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良残,被流放,我带空间来救场(335)
“爹,我现在是百夫长,手下有三百人。”
“我儿子是百夫长,是百夫长。”
霍宝鸿喜笑颜开,回头跟同伴说。
“霍老哥恭喜啊,你霍家着实让人敬佩,个个了不起。”
霍宝鸿挺激动的,腰杆挺的很直,回头又对霍江初道:“江初,你还不知道吧,你大哥死了,他杀了好几个西辽人,为了保护百姓死的。”
他的语气听不出悲伤,倒是透着一股骄傲。
杀西辽人呢,有几个人敢杀凶残可怕的西辽人。
他两个儿子,都不是孬种。
“爹,我知道,有看到的百姓告诉我的,大哥死的其所,是条汉子。”霍江初红着眼说。
“爹,外面风大,快请这些叔伯们进城吧!”
“哎,哎……”霍宝鸿点头。
这时,城门内马蹄踏踏,又来了一队人马。
威风赫赫,气概如虹。
每一个人,都有万夫莫挡之势。
他们的衣着,全是最高将领的装扮。
特别是前头一人,银色耀甲,红色披风,俊美无比,双目寒星闪耀,威猛中带着无与伦比的尊贵。
跟随霍宝鸿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觉得王者之气也就这样了吧。
啊,也对,这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皇帝呢!
他们见到未来的皇帝了。
要有从龙之功了。
“二叔!”
霍长安翻身下马,来到霍宝鸿面前,目中染上喜色。
“二叔没事就好,快快进城!”
“这是我侄子,亲侄子,伯阳侯的儿子!”霍宝鸿又回头对着人讲。
这次语气更为激动。
第一卷:默认
第291章 选霍家人是对的
他身后三人这次不敢搭腔了,只唯唯诺诺的笑。
因为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令,眼前这位以前是侯府家的公子,现在更是三军之主。
最主要的,霍老兄提点过,他这侄子恩怨分明,正直刚硬,一如他父伯阳侯,但就是脾气大那么一点点。
所以三人不敢造次。
哪知霍长安竟亲自来请。
“外面风寒,三位叔伯快随小侄进城安顿。”
口里还称呼他们叔伯,自称小侄!
三人受宠若惊,大为震撼哪!
霍宝鸿也是没想到,这次霍长安这么给面子?
他们带来的货物不多,总共二十车,有粮有棉衣,还有最缺的草药。
马上来人将货物接手,引着几十个随从进城。
把人迎进将军府,准备热饭接待时,霍长安才知,这些货物,是三人的全部家当。
“这……”霍长安惊讶的看向霍宝鸿。
霍宝鸿解释:“四郎不必惊讶,你听二叔说。”
这三人都是霍宝鸿多年生意伙伴,人品都是信得过的。
当日他随着人群逃出城,找了一处山,把长子埋了,带着那个他救下的两岁小丫头去找她爹娘。
从一块逃难的百姓嘴里得知,孩子爹娘已经被杀了。
小丫头也中了毒,眼看越来越不精神,霍宝鸿没办法,想到了自己曾经的一位好友顾昔年,正离得不远,于是他就冒险去了。
在顾昔年的帮助下,小丫头治好了,霍宝鸿身份敏感,不敢给他招惹灾祸,本想马上离开。
谁想在宏化的朝廷驻兵,开始到处搜刮粮食,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不管是乡绅还是平头百姓,跟抄家一般,一粒粮食财物都不给留,与土匪无异。
顾惜年派人出去打听,遇到阳关逃难来的百姓,才得知朝廷已经放弃阳关,任由西辽踏入,跟四年前放弃夜泉三城一样!
结合兵匪此时的作为,他和霍宝鸿二人推测出朝廷不仅放弃阳关,是要放弃整个西北!
心寒,悲呛啊!
朝廷人马肆意射杀想要进入宏化的百姓,百姓仓惶无依,哭喊无门,望天等死。
这时,来了一队人马,将那些百姓带离。
顾惜年又派人打听,得知他们竟然是又朝边关方向去了。
原来是有一将领带了兵马前去抵抗西辽,阳关没有沦陷。
霍宝鸿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不敢确定。
反正他们又多方打听了很久,才确信带人回来救援的就是霍长安。
他们那个激动啊!
于是一商量,又联系了另外两个可信的好友,一块儿来支援了。
“四郎,这三人和二叔做买卖二十几年,你放心,是信得过的,他们把全部身家都带过来了,你看煤场那边缺人,是否能让他们在那边效力?”
“三位叔伯倾尽全力,霍长安感激不尽!”
霍长安起身就给三人鞠了一躬。
“不不不,这,这……我们也是给自己谋出路……”三人全起身。
真不知所措啊,不仅被未来皇帝邀请同桌而食,还这般礼待,太吓人了吧?
他们一起看向霍宝鸿。
霍宝鸿也愣啊。
他这侄子怎么像变了一个人。
“不过煤场的事我做不了主,一直是宁儿在管的,等稍晚二叔可与她商量。”霍长安又道。
三人都是生意场上的人,生意场上这种话基本就是婉拒的意思。
顿时心都沉到了谷底。
“哦,你媳妇也在这边吗?多会儿有空?”霍宝鸿紧接着问。
“哎,霍兄,不急不急。”三人连忙给他打眼色。
本来粮食财物就保不住,他们才不想便宜那些兵匪,是心甘情愿来赠送的。
这点东西也帮不上太大的忙,怎么好厚着脸皮谋个差事呢!那还算什么赠送,那是交换。
万一惹人生气,就不是结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