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211)+番外
于是每餐都是各种各样的肉食,才能维持住生命。
如今再看水中的倒影,虽然有些模糊,可倒影之中的稚女头发乌黑油亮,皮肤不再干瘪泛黄,不算白皙但也是十分健康红润的模样。
踩在溪流之中的双足也很是饱满,她张开手掌看了看这双手,原本记忆里面跟鸡爪子一样干枯,没有什么血色的手。
如今看上去就跟藕节一样,秦梨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如今的面容,一双圆圆的杏眼,再加上圆润没有展开的面庞,看上去分外的圆润喜庆。
喜庆?
秦梨愣了愣,而后捏了捏自己那张因为好吃懒做又不愿意运动,所以胖了不少的脸庞。
再看看自己泡在水里头,跟白萝卜一般的小腿。
又摸了摸自己已然肥了一圈,从原来干瘪到凹下去,如今已经挂了赘肉的肚子。
一声尖叫在林中响起。
随即一道身影快步的从水中窜了出来向着村中跑去,跑了几步又发觉自己腿上没穿鞋子,回到溪流边穿上草鞋这才窜了回去。
而秦家村内,秦二熊看着一旁路过的,身材又丰腴了不少,比刚来村子时还要胖了不少的李春花招摇而去,眼中带着无法掩饰难过。
不只是他,秦家村上上下下的未婚男子皆是如此。
如果说原来的李春花还能让他们遐想一番,可如今李春花的儿子已经成为了士族,当上了司农。
一双儿女如此有本事,李春华如今在村里头都有奴仆随行,生养得愈发的好,在众人眼中就开始变得可望而不可及了起来。
奴隶们抬着刚从阳城之中购得的大豆,而李春花手上则提着好大一扇鹿肉。
这一个冬天,一众奴隶所消耗掉的粮食,并没有秦梨计算的那么多。
秦梨计算的是一个奴隶一天单单只吃粮食大概会吃去多少,但是事实上除去粮食,野菜干肉还有每日都要发的豆芽,这些也占据了很多的分量。
大部分现代人没有古代人能吃粮食的原因,就在于现代人可以食用的食物范围广,有肉类,有蔬菜,有水果,还有各种各样的坚果果仁之类的杂碎东西。
而古代时为了补充营养,又没有肉和蔬菜,就需要大量的食用粮食才能维持自己的营养需求。
而一个正常人,一天其实只要吃巴掌大的肉,就能维持一整日的运动需求,再也不用吃大量的粮食。
而李春花如今看着跟在身旁的这一众奴隶,发觉了一种不知道新的乐趣。
家中的变化太快了,有时候她总觉得自己跟不上家中变化的步伐。
那时李春花脑海之中总会生出些许杂乱的思想,而后忙着找活计干。
而当她开始烹饪一众奴隶与儿女的食物之后,看着这些原本面黄肌瘦,犹如骷髅一般的奴隶,开始在她的手下变得日渐有力。
原本干瘪的身躯逐渐长肉,饱满。
叫她想起了些许曾经的久远记忆,还记得小的时候父亲还有家中的哥哥,还未外出从军之时,一家人总会上山狩猎。
它并不是经常能同父亲上山的,有时会被母亲关在家中学习织布,或者其它事务。
对于那些从山上抓下来的动物,李春花总是富有极大的兴趣。
曾经的她十分羡慕村子里的其它人,可以养鸡,养猪。
看着那些原本瘦弱的动物逐渐长大然后卖掉,她总是打心里欢喜。
可惜的是家里头一直不能完成她的心愿,一家人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什么动物带回家不出一日便会成为家里人的口粮。
而嫁人之后,丈夫的去世让生活开始变得一团糟,她连两个孩子都养得十分艰难,家里的东西能卖的就卖,就再也没有什么多的想法
于是等到女儿急匆匆的跑回家,一脸惊慌的同她问到:“阿娘,我是不是胖了?”的时候。
李春花看着面前,和以往相比确实壮实了许多的女儿,生出了一种养猪出栏的快意。
于是她满意的发出了赞叹,感慨道:“确实胖了不少。”
秦梨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第217章 枯萎与新生
发觉女儿胖了些许的秦母似乎很是高兴,给了她一块裹着麦芽糖的蒸饼便去干活去了。
这个麦芽糖蒸饼做法有点类似于馒头,同样是将面粉和成面,只是并未加入老面,静置一段时间之后让酵母菌在其中生长。
而后将面团摊开,用竹刀切成两面,往里头裹上块状的麦芽糖,随后再放到蒸锅上面去蒸,就成为了一种蓬松柔软,入口香甜的糕点。
她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多少甜食了,这些蒸饼是给秦小弟吃的。
秦竹一读书,人就容易犯饿,不过吃了许多也没有见他胖,反倒是长得愈发的快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然后摸了摸肚子上的些许赘肉,她吃着蒸饼寻了旺财,便坐在其身上去寻冬葵去了。
这条大白狗愈发的聪明了,如今她口中提起谁的名字,旺财原地动动鼻子,便会慢悠悠的载着她去找到那个人。
嗯,如果她对旺财说今晚加餐,那么旺财行走的的速度还会快上一些。
这条狗可能真的成精了。
秦梨找到东冬葵的时候,她正在河岸之中放置竹篓。
就好像那些仍旧卖得出价钱的青韭一样,外头的蔬菜还没能长起来,所以那些韭菜还卖的上价钱。
如今的小溪之中虽然已经冰解,可连水草都十分稀疏,还处于枯萎和新生之间,除去那些早早生发的,只有星星点点是探出了绿芽。
而此刻水中能找到的可以食用的生物,其实也甚是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