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270)+番外
而然大部分的野菜实则都带有苦味,苜蓿这点苦味远远称不上最苦的,于是才成为了村民们更喜欢的选择。
毕竟她以前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挖的野菜里头还有蒲公英,这玩意才真的是苦的一批,每次焖煮成菜糊糊吃都让她难以下咽。
另外一种她不认识的野菜干脆苦到咽下去之后喝水都带着苦味,让她连挖都不想挖。
这个年代的猪草,指的并不是单单是某一种用来喂猪的植物,村长的儿媳为她指认了诸多所谓可以喂猪的猪草。
而秦梨看过之后,却发觉这同秦小弟以往让她采摘的野菜有许多都是同一种。
对于村长家的儿媳而言,打猪草需要她一整天都要待在原野之中,将大量的草料挖掘收割之后背回家中。
来来回回十几次,用竹筐背着沉重的草料回到猪圈里头,才能满足那几头猪食用和储备秋冬草料的需求。
而这些所谓的猪草,实则是如今大多数人所吃的野菜。
顶多说大家吃的野菜会采摘野菜较为鲜嫩的嫩芽部位。
而打猪草则是直接连那些坚韧到常人难以下咽的野菜茎干部分,都可以挖掘切割下来喂猪罢了。
第254章 善名广而传
其实秦梨真正认识的野菜不多,也就是蒲公英,山菊花,车前草这些罢了。
而剩下很多所谓的麻麻菜,猪牙菜什么的。
那就是她难以辨认的存在了,因着这些都是乡野之间的俗名,真正的植物学名功效,从未学习过这些知识的她对此一无所知。
认识车前草还是因为曾见过有人采摘此物晾晒泡水喝。
其实一开始发觉如今的人连苜蓿草都会当成蔬菜食用时,秦梨是感觉很是吃惊的。
等到真正养猪之后她才发现,这个时代养猪的所谓草料,几乎都是旁人口中的野菜。
说得难听些,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畜生跟人抢吃的时代。
她以前觉得只有牲畜才能食用的麦糠,牧草,却是众人的口粮。
苜蓿草加上调味料,剁碎了煮粥,合着肉馅包饺子,包包子还好,直接过水食用,那味道真的是令人难以下咽。
一切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生产力低下。
她可以依靠种种方法赚取银钱,却不能凭空造出大量的粮食。
这也让秦梨很快打消了建设一个超大规模养猪场的想法,为了养殖业和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共同发展。
养猪场和养鸡场作为畜牧业与养殖业中较易于上手,可作为大量优质肥料与肉蛋的产出源,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模式。
但却不能喧宾夺主,成为她所创造的产业链支柱。
打猪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今除去养殖野猪之外,也要为秋冬草料晾晒储备做准备。
所以除去每天挖掘猪草,还要收割许多苜蓿放于空地晾晒,然后放到仓库之中,成为秋冬季节的草料使用。
而且不仅仅是秦家村的村民,如今秦家也将苜蓿视为了一种更益于采摘,高产,味道不错的蔬菜食用。
因苜蓿生长速度快,而前段时间因着结识了不少别村中养猪的农户,她便也将这种生长速度迅捷,可以晾干储存许久的草料推荐给了其它农户。
这种明明在她眼中理所应当的行为,却让秦家的名声变得愈发的好了起来。
看着如今仅仅只是为了饲养砖池里头的那一头野猪还有小猪,就需要那些自长安来的数名下仆带来的孩子一同于此处收割,才能满足其饲养和储存需求的苜蓿。
秦梨不禁头疼的摇了摇头,孩子比大人能做的少,但是好几个孩子才能养一头野猪但是这可不符合她所需的效率呐。
收割苜蓿算不上困难,难的是需要一次次上山下山往返的路程。
秦家村位于三山之中,山脚由于堆积大量被冲刷入的淤泥,形成一种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于是秦家村山脚下是大片大片的田地。
山脚往上才是建造房屋之处,因着这个山谷的碗状结构,山腰也有不少土地,秦家那几亩就位于山腰。
而再往上的半山腰就是她曾开垦窑洞伐木所在,实则也较为平整,于是如今被她种满了苜蓿。
站在树桩上往下看去,因为大树多被砍伐,便剩下茂密的枝丛映入眼帘,隐约可见下山的路径。
秦梨眨了眨眼,一个想法出现在了脑海里。
第255章 众人皆忙碌
等到秦竹端出新做好的苜蓿包子,见着阿姐忽然骑着白犬下了山时,便不禁随口道:“阿姐,你怎的上山没一会便下来了。”
秦梨抓起一个包子便回答道:“哦,我打算让毛它们一直在山上割猪草,这样就不用下来了。”
噗————
一口热汤喷出,秦竹强迫着自己瞬间侧身吐在了身侧。
秦梨咬着包子顿时一愣,而后对上了那一双很是复杂的柳叶眼。
“阿姐,你要是让毛它们住在山上,冬葵她会难过的。”
秦梨?
你在想什么奇怪东西?
随即她摇了摇头,而后开口道:“阿弟,让孩子们都住在山上是提升不了多少生产力的,山上还林间露深湿气重,久居容易生病。”
将手里头的苜蓿肉馅包子狠狠咬下一大口,那双杏眼带着神采奕奕的光芒开口道:“所以咱们要让割好的猪草自己下山!”
秦竹面色微变,而秦梨则继续兴奋的开口道:“这样咱们就不需要浪费人工,让人一趟一趟的上山下山搬运竹筐了!”
下一刻,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好不容易擦干了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