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的外室不好当(清穿)(146)
章佳氏拉了拉袖子,遮住自己身上的痕迹,听嬷嬷的话进去宅子里面。
……
六月二日,圣上班师回朝,因这次是胜战,消息传回京城时,不少百姓自发前去恭迎圣驾回銮,这一日京城的街道堵得厉害。
乌锦这一日没有出门,老老实实呆在宅子里,不过外面的动静很大,有鞭炮声传来,听着很热闹。
到了傍晚,外面才安静下来。
不过没过几日,乌锦再出门时就见到有几户人家门口挂着白布,一打听才知道那几户人家是有家人战死沙场,没能平安回来。
他们连哭丧都不能,只能挂上白布,喜与悲同时存在。
乌锦也有些感伤,若是她阿玛跟小舅随驾出征,那挂白布的可能是乌家,在前几日的热闹欢喜中,有多少人家又在默默舔舐家人没能平安归来的伤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亘古不变的真理。
乌锦回躺家,发现隔壁郑家也挂上白布,她问她额娘才知道郑大伯也是此次丧命的佐领之一,直到大队回京,这个噩耗才传到郑家,尸骨自然带不回来,听说只是带回一些信物。
“你阿玛若是跟去,那你阿玛有可能也跟郑佐领一样,幸亏你找四阿哥帮忙,你大婶他们哭了几日,可怜的,我们家只能给他们送些治丧的银子,其它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她额娘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乌锦没想到会有自己认识的人丧生,这会就更加难过了。
过后乌锦得知各旗给此次战死沙场的清兵每家五两银子丧银,仅有五两,听说朝廷那边的库银所剩不多,各旗还要给朝廷上供银两,哪哪都缺钱。
乌锦拿出二十两让她额娘转交给大婶一家。
日子还是照样过,眨眼间来到七月初,彩玉的嫁妆已经备好,乌锦怕彩玉年纪小不懂管家,李兴亮又有两岁的儿子,她又是当后妈,她每日都跟彩玉说了很多话,教她怎么管家,怎么跟别人相处,既然李兴亮的儿子是养在他额娘膝下,彩玉也不需要多做什么,大家和睦相处是最好。
彩玉也不知有没有听进去,如今的铺子基本上是小娘看着,偶尔大舅的女儿,她的表妹过来帮忙,彩玉等着嫁人。
乌锦也等着入四阿哥的后院,她问了谢嬷嬷跟瓜嬷嬷有没有意愿随她一起入四阿哥的后院,两人都有点为难,她知道谢嬷嬷两人年纪毕竟大了,她们这个年纪应该跟她们的孩子孙辈在一起享天伦之乐,尤其是谢嬷嬷本来就是从宫里出来的,估计不想再入后院卷入一些纷争中。
乌锦不会强人所难,想着等她入四阿哥的后院,她们就不用继续伺候她,可以归家,四阿哥若是不同意,她也会尽量说服四阿哥。
又是一年夏季,外面蝉声阵阵。
乌锦这里的冰块不少,屋内凉快,炕几上摆着赵师傅送来的荔枝,说是四阿哥给她的,她连吃几天,嘴里长水泡了才不敢再吃,有一部分已经被她拿回家,乌安跟乌明两个人很喜欢吃。
她难得清闲,坐在铺炕上看书。
谢嬷嬷端了一碗冰镇百合莲子羹进来。
“乌姑娘,喝一碗莲子羹吧,能祛暑,这荔枝你不能再吃了,小心上火。”
“谢嬷嬷,我知道了,我保证不会再吃。”
谢嬷嬷笑道:“我也是为乌姑娘好。”
乌锦点头道:“我当然知道谢嬷嬷是为我好,谢嬷嬷一直都待我很好,我一直都记着,以后要是没有谢嬷嬷,谁给我煮莲子羹。”
谢嬷嬷看向乌锦,她知道可能再过几个月,乌姑娘就会进四阿哥的后院成真正的主子,这三年,乌姑娘从未为难过她们,若不是她年纪大了,怕以后伺候不动乌姑娘,她其实是愿意一直跟在乌姑娘身边,这奴才遇到好主子是很难得的事,她以前在宫里见过主子们怎么对待奴才,轻则骂动则打,部分主子不把奴才当人看的,乌姑娘是她见过性子最好的主子,也怪不得四阿哥会让乌姑娘成为真正的主子,这样性子的人就该有好的造化。
“乌姑娘,以后想伺候你的人肯定多的是,那些人遇到乌姑娘这样的好主子,会做梦都笑醒的。”
以四阿哥对乌姑娘的喜欢,乌姑娘真入了四阿哥的后院,肯定有不少奴才抢着到乌姑娘那伺候,一碗莲子羹而已,往后乌姑娘想吃什么山珍海味估计都有人让乌姑娘吃到。
“他们是他们,我知道谢嬷嬷待我最好。”
谢嬷嬷笑得很开心,她想起一事,又说道:“乌姑娘
,再过几日你的月信可能就要来了,到时候这些冰块暂时要撤出去,省得你肚子着凉。”
乌锦发现自己的月信这半年又恢复正常了,来得很准,不会像之前那样来得很不准时,又很凌乱,出血不止。
“没关系,我更受不了热,不用撤出去,等月信来了再说。”
谢嬷嬷还想说什么时又忍下。
乌锦跟谢嬷嬷说话时,半碗莲子羹已经没了,冰冰凉凉的一下肚就觉得畅快不少。
“还有,我再给乌姑娘盛一碗。”
“也好,我吃两碗就不用吃午膳了。”
谢嬷嬷又出去。
乌锦一勺一勺吃着莲子羹时,再听到脚步声以为是谢嬷嬷回来了,直到人坐在她面前,她才发现不是谢嬷嬷,这人走路怎么总是悄无声息的,要不是她胆大,说不定被她的魂都被吓走。
第67章 更新
“爷,你别总是走路没声。”
“你一副心虚的样子,难不成在背后说我坏话了?”
乌锦又不傻,谢嬷嬷她们对她再好,那也是四阿哥的人,四阿哥是她们的主子,她又怎会对谢嬷嬷她们说他的坏话,她无奈道:“我哪里心虚,你别睁眼说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