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少闲时(2)+番外

作者: 寒兮帝 阅读记录

哦,不对,是有的,床底下似乎有一小盏瓦片,上头搓了一根灯芯,但是一滴灯油都没有的,就聊胜于无当个摆件。

而且家里头的这些家具也不是从外头买的,是这个家的秦父生前同秦小弟手动编织的。

一朝穿越她甚至改掉了贪睡的坏毛病,这倒不是穿越了就不爱睡懒觉了,而是穿越之后每天都吃不饱,天一黑就睡觉。

一天两顿饭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纵使清晨鸡没叫,人也得被饿醒。

她还跑去河边认认真真的看了看这具身体,没到十岁的小姑娘长得跟个棒槌似的,一脑袋的黄毛看着就营养不良。

而这具身体的亲弟弟也是半斤八两,瘦的跟一把干柴似的,她看着都心疼。

最要命的是,秦小弟竟然以对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一本正经的告诉她吃不饱当然是正常的事情。

村子里头只有村长一户人家吃得饱,其它人家哪有吃得饱的时候。

那语气理所当然得让秦梨眼前一黑。

第3章 煮菽持做羹

恰是阳春三月,落樱缤纷,一岁见初华,风光无限好。

在一处青山底下的村庄之中,一座陈旧的茅草屋正屹立于里头,屋顶乃是晾干了的硬实茅草,一层又一层细密的层叠于屋顶上。

还算粗壮的山中长木支撑着这间屋子的四方结构,周遭的墙壁乃是用黄泥夯实之后叠成的黄土砖,厚实的砌成了这一座茅草屋。

屋中只一个小小的窗口一扇木质的门,屋子外头乃是一棵还算得上是壮实的梨树。

那是秦母的心头好,这一株梨树结出的果子虽不大却是特别的甜,拿去集市上头总是能卖得到一个好价钱。

这年头,大家伙还没有多少管理果树的经验,疏枝摘叶,除虫去草,那是大户人家的花农,还有靠着这一门吃饭的果农干的事儿。

寻常人家也不过是在田间地头自家门口种上那么几棵,若是能结出好果子便能换个好价钱,若是卖不出就解解馋,如此而已。

如今三月的时光,正是梨树开花时,满树梨花在风中微微颤颤,落得一地纷纷白雪。

连空气中都带着一股子梨花香,惹得粉蝶交错其中,翩翩起舞。

但是秦梨并不觉得这梨花的味道有多香,相反,她觉得这梨花树的味道其实是一股淡淡的臭味,而且闻着还有些许腥。

让她回想起些许不怎么美妙的记忆,但是人与人充满了不同,体现着人间的参差,例如秦家小弟就觉得这梨花树的味道挺香的。

这令秦梨看着面黄枯瘦的小弟神情有些许变化。

用这些物件生起了火之后,秦梨便又回了屋子里头,昨夜她就从瓷缸中舀出了小半碗的碎黄豆,或者说现在应该称呼为菽(shu)的粮食泡在瓦罐里。

但是她总觉得这名字过于陌生了,于是还是照旧将其念作大豆,并强迫秦小弟也将其唤作大豆。

就这小半碗的碎黄豆,愣是又被配了半个瓦罐的水,这才煮了起来。

且这小半碗的碎黄豆,可不是她们姐弟一顿的量,而是今天这一天,她跟秦小弟只能靠这小半碗的碎黄豆充饥了。

吃,当然是吃不饱的。

但是如今的人家,除去那些子穿金戴银,身家厚实的,哪有什么吃饱一说,总之,是饿不死就好。

将这点子的碎黄豆都泡软后,秦梨又转身,将一旁吊着的竹篮取了下来。

竹篮里头是秦小弟昨日在村子周遭水草茂密处采下的蒲公英,车前草,荠菜等野菜,通通用手掰得碎碎的,一同扔进了瓦罐里。

倒不是她懒得用刀切,问题是这家穷的厉害那是根本没有一把刀的,唯一称得上是刀的东西,是几柄比较尖锐的石片罢了。

贫困得令她难以言喻,却又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这个事实。

油呢,是没有的,盐,也是不放的。

就这一罐子绿油油且毫无调味的野菜黄豆汤,不用想就知道味道好不到哪去。

但是这已经是这个家拿得出手的餐饭了,要知道里面可是有黄豆的,年景不好的时候,家中连着大半个月都是野菜糊糊的日子都有过。

第4章 煮豆思肉羹

秦梨蹲在灶火旁,待到瓦罐当中的水刚刚沸腾就很快的抽出了柴火,将这火灭了下去。

用沸水将这野菜汤煮熟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这柴火也是能卖钱的,上山拾取这柴火,也是要花费许多的时间。

还要等着这些柴火晾干之后,才能用来生火做饭,于是普普通通的木柴,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十分紧缺的一种资源。

若是叫秦小弟知晓她硬生生的用柴火将这一锅子的菜汤熬熟,那定要对她说教许久的。

于是秦梨用木勺在里头舀了舀,而后便是迅速的将这瓦罐盖了起来。

那刚刚滚起来的热水也不会有多高的温度,只能是将那野菜勉强的闷熟,等到瓦罐里头的热气儿,将那碎黄豆泡熟,这一顿饭便算是好了。

而待这瓦罐当中的菜汤晾凉后分成两份,便要让秦梨和秦小弟,熬上这一整日的时光了。

想到这儿,秦梨又开始叹气,她怎么就那么倒霉呢?穿越也就算了,还偏偏要穿到这样的贫苦人家,一穷二白的开局。

这家里头甚至都没有多少地可以给她耕种,就旁边有那么一小块地,种着些许菜蔬,然后山上有几亩的薄田,被秦母操持着。

待秦家小弟开始在竹棚当中编织竹器后,秦梨便转身,提着篮子出门开始出门,日常采摘野菜,摘好后洗净晾干,待到第二天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