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123)+番外
犹如虎啸一般的呵斥在屋中响起:“你它娘的才是盗匪呢!”
屋外猫着的四个壮汉顿时松了口气。
第124章 应避世已久
长安城中,刘彻正看着手上的奏报,一旁的丞相立于身旁,禀报着所查到的信息。
薛泽:“秦家村姐弟二人应是近几年内得山中农家之人教导,习得其学后遂开始习字,所习之字非先秦篆书,也非当今隶书,非寻常人可认也,应避世已久矣。
山中有极多野人居住,确有可疑之人存在,此人应当先救下其姐,再助其弟开智,其联系之法乃是依照竹简报信。
只是如今姐弟二人现世之后,这一伙人便隐没于山林之中不见行踪,大抵是还在观望朝廷的动向。
迄今为止,除去曲辕犁,沤肥法,疏果术,我侄薛良还从中取得三脚架,舂米板,以及精盐之法,黑陶之术,可见姐弟二人所学甚多。
而那农家之人也应是运用这些妙法隐居多年。”
说着,便朝刘彻呈上了那一小盒皎白如雪的精盐。
刘彻:“种种妙法集于一身,于我大汉之中近乎自成小国矣,若非我大汉如今强盛至此,恐怕这山门中人仍旧是隐于世上,不肯现身。”
听闻这话薛泽却是摇了摇头:“臣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这农家山门避世已久矣,如今若不是山门之中无力维持,想来不会寻求突破口,寻得一双良子教导。
而后以这两子的所作所为,来试探我大汉朝的态度,想来门中之人老矣,恐外界风霜雨雪,忧学说传承,不肯轻举妄动。
而那姐弟二人同大汉所求之物,乃是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所的御外之种,想来是想借此研究,也是同大汉以表臣服之心,即使出山亦不过钻研农学罢。”
看着手中的精盐,就连刘彻脸上都不禁出现赞叹之色:“百家之中独以农家最是无害,虽无大家之名,于百姓却有大家之实。”
而后看着手上的奏报,拿起笔便将那详尽至极的调查中,那一行南越俘虏的字样划去。
茅屋之中,李大力捂着红肿的脸,龇牙咧嘴的听着李老爷子的曾经。
李老爷子并非是什么贼寇,但对于大汉而言也不是个多好的人。
他是个俘虏,大汉与南越国交战时被擒的俘虏,因着不同的血脉,在南越之中也是巨人的李老爷子被俘虏之后,准备运到长安给殿下看看。
南越人,体巨者,天生大力。
到长安之前他一直老老实实的待着,因为要给殿下观赏一番,他甚至还能吃饱饭。
于是在卫兵即将到达长安放松了警惕去用饭时,他不负众望的在路上逃了。
大家料到他能打,但没料到他是个能忍受断骨之痛,掰开木牢的狠人。
随后逃入了深山之中的李老爷子开始如鱼得水了起来,他甚至还有办法给自己接骨,虽然都是野外,可是这里的野外比起南越真是太容易生存了。
没有细小却能一口毒倒大人的小虫,没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爬到身上变成鸽子蛋一样大的血蛭,水里也没有足有两三人长直接把人拖到水中的鼍龙。
这里河里有的鼍龙居然最大就一人长!而且爱吃螺蚌!没人知晓那年的李老爷子提着这玩意时,是何其的震惊。
后来在山里折腾了几年,意外从熊口救下了身为猎户的李老夫人的父亲,于是他就出了山,同猎户之女成婚,生下了五子一女。
于是矮弱的李家村村民之中,出了犹如狗熊般的一家子。
第125章 可挡一拳罢
看着缩在床上自哀自怨的李老爷子,一旁的李大力摸着红肿的脸颊。
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说道:“阿父,你有没有想过,就是你都搁那那儿逃了那么多年了,说不准人家早就忘记你了呢?
人家给阿竹那小子封了爵,那怎么说也得调查调查吧,要说查到了那指定就不给封了是不是?”
还有一些话,李大力并没有说出口,那就是凭借李老爷子这体型,那要是发现了早就发现了,这十里八乡哪里还有比老爷子更健硕的人。
像老爷子这般高大的人,方圆几十里的村子,也就秦家村有个天赋异禀的能长得那么高,在他眼里跟竹竿似的。
结果还是让家里头的五妹一眼就瞧上了,成天嚷嚷着要嫁过去,其他人她都看不上眼。
如今那个短命的死了,可以说这块地儿真就找不到第二个这般高的模样了。
虽然一开始他也颇为忧虑老爷子的身份会影响到五妹的孩子,可是认真想想,听了老爷子的话,他确实是南越国的俘虏。
因着生的体格健硕被领头的将军当成了勋章一般硬是要带去京城给殿下看看,以展示自己的武力强盛,竟然可以擒获这般巨人。
可话虽如此,老爷子毕竟没有在大汉的地界杀过人,战场上的事也没人说得清。
老爷子在村子里头生活了这么些年,孩子都有了人也没有再回过南越。
毕竟老爷子自己也晓得天高地远,凭他自个儿怕是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便也于此地安心住下,生儿育女。
李老爷子长叹一声,还是觉得心中忐忑不安。
若是他去到了秦家村里头,叫别的人发觉他是那南越国来的,那他那可怜的外孙子咋办,那可是爵位啊!
在这村里头生活了几十年了,早就知晓爵位的价值了。
他十多岁时便是南越国的壮士,那时正同大汉交战,便上了战场。
本想趁着地形之利捞上几个人头,可却因为身形高大过于突出,被对面的将领一眼就看上了指名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