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20)+番外
而关于卫生方面她也注意了许多,家中增添了杨柳枝漱口清理牙齿,但是今日洗头时,虽有那节节草煮出的黄汤一起沐梳长发,但还是极为不便。
她还得寻找到皂角这一树种,但是虽说皂角树分布于多地,且自古便有使用的历史,可她也并不知晓到底是哪里才有皂角树,还得同人询问寻找。
没有皂角,她随即想到的便是要如何制造肥皂了,可肥皂要如何制造呢?印象里乃是用油脂同草木灰混合才能制出这一造物。
但事实上家中已经许久未尝到什么油脂了,现如今家中吃的最好的,便是那螃蟹肉,油那得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吃食,所以造肥皂这一计划暂时搁置。
如今已是中午过后,虽然天空中的太阳还算是热烈,躺在这菜地里的井旁,秦小弟就着热水为她梳洗头发,一旁的菜地里有些许粉蝶飞。
热水慢慢的变得温和,秦小弟在木盆下垫了一个矮小的竹凳,将搭在木盆上的竹棍放到一边,将阿姐的头浸染到了木盆当中。
和之前阿姐一样,用指腹揉搓了起来,头皮浸染在温水之中,令她感觉十分的困倦。
但这般的困倦,却并没有令她睡着,她只是思索着今后该如何是好,穿越到古代的生活并没有她想的美好,这个家一贫如洗。
所谓的衣食住行,就连最基础的食物,都令她有些许困扰,单单去小溪之中捕捉螃蟹,也是不够的。
春季夏季自然是容易捕捉到螃蟹的,可若是到了冬天呢,开始下雪呢?水中结了冰呢?那又要如何是好。
所以春季夏季捕捉到的螃蟹,只能说替代了平时人食用的粮食,给人带来更多的能量令人开展正常活动。
为了继续发展家中资产,她还是要继续思考更多的法子,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着秦母打理的那几亩田地,家中的一棵梨树,还有秦小弟制作的竹具,然而竹具也不是能一直全部卖出去的。
这是个辛苦活,且极其的费神费力,除去各种各样的竹器,秦小弟也会编织出草鞋,给一家人使用。
第22章 赋税重如山
老实说,这草鞋乃是用她并不认识的某种草茎制作的,并没有让她感觉有多舒适,只能当做是一双由藤条串起的凉鞋使用。
可现在是春季,若是到了冬天呢,冬天时每一户人家穿的也是草鞋吗?
之前她问过秦小弟,而秦小弟却问道:不穿草鞋,那要穿什么呢?她顿时知晓了,一年四季,寻常人家穿的都是这藤条做成的草鞋。
最多只能用些许的兽皮,麻之类的务实,将双足包裹起来,再用草鞋捆上,而冬日里家里头寻常人家也是没有什么棉衣的。
一家人攒好了物资之后,便是要龟缩于家中,一炉子的火,点上一个冬天,而后食用积攒的食物,若是这个冬天过于漫长寒冷,消耗的柴火多了些。
家中积攒的柴火不够,村中的人还会容易被冻死,而村中其它人也是不大肯将柴火借出的,因为这是保命用的物资。
所以一家人除去平日里的嚼用,必须还得积攒足够的柴火和粮食,度过冬日才行,冬日里除了镇上,村子里头几乎是没有人开展什么活动的。
就连猎户也甚少在冬日上山,若不是活不下去了,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己锁在屋内,靠着一小堆的柴火度过漫长的冬天,等到春日才会重新出来活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古时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人命在那时,脆弱得不值一提。
秦梨仰望着蔚蓝色的天空,眼神十分的抑郁。
可是现在的她,就成为了那不值一提的其中一个呢。
待到秦梨洗完了头,已是下午的时光,太阳逐渐向西落去。
而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的黑下去,她便是提着菜篮,先去外头采了半篮子的野菜,带回了到了家中晾着。
随后夜色渐沉,姐弟二人用了晚饭之后,便是入了屋中歇息,被太阳晾晒过的被褥松软干燥,令秦小弟很快就陷入了睡梦中。
而秦梨却还是睡不着,躺在这简陋的木板床上,思索着未来的方向,床头那一大束的香草已经风干,却依旧在散发着沁人的清香,驱逐着蚊虫。
也叫她的思路愈发的清晰,这几日经过几番询问,她获得了许多信息,还有阿弟又跑去田间下地除草时,她做了些许简单的计算。
定了一米大致的长度,而后一步一步的绕着一亩地的地标走了一圈。
这才发觉,她们家中的一亩地,似乎并不足六百六十六平方米,似乎要少一些,同她以往学的知识不一样。
而秦母种植的那几亩地,除去家中食用外,还要缴纳赋税的,家中的那几亩地,每年都要上缴每亩产量的十五分之一,且还要缴纳税钱。
也就是人头税,秦小弟今年已是七岁了,也要缴纳人头税了,一家三口,她同秦小弟缴纳的税为二十钱,加起来便是四十钱。
而秦母一个人则要上缴一百一十二钱,同姐弟二人加起来,这个家一年要缴纳一百五十二钱。
家中一亩地产量的粮食,大概是不到二石,一百五十斤为一石,按照秦小弟描述的每年收粮的人使用的盛物计算,她算了算家中亩产。
大概也就一百五十斤多一些,八亩的总和也就是一千二百斤粮食,遇到什么灾祸或许还会减产。
如今的粮食约一百五十斤,为一石,而一石的粮食约得三十钱,八亩大概得十石的粮食,也就是三百钱左右,反正不到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