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海宁皇商唐家之女唐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册尔为雍亲王侧福晋
唐阮晃了晃脑袋,低头重新看去,只见朱砂笔所写的雍亲王三字格外显眼。
“幸好、幸好”,她长长松了口气。
幸好不是一二**那几个倒霉催的,既不用死,也不用圈进在某个院子里。
这样一想雍亲王简直太好了,那位可是最后的赢家,成功成为雍正皇帝的人。
“幸好什么?”
四爷面无表情的模仿某人刚才的话,“你知道十三爷背后是谁吗?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冷面王爷”。
“雍亲王”。
唐阮:
她整个人已经傻了。
完全冻住了。
一辈子的时间很长,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不要紧,忘记就好了。
明天太阳照样会升起,月亮照样阴晴圆缺。
一切都会过去的。
“抱歉”,唐阮冷静地收起圣旨,面无表情道,“我今天早上起床的太早,现在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
“对了,刚才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吧?”
“无甚大事”,四爷摇头,“你让雍亲王对付为夫算不算?”
众所周知,人在尴尬的时候就会做很多事情,唐阮将桌上所有的素菜和肉食全部进行了分类,又一粒一粒的数了碗底剩下的米粒,方才抬起头来,“哎哎哎,你刚才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