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119)+番外
不得不说,人类果然是从有意识起,就开始为了一口美味的吃食较劲。
经过猪油烹炸之后,豆豉之中蕴含的风味物质被高温逼出,更显得陶锅之中的香气愈发的迷人。
此刻秦梨便是舀上了一勺子猪油渣倒入了陶锅之中,随后将那摘去了豆茎的豆芽尽数倒入了锅里。
在秦梨的注视下,带着些许水气的豆芽一入锅就因为和油脂碰撞激起了白烟,随即就融合迸发出了一阵焦香。
淡黄色的豆芽被猪油炸得干香无比,表面又粘上了酱料的颜色,随即撒上些许薄盐就此出锅。
而那豆芽上头摘摘出来的豆茎,秦梨则是煮了一锅子热水,在热水里头放上一勺子精盐便直接将这豆芽烫了烫,随后又放入了凉水之中,保持其爽脆的口感。
秦梨在从薛良那搜刮来的调味料之中,发现了一样东西东西,用薛良的话就是醯酸。
实话实说,秦梨完全不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只是尝过了之后发现这玩意儿是酸的,那大抵是古时候的醋了。
薛良所带来的调味料之中并没有糖,但这个败家玩意儿手里头竟然还有蜂蜜,这叫秦梨叹为观止,这只小肥羊真是富得流油啊!
焯熟了的豆芽放在一旁,用少许的水加上盐蜂蜜醋烧制成一个酱汁,而后将豆芽拌进去。
于是一碟香酥可口带着肉香的油酥豆,还有一碟子清爽脆弹酸甜可口的拌银芽就做好了。
等到薛良被秦小弟领到家中时,看到的就是这两碟子看似十分简单香气,却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的小菜。
秦梨见着薛良的身影显然有些意外,只是并未说什么,搬出了三张木凳三人便于一桌而食。
油酥豆因为是用泡了水的豆芽子叶炒制的,吃起来酥脆之中又没那么发硬,豆豉加上薄盐让这一叠油酥豆有些重口了。
可这样的浓酱赤豆,脂油焦香配上一碗熬至粘稠的黄米粥却又显得咸淡适宜,十分下口。
而那拌银芽就是薛良并不认得的一种蔬菜了,吃起来十分清脆,带着一股子清香。
似是加了醯与蜂蜜调合在一起,柔和的甜味中和了醯的尖锐酸气,吃起来十分清爽解腻,又抵消了油酥豆的少许腻味,叫人感觉整个胃口都活络了起来。
一顿饭吃得薛良赞不绝口,口中溢出了诸多赞美之词,同时又将自己对庖厨之术的印象刷新,有了一个足够深刻的了解。
这个了解,让他一早上喝下了两碗半的黄米粥,比秦母喝的还要多上一碗,不喝三碗是因为锅已然空了。
而秦小弟却已经较为习惯了这样的食物,虽然因着多了些许调味,味道也比平日里好了不少的缘故,今日的早上确实比往日的好吃。
但他也不至于到薛良那般地步,主要原因是没那肚量,于是姐弟二人也只是喝去了一碗黄米粥,家里头那一口锅就这般空下去了。
秦竹十分满意的看着眼前的薛良吃光碟子里头最后一颗油酥豆,将碗里头的小米粥也喝得一干二净后。
而后友善的站起了身,看着眼前人开口说道:“好了,薛家小郎,你既吃了我家的饭菜,那做人需得礼尚往来,你也理应来帮我家干活了。
如今秋高气爽,正是秋收的时刻,阿娘已经去了一会儿了,咱们也不好意思去得太晚,现在你就带着家伙事,跟咱们走罢。”
听着那一道清脆平缓的声线在耳旁响起,薛良有些沉默的咽下了口中的油酥豆,抬眼看向了眼前的一对农家弟子。
秦竹正带着那双澄澈无邪的眼睛看着他,他放下了碗筷脸上涌现些许明悟。
实话实说,这二人小小年纪心如蜂窟,从不叫人白吃一顿饭,行事作风一脉相承。
能叫那隐匿于深山之中的贤者都出来收徒的姐弟,其中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第120章 田中豆已黄
秋高九月,如今田地之中已是一片斑驳黄色。
成熟了的黄豆地并没有像麦田那样是一片金灿灿的颜色。上头还带着些许青黄交错的褐色叶片。
这显得整片黄豆地都脏兮兮的,从远处看还好,凑近了看就发觉这黄豆地里头的颜色更显乱七八糟。
这黄豆不同于麦子一般需要用镰刀收割,但也大差不差需要将那豆苗从地里头拔出来。
再将上头坠在枝丫上的黄豆揪下来,而后再将那黄豆尽数晒干,才能将才能当成储备的粮食。
村子里头种麦的人家会跟种黄豆的互相交换粮食,将麦子跟黄豆混合起来食用。
当秦梨同秦小弟靠近田地时,地里头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的身影了。
秦母正在勤勤恳恳的将黄豆自地里头拔出来,而一群妇人已经在旁边摘着黄豆了。
这黄豆还没有成熟之前是青豆,在她前世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做法,会将青豆和青蛙一起炒了吃,几乎家家户户都这么做,味道也还挺香。
只是不论青豆还是黄豆,她都是这辈子第一次拔出一株成熟黄豆。
拔出来的黄豆可以看见好像生了肿瘤一样有些恐怖的根系,这些就是黄豆可以肥地的原因。
一大捧枯黄的叶子底下坠着满满当当的豆荚,像是一层鳞叶底下长着的流苏。
看样子无论是豆科植物还是那些树木,对于果实生成的需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果子越多越大,所需要长出来的叶片就越多。
秦梨还记得前世的时候,她在软件上头见到了一个视频。
视频上头一颗小小的苹果树。树上枝干纤细,上头却长了诸多比拳头都要大上许多的苹果,硬生生把枝丫都压得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