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130)+番外
可是如何制作一辆极大的水车,将水流如同这小水轮一样可以源源不断的灌溉田地,嗯,那就是个问题了。”
薛良顿时一愣:“你都将这水车制造出来了,却不知晓如何制作大的水车吗?”
秦梨十分诚实的点了点头:“当然了,我同阿弟这般天资卓绝,知晓原理就好,制作水车这种机关精巧之事不会也是正常的!
我跟阿弟二人都只是个孩子呢,又怎么能制作数人高的水车用以灌溉农田呢?而且水车的整体模样,我跟阿弟已经研究出来了。
剩下的当然是让精通此道的人去做了呀,你不是丞相的侄子吗?分工协作这个道理你应当知晓才对。”
看着眼前振振有词的稚女,薛良心中生出了不好的预感:“然后呢?”
秦梨顿时义正严辞的开口道:“为了大汉子民,你现在就去抓几个墨家人来咱们村子制作水车吧!等到这水车遍布大汉,你可就是利国利民的善人了!
大丈夫不拘小节,那些小小的细节不足挂齿,像我这般农家弟子就是如此慷慨,愿意叫你这儒家弟子也来沾光,时不待人,你现在就去抓人吧!
薛良啊!我跟你说,你以后就听我的,好好帮我干活,你以后定能名留青史!
对了你这套小刀很是好用再给我几套,我之前有两把用着用着不知道放到什么地方去了。
你作甚用这般眼神看我!我都说了只是忘了,我以后会找到的......”
秦梨在溪流旁慷慨激昂,肆无忌惮的给一脸阴沉的薛良画饼。
而身后的周种听着那一番热血沸腾的话语,已是激动得一拍大腿,欣喜若狂的开口道:“此人定是我农家子啊!”
第131章 一分成三矣
周种与秦梨的相逢,大有一番相见恨晚的架势。
二人相谈甚欢,从天南聊到地北,明明一人已是花甲之年的老者,一人是连舞勺之年都未至的孩童。却大有当场杀鸡拜把子的架势。
而薛良则是头疼的回到屋中,取出羊皮开始书写信件。
竹简没了,那也就只能奢侈点用羊皮了,他那一套刀具哪里是那么好得的,没见他身为学家弟子,大汉丞相的侄子,也就那一套么。
写的时候薛良忽的一顿,随即手里上等的毛笔直接折断。
钻研水车十余年?
这姐弟二人如今都不到十岁,还钻研十余年,打娘胎里想的吗!
姐姐秦梨是夏日出生的,而弟弟秦竹是秋日出生的,二人直到今年入了秋,姐姐也不过九岁,弟弟八岁。
呵,恐怕钻研十余载的并非姐弟二人,而是隐匿于山中的农家贤人罢。
而在与周种闲谈的秦梨此刻却遇见了一些问题,对于秦梨口中的杂交育种法,他老人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还和她提出了许多的疑问。
不过言语之间,让她有些不理解的,便是周种对于秦梨去寻求墨家的人来建造车有些不满,并暗示它们农家弟子也可以研究。
然后在她的疑惑之下,周种为这一个师长是隐匿山林之中的农家弟子解惑。
从春秋时期开始,各个学派之间的关系就不算友好,农家希望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所有人都进行耕种,将土地开发,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所以农家一直存在从未消亡,因为人要吃饭,农家的人依靠本事就能活过一个又一个朝代。
墨家是代表手工艺者,农家是代表农民,可是农家也不喜欢墨家,那就有点问题了。
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相反,有时候还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可是周种对其嗤之以鼻并解说了一番他眼中的墨家。
农家眼中,墨家很不安分,因为墨家的主张,便是所有墨家弟子都需要推行墨家的道理,为了墨家无私奉献。
墨家崇尚节俭,所以要求所有墨家子弟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秦梨认真思考了一下,这墨家就相当于是一个极大的公司,墨家弟子就是这个公司的打工人。
墨家干活不但辛苦,日常九九六加班,而且要求你不能穿好的,吃好的,干活之后人家还不会给你工资,你的工资要完全上缴给这个公司。
因为这个公司除了你,还养着一帮侠士刺客,每天去外面搞事情,然后你因为这帮人名声差,还得不到什么好的东西。
农家的大家就是互相宣传种地的知识,教导你怎么种地,让你可以把饭吃饱,让你可以丰收,得到更多的粮食。
儒家的人教导人礼仪道德,约束人的思想,让人不会像野兽一样。
而法家的人制定法律,区分善恶,让人不会去伤害其它人,让伤害别人的人可以受到惩罚。
于是最终法家跟农家都融入到了儒家思想之中在后世流传,而墨家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等到现代一帮文艺创作者开始复兴,开始从犄角旮旯里挖出了墨家这帮人的历史。
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了各种文艺作品,才形成了后来人脑海之中墨家的模样。
秦梨思考了一下,所以她后世看的片子上,墨家人应该每一个都是草鞋,穿着粗糙的不会有丁点花纹的衣服。
而且墨家人崇尚节俭,认为死人是不应该穿衣服的,人死了衣服可以留给活人穿,这样就不浪费了。
秦梨合上了眼睛,然后感受到了痛苦,好吧,仅仅是这一点就很难让人接受。
穿越之前因为很多文艺作品,她对墨家感官良好,所以搜了一点资料,然后看着看着感觉不对劲就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