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少闲时(276)+番外

作者: 寒兮帝 阅读记录

况且您如今来都来了,不如先在这住上一段时间,同我等共商振兴墨家大计,为墨家做出一份贡献......”

老者一听这话顿时怒目圆睁,他这是自愿来的吗?他这分明就是被绑来的!

随着旺财靠近的秦梨听着不远处陈经那慷慨激昂,口口声声为了百姓的说词。

不知为何,眉头一皱,竟生出几分熟悉之感。

前往秦家村的路上,一辆马牛车慢悠悠的载着薛良与秦竹回到了家中。

车上的薛良虽困乏至极,可下意识的还是想要打开书卷,看一看这段时日巡查以来所记录下的事情。

而秦竹见状却是开口道:“册子放下罢,回到村中再看也无不可,寻常人不当于行走的马车之中阅读书卷。”

面前的稚子神采奕奕,精神好得很,惹得薛良不禁暗自感叹,小孩子果真是精力充沛。

可听了这话之后,他却是下意识的眉头一挑,随即开口道:“这是谁教你的?”

秦竹毫无意外的开口道:“阿姐说的,她说这样容易伤眼睛。”

薛良没有意外的点了点头,在这个过于聪慧的孩童身上,他倾注了诸多的精力,为其灌输了极多的知识。

可对于秦竹而言,对其影响最大的,似乎是他的阿姐秦梨。

想起那个犹如迷雾般的名字,薛良摇了摇头。

他并非没有怀疑过那一个小小的稚女身上恰似星辉般的智慧从何而来,可却在对方的面前败下阵来。

这些知识对于大汉而言作用太大,纵使众人都知晓这姐弟二人身上拥有诸多难以解释的事情,也仍愿意扮作一副视而不见的模样。

只是听了秦竹的话之后,薛良还是将竹简与书册一同放下。

如今纸张还算得上是金贵,秦梨自造纸工坊拿来的纸张未曾拿去出售,只是自用。

但因竹简逐渐上头记录了不少以往之事,他们如今也多是习惯了书籍与竹简一并而用,随后慢慢将其取而代之。

“咱们下次外出巡访之时,可以不带上如此多的仆从么。”感受着耗费将近十多日才结束的巡视,秦竹不禁开口道。

在这一辆牛车的背后,其实还跟着两辆的马车,车上载满了薛良的仆从,还有仆从服侍二人所用的食物,器具,衣物。

这让薛良与他纵使出门在外,也能保持一身整洁,发须洁净,一丝不苟的士族风度。

而薛良听闻此言却是摇了摇头:“山中多野人,带着如此多的奴仆亦是没办法的事,况且当初因水车一事,它村之愚民围攻村子,前往村中寻个说法之时。

你亦不是并未曾瞧见,如今咱们出行在外,虽因司农之身份无人为难,却也忧恐那山中野人饥饿难耐,见牛车而生出贪欲之心,故此为敌。”

野人,从小到大秦竹一直知晓野人的存在。

在他年幼之时,就曾见过村子附近来了捕奴队,这些人会钻进山里头,将山中藏着的野人一个又一个的抓出来,随后将这些野人卖做奴隶,换得不少的银钱。

那个时候,村中人也是不得随意上山的,因为野人就如同山上的野草一样,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悄无声息的出现。

直至如今,除去秦家村附近的几座山之外,,秦母亦是时常告诫他,不要往更深处走去。

因着这三山附近一直有猎户樵夫在山中行动,而如果深入,而如果深入其中,或许就会遭遇野人。

这样想着,一个疑问忽然自他心间生出:“山中野人从何而来?”

听到秦竹这一提问,薛良思索一番,而后不禁开口道:“许久以前,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而诸侯国为周天子之属国。

可惜人心难测,利益熏心,诸侯国违背礼乐之法,叛周天子之志,随后自立为帝,而后分国战乱。

秦以一己之力,平复战乱,统一六国,后前朝之始皇帝,也使车天下大统矣,自此书同文,车同轨,灭六国之后。

可惜秦朝律法严苛,臣民难以受其暴政,故此秦终于二世也,有民因战乱而隐于山中,自此为流民,故为野人矣。”

秦竹合起那一双柳叶眼。

那山中野人,当真只是因着前朝秦律逃入山中,自此为野人的么?

他看不尽然吧。

一旁的薛良还在感慨着因前朝暴政生出的野人所受到的苛政严酷,而秦竹却低下了眼眸,不曾说出心中的想法。

在薛良眼中,如今的大汉富强为天下之主,如若山中野人知晓礼法,可受感化,自然会从山中而出,化为大汉子民。

可秦竹不知怎的,却否定了这种想法。

他想起那一日,听闻家中的赋税之后,阿姐摇了摇头,开口说到的那一句苛政猛于虎的无奈申请。

秦的消亡,或许是因其残暴,政法残酷,秦二世无能至极。

可秦时便有的野人,到了如今汉时也仍旧存在,其中的原因却无人深究,只是怪罪于前朝。

恐怕其中缘由并非如此简单之事罢。

坐在摇晃不堪的牛车之上,秦竹转过头看着窗外逐渐熟悉的风景,心中忽然生出了几分安心。

终于回到熟悉的地方了。

无论发生多少事情,看到这熟悉的一切时,他还是会下意识的放松心神。

身为司农,除了处理许多事务,还要教导旁人如何耕种。

这一次他们是去周围检查沤肥之法有没有广泛传播到寻常村落的村民耳中,众人又是否明白了沤肥之法究竟要如何操作。

自从当上了司农,开始踏出村外,逐步探索这一个世界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