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娘娘是个万人迷(173)+番外

作者: 马达达 阅读记录

她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就见四爷煞有其事的点头,“嬷嬷说的极是”。

刘嬷嬷素来不是个说大话的,想来这些话也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一想到孩子更像自个儿,四爷脸上的喜意遮都遮不住。

“阿玛的好乖乖,别听你额娘的”,他小心翼翼的抱着小格格,“你额娘根本不懂,咱们有多好看”。

唐阮嘴角抽搐,怪不得有些人那么自信,原来是身旁处处都有人吹捧的原因。

但听得多了,再加上小格格的嘴格外壮实,一日比一日重,不过月余就将自己吃的白白胖胖的,唐阮不由得也觉得自家闺女的确有美人胚子的雏形。

但她怕自己成为网上说的那种‘童模妈妈’,只敢在夜里偷偷问四爷,“你有没有觉得咱们小格格变了?”

她抓耳挠腮的想要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变的有些好看,就,特别可爱”。

四爷将自己挪得更近,直到与身边的人挨在一起,含笑问道,“你是不是想说——并不是那种通俗意义上的好看,而是一颦一笑都让人觉得可爱极了?”

“对对对,就是这样,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都要化了,她一笑我也忍不住跟着笑”。

唐阮噌的一下坐起身来,一双眼睛在昏暗的烛光下闪闪发亮,“你也是这种感觉吗?”

“嗯”,四爷伸手摸了摸她的脸,他的小老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好。

“我早就这样想了”。 。

第116章 从开始到最后……

雍王府得了个小格格的喜事很快传开,恰好又在颁金节前头,算是个好意头,各处都送来了礼,连宫里头的娘娘那边都有赏赐。

这难免让许多人感到失落,毕竟母凭子贵,子凭母贵,凭什么碧波院生了个小格格还有脸霸着王爷,甚至还得到了宫里的赏赐。

唐阮无暇顾及外头的那些是非,刚出了月子便全心全意的投入在学规矩的大业中。

没办法,颁金节已经近在眼前了。

好在她需要学的东西不多,只需要跪、起两件大事,再把自个儿当成鹌鹑缩在角落里就行了。

十月十三这天,外头还乌漆嘛黑的时候,唐阮就被人叫醒了。

她艰难的睁开眼,只见四爷已经开始系腰带,身上穿的是九蟒五爪的礼服,昏暗的烛光打在他身上,把人衬托的帅了好几倍。

唐阮无意识的,出于礼貌的欣赏了好几眼,但实在是困得厉害,见帅哥也提不了神,片刻功夫,上眼皮又去找下眼皮了。

四爷看着好笑,伸出手去摸她的脸,“乖,快起吧”。

十月的天夜里已经冷了,手放在外头一会就凉了,碰在温热的脸上像是冰块一样,唐阮被凉得一激灵,瞬间清醒了。

这可不是躲懒的时候。

她掀开被子,倚棋立刻拿烘热的大毛的衣裳裹住她,护住身上的那股子热气,喜鹊替她穿上里衣,刘嬷嬷则是拿着侧福晋的冠服一层层的套在她身上。

这种吉服唐阮以前在博物馆见过,当时只觉得好看,没想到穿在身上会这么沉重,尤其是有些地方为了好看用厚厚的糨糊糊过,整一个又硬又重。

等到头冠也戴在身上,她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被压得矮了整整一头。

四爷倒是头一回见这样的她,眼神亮了亮,伸手摘下了她的头冠,“沉的很,马车里倒也不必戴着”。

刘嬷嬷就亲眼看着好不容易戴正的头冠被摘掉,若不是头油抹的多,头发梳得紧,说不定头发也会被拽散。

唉,可又能怎么办,自个儿的主子只能认命。

于是,刘嬷嬷怀里抱着斗篷,腰里揣着铜镜,苦哈哈哈地爬上了马车。

好在没再出什么幺蛾子,一行人顺顺利利的到了宫门口。

整个雍王府的人在宫门口下了车,四爷带着三阿哥去了太和殿,女眷们则是去坤宁宫。

分开的时候唐阮扭头看了一眼,只见四爷正回头看着她,眼中似有担心。

她冲他笑了一下,垂下头颅跟着大部队走了。

到了地方之后,便按照身份地位寻到自己的位置,随着远处传来的声音起身或跪下。

一时间,唐阮只觉得自己像是被拽出地又被种下去的萝卜,在属于自己的坑里来回折腾。

好在膝盖上系的有好东西,是倚棋连夜赶制出来的‘跪的容易’,地上的垫子也软和和的,还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暖意。

反正,一切都比想象中好上许多。

唐阮一面跟着大部队做动作,一面放空思绪想着萝卜的一百种做法来打发时间,好不容易苦苦捱到天亮,又因为太和殿那边没结束,便只能继续在冷风里跪着。

怪不得清朝的达官贵族们寿命长的很少,这可真是折磨啊。

唐阮在心里骂始作俑者康熙,骂完又去骂四爷,然后又骂这万恶的封建社会,等将爱新觉罗家的人挨个骂过一遍后,朝拜总算是结束了。

可这还没算完,永和宫那边又赏了宴,这是娘娘赏的脸面,自然是不能拒绝的。

是以她只能跟在福晋后头,一行人往永和宫的方向走去。

不过这个时候唐阮就心甘情愿多了,毕竟,谁能拒绝与宫斗冠军德妃娘娘的会晤呢。

可一进永和宫她就傻了眼,德妃娘娘坐的高,离得又远,活脱脱像给庙里的神像磕头。

就这样远远的磕了个头,话都没说上一句,她就被人引到了偏殿。

偏殿里是四、十三、十四三个府上的侧福晋,当然,唐阮是一个也不认识的,而且那些人看上去与李侧福晋很是相熟,她就更不想去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