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忠良残,被流放,我带空间来救场(354)

作者: 烟花易逝 阅读记录

那就拿这两个开刀吧,她的恨,必须发泄。

“那两位差爷,是被谁杀的?”她问。

“被谁杀的,不知道,可能是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据押解的犯人报,被人挖眼剜鼻割舌,断四肢,最后剥皮,折磨两个时辰才断了气儿。”

新雪芙哆嗦了一下。

兴奋的。

还好,他们死的没那么痛快!

“小妹妹,别害怕,来,这就是我家了,咱们进去拿钱。”

两个衙役一前一后把人夹在中间,脸上露出不再掩饰的邪笑。

新雪芙纤弱的环着肩膀进了那扇小门,面纱上的眼睛莹莹楚楚,透着奇异的色彩。

挖眼。

剜鼻。

割舌。

断四肢。

……

她没有剥皮,太恶心。

技术也不行,才砍了双脚,他们就痛死了。

不过没关系,她心里的恨意消减,就当报仇了。

从那扇狭窄脏污的门中出来,她整整衣衫,优雅从容。

再去一趟西北吧,想宁儿了。

第一卷:默认

第307章 嫁衣准备好了

霍家军阵容不断增大,很快达到30万人,各路增援物资的世家商户,也在悄无声息的运送,搏一个富贵荣华。

原阳关将军府改为定西王府,阳关成为军事指挥总部。

三月中旬,西北十城官员齐聚阳关领取春种粮种。

桑宁和霍长安提早把空间里的粮食全搬出来了。

又大又饱满的粮种前所未见,把十城郡守都激动哭了。

“这样的种子,何愁种不出好粮食,咱们西北,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缺粮和严寒。

年前分发了煤,这个冬天,百姓无人因严寒而死,现在又有了这么多最优质的粮种,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以前,谁敢想象贵人用的煤,有一天贫民百姓也能用上。

西北更是产不出优质的粮食,每年都要去外边买粮种,经费不足,能买得了多少呢,大部分还是用的劣质粮种。

这也导致西北连年贫瘠,成了内地人口中的苦寒地。

“但愿今年能风调雨顺,不要浪费这么好的粮种啊!”

风调雨顺,得看天意。

是时候引灵泉水出来了。

桑宁想。

经过三年旱灾,百姓如今迫切需要存粮,不能光靠救济。

霍长安忙着整顿军队,开采铁矿,盐矿。

搞农业的事就落在桑宁头上。

她开始在各城巡游,借用水车灌溉土地时,把灵泉水掺进去。

百姓看到的,是一个与民耕田的主母形象,自是深受感动。

定西王在军中得人心。

定西王妃在民间得人心。

夫妻同心,西北诸城逐渐走上正轨。

但是,桑宁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她的灵泉水不会再生,在逐渐减少!

泉池本就不是很大,比以前的月亮泉也就大一点点,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已经缩小了一半!

她不舍得再引水浇地了,剩下的要留着喝呢!

今年收成应该稳了,但是以后,照样得看天吃饭。

西北就这个气候,没办法。

除非南水北调,修大运河!不过现在肯定是不现实滴。

好在只要不再闹旱灾,沙土河多个分流还是够用的。

最好还是再找耐旱耐瘠的农作物。

棉花种子已发放,各地已经开始种植,还有白义和徐五德他们带回来的石榴,哈密瓜种子,她也种到空间里。

要是再找到黍米和番薯就好了。

白义来找桑宁。

他去了一趟怛逻斯皮肤又糙了,但是并没有更显老,这是因为他精神特别足,整个人也变了。

不像以前那么严肃死板。

用他的话,就是以前乃井底之蛙,出去一趟,才知世界之大,外头精彩无限。

他像打通了神督二脉,从上到下透出一股活力来。

“王妃,你之前给下官的那张纸上写的作物,是否真的适宜在咱们西北种植?”

桑宁挠挠头。

百姓喊她王妃,她还不觉得,怎么听白义喊,这么别扭呢!

是太熟了叭!

“别喊王妃了吧?”

“那不行,规矩就是规矩,你得适应,以后,可能还要换别的称谓。”白义意有所指。

桑宁也就不纠结这个了。

“对,那些作物产量大,适应性强,抗旱耐碱,尤其是番薯,多年生植物,若引进东阳,必能解决全国粮荒问题。”

“那下官愿意再出使异域,将此等作物带回!”

“你出去还上瘾了?这可不是几个月能回的了,比怛逻斯更远,不仅走十万八千里,还要漂洋过海,说不定要好几年!

哦哦,还有可能死在外边回不来!”

“下官不怕!”白义非常坚定。

“白义,你想清楚,如果你在这里,凭借这次驱辽有功,也能封个爵位了,哪怕后半生啥也不做,也能安安稳稳。”

大家都是朋友,桑宁是不希望他去的。

去一次怛逻斯能回来,已经是冒了大险。

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幸运。

如果她没记错,番薯原产地南美洲,由菲律宾引入,此时消息闭塞,贸易通道尚未打开,去一个从未了解过的国度,其凶险和艰难可想而知。

“白义,听我的,这事儿以后再说。”

“王妃,我没有功。那不过是,赎罪。”

是的,赎罪。

因他的疏忽,造成百姓被屠,那么多条命,他还不清。

“白义……”

“王妃,我意已决,请您安排吧,有生之年,只愿为东阳百姓再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上一篇: 替嫁小郎君 下一篇: 农家少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