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爷的外室不好当(清穿)(80)

作者: 公北 阅读记录

“有什么好送的,我更想陪世子爷。”

胤禛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他知道今日张宗离开京城,本来还想看看乌锦会不会去送张宗的,又不想真的看到乌锦跟张宗依依惜别的画面,最后还是决定把她叫过来。

听到乌锦这句话,他轻笑出声,要不是说这女人擅长演戏呢,口是心非,这演技比戏班子那些人厉害多了。

“你这辈子都见不到他了,难过吗?”

乌锦不明白他为何屡屡提起张宗,张宗他们被调去江西,恐怕是他的手笔,好在张宗他们都保住命,虽说调离京城,但好在官衔升了,她觉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世子爷,我一点都不难过,我是世子爷的人,不会为别的男人难过。”

“过来,帮我解衣。”胤禛见她识相,没有再为难她。

乌锦过去给他宽衣。

过一会儿,乌锦忍不住喊疼。

胤禛的力道这才放轻一些。

乌锦是真的疼,她低头一看,流血了,她忙推开他,“世子爷,我……月事好像来了。”

胤禛顺着一看,真的有血,床上也有斑驳血迹,这还是第一次他们在做的时候,她来月事,他觉得晦气,冷声道:“你月事什么时候来,你难道不知道吗?真扫兴。”

乌锦真想扇他,她月信不准时还是因为喝避子汤的缘故,她原先是真的很准时的,最迟也不会超过三天,如今她的月信来得乱七八糟,没个规律,他还好意思责怪她,不过在他眼里,她就是供他泄.欲的,他哪管她死活,她死了,他也会迅速让人将她的尸体扔出去,不要脏了他的眼,他都不把她当人。

乌锦自己把谢嬷嬷跟瓜嬷嬷叫进来,在她们整理床铺时,她过去净室那边擦拭,缠上月事带,她换了一身衣服。

自从她家里人知道后,她就不用太忌讳,哪怕是换一身别的衣服回去,他们也不会多问什么,她当外室这事在乌家其实算是禁忌,谁都不好提起。

她回到房间内见到那人脸色还很阴郁,一副不痛快的样子,床上已经换了另一套干净的被褥。

“你站在那干什么?”

“世子爷想要我做什么?”

“给我穿衣。”

两位嬷嬷都在,他还使唤她,乌锦撇嘴,还是走过去给他穿上衣服。

“下次再发生这种事,你给我跪一天。”

“这个我左右不了,就好像生病发烧一样由不得人的意志掌控,不是我想让它不来,它就不来,如果世子爷今日不找我过来,也许世子爷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你在跟我顶嘴吗?”

“奴婢不敢。”

胤禛做到一半就被迫停下,心情本来就不好,这个女人还胆大跟他顶嘴,很是理直气壮的样子,让他眼里染上几分戾气。

“我告诉你,你别以为我不会动你,该用什么语气跟我说话,你最好想清楚。”

晓得此人此时心情不好,乌锦怕他又突然发疯,只好挤出笑容,绕到他身后给他捏肩,讨好道:“奴婢错了,是奴婢不对,世子爷别生气,奴婢下次不会了,是奴婢让世子爷失望了,没能让世子爷尽兴,下次奴婢一定补上,奴婢不该顶嘴,奴婢罪该万死,奴婢掌嘴。”

乌锦轻扇自己的脸两下,又接着给他揉肩。

谢嬷嬷她们又悄悄地退出去。

“舒服吗?要重一些吗?”

“你属猫的啊,挠痒呢。”

乌锦加大力道,从揉变成捶。

“你应该揉的不是肩膀,而是别的位置。”

乌锦假装听不懂,继续给他捶肩。

“行了,我要走了。”

胤禛知道她这样子肯定也不能继续伺候,他没空跟她在这里耗,不想多看她一眼,起身离开。

第47章 更新

乌锦的月事断断续续来了五天,这次还算正常,没有持续十几天。

王夫人过来她的铺子时,满脸笑意,原来是她的女儿订亲了,王夫人的小女儿参加了上一年的选秀,不过落选了,他们只能为女儿重择夫家,最后跟佟国维第六子庆恒订下亲事。

“佟家?那不是国舅爷家吗?”

“可不就是国舅爷家嘛。”

王夫人脸上有着满满的喜悦跟开心之色,可见这门亲事多让她满意,能跟佟家结上姻亲的确是好事,又是佟国维的儿子,其儿子的官职一般是三等侍卫起步,的确是一门好亲事,乌锦顺道恭喜王夫人。

“不过明年才嫁呢,我想让你给我女儿做一件大婚的礼服,我信得过你的绣工。”

乌锦便跟王夫人坐下来商量这礼服该怎么做,这一聊就聊了一个时辰,王夫人离开时说不着急,成亲大婚的日子在明年呢。

虽说明年才成亲,不过这成套的礼服可不止一件,没有三五个月是绣不完的,乌锦想着等绣好田福晋送给她婆母的夹马褂,她就得开始着手绣礼服。

没过几天,田福晋又叫她过去王府,询问夹马褂完成的进度,显然对送给嫡福晋西鲁克氏的生辰礼很是上心。

乌锦跟她说了之后,她才满意地点点头,又听见田福晋说她这里缺一个绣娘,问她愿不愿意进王府当她的绣娘,吃住都会在王府,她每个月会给她五两银子。

这富贵人家一般家里都会有几个绣娘,专门给主子缝制裁绣衣物,平日住在府里,算是府里的奴才,田福晋愿意给她五两银子的月银也算是慷慨大方了,只不过她比较喜欢自由,又不喜当奴才,所以她从来不考虑进府当绣娘。

她看向田福晋,拒绝道:“福晋,怕是不成,奴婢开的铺子还需奴婢盯着,加上奴婢额娘身子不好,家中又有两个幼弟,奴婢是乌家长女,需要照顾家里,恐怕不能住在王府里,多谢福晋的一片好意,福晋宅心仁厚,奴婢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