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157)+番外
一旁的秦竹顿时惊慌的想帮秦梨起身,却被那只手一带,随即同样栽在了雪地里。
秦竹顿时想要起身,却发觉双腿同样弯曲不下来,因那外界的风雪,他出来一趟竟觉着那裤子冻得硬邦邦的。
薛良沉默的看着在地上划拉出雪堆却起不来的腊肠二人组,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尖锐叫喊。
“薛良!救我!!!”
薛良痛苦的抚上了额头,那天,他不该去寻舅父。
如果他不寻舅父,那他就不会来到这秦家村。
如果他不来秦家村,就不会倒霉的遇见这对姐弟。
如果他不遇见这姐弟,就不用去体会那么多的人世艰辛。
将姐弟二人扶起来之后,转过身没多久的薛良又听到一声熟悉的声音响起。
啪————
秦梨尴尬的趴在雪地里划雪,她也不想这样的,可是裤子已经冻得硬邦邦的。
秦竹艰难的拽着秦梨的手想把阿姐拉起来,这次秦梨没有乱动,但是没什么用,年纪比秦梨还小一岁的秦竹也没多少力气。
风雪呼啸盖过了男子的一声轻叹,他走上前去一手一个把姐弟二人抱回了家中。
随即在秦母犹如虎啸一样的声音中,半个秦家村的村民都知道了这位薛家小郎要回家了。
薛良准备走的时候只带了几身衣服,些许炭火,两个仆从一名车夫,车上放了些食物和竹简。
然后在被秦母一众村民送上马车后,马车里的仆从手里却多了一堆干货,他也是,他左手一条火腿,右手袖子里一兜鸡蛋。
哦,对,他脖子上还挂了条腊肠。
看着马车上面那一堆食物,想起众人在他临走时那脸上不舍的神情。
薛良忽的笑出了声,闻着鼻尖粗糙的腊肉气味,他竟生出一种满载而归之感。
第161章 冬日霜雪寒
当秦梨跨过雪地去到砖屋时,总是恨不能连脸都盖住不漏丝毫缝隙。
最后她就真的用麻布把脸盖起来了,被秦小弟手拉手牵着去了砖屋。
秦。畏寒。怕冷。梨。
外头寒风呼啸,砖房内倒是室温寻常,砖屋外头都没有积雪,似乎是烧化了,还有点星星点点的青色。
这也导致秦梨一进屋,冬葵便过来给她扒衣服,一层又一层的直到留下较内层的衣服。
屋内的众人一如秋衣那般穿得单薄,却没有畏寒的意思,因为砖屋的温度着实不冷,晚上烧过炕,躺在上头甚至会感觉有点烫。
茅屋内部有许多人在用陶刀剐蹭竹丝,编制草鞋或者竹器,这都是和秦小弟学的。
如今奴隶之中穿得较厚的人,都在山上烧炭烧陶了,而秦梨所需要的冬日大家也有事情做就是如此。
冬天火炕是必须耗费的资源,如果可以把耗费资源开发出多余的用途,那就算是开源节流的行径。
例如利用火炕温度种植韭菜。
曾经显得十分空旷,如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的砖屋之中,除去姐弟二人以外,周种张季两位农家弟子也到了。
按照秦梨的嘱咐,播种韭菜之前用常温不冷的水,把韭菜种子都浸泡一天,目的是保湿,还有将处在睡眠期的种子唤醒。
而前几日时,秦梨同周种这位农家大佬的解释就是:“种子和动物一般冬日便会睡去,要把种子浸到水里头把种子叫醒。”
可张季听闻此话却不禁开口问道:“若是多浸泡几日呢?”
这话不用秦梨回答,已然受了许久教导的秦竹便开口道:“会淹死。”
不得不说,韭菜种子浸泡一日之后便被移到了一个砖池之中种下,而仅仅五日便出现了点点嫩芽。
种植韭菜这件事情,似乎比秦梨想的要简单一些。
土炕的位置距离砖池不算近,于是在土炕附近极其暖和的温度,到了中间砖池部分就降了下来。
冬葵小心翼翼的提着一桶在屋内放置温度寻常不再冰冷的井水,手里拿着一个被钻出许多小孔的竹杯浇水。
水流从竹子底部的细孔中涌出,似是一个小小的洒水壶。
浇水的频率保持在一日一次,土壤保持湿润却又不会水分过于渗出的程度。
然后秦梨的知识到这里就止步了,她毕竟没有真的种过韭菜,按照的方法是前世的时候养殖花卉时学的一点播种手段。
除去播种育苗,剩下的分植间距,韭菜种植方面的技巧,她就一概不知了。
周种抚着身前银白的胡须,对于秦梨浸种育苗的方式感觉很是惊奇。
在此之前,虽说农家一直有小心谨慎培育作物秧苗的意识,但是从来没有如此精细的建造一个育苗的体系。
这就导致秦梨如今做出来的一系列举动在周种的意识里是合理却又空白的。
韭菜种子浸泡之后因为是同一时间进水,于是秧苗发芽的时间也趋于同时进行。
几乎是播撒到土壤里四五日的时候,纤细稚嫩的韭菜苗便从地里冒了出来。
这种育苗的方式比起寻常时候,直接把种子撒到土里然后浇水的效率要整齐迅捷得多。
而且还能更好的控制作物生长的时间,不用细心的将苗株按照长短,粗细挑选而播种。
种过地的都知晓,如果播种之后浇水不均匀,就会导致地里头的庄稼有的发芽早有的发芽晚,所以浇水时必须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把地浇透。
例如种植豌豆的时候播种分散浇水不均匀,导致发芽时间不统一,于是别的豌豆抽苗时它刚发芽。
别的豌豆准备搭建木条,让豆苗爬架子的时候那边才刚抽枝,于是就容易导致其胡乱的在地上攀爬蔓延难以采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