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少闲时(280)+番外

作者: 寒兮帝 阅读记录

穿越一年的日记,记得藏起来不被人发现。

算了,烧了吧。

清晨,一道身影用自制的竹笔写完日记,下一刻就撕成了碎片去了厨房。

早上去到厨房的时候,秦竹已经起了身,顺便烧了些许热水。

见阿姐也起了便帮其倒了一盆温水令其洗面漱口,只是却看见阿姐似乎将什么扔进了灶台里头。

而后他便转过了头,算了,不重要。

阿姐一直不喜欢清晨用井水洗漱,他自然也知晓原因,因着家中那口水井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打雷下雨,都带着一股子深入骨髓的凉意。

即使是大热天将井水打起来,手掌伸到井水之中去,还是让人感觉冷的刺骨。

这极低的温度很长一段时间让秦梨感觉井底下似乎有冰,否则这水怎么会冷的那么透彻。

下一刻秦竹便听秦梨开口道:“阿弟!等明年冬天我要造个冰库!”

秦竹头歪了下,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第264章 当再进一步

洗脸漱口之后,秦梨便将厨房那一坛子浸泡了一夜的酸萝卜抱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切成拇指粗细的条状白萝卜,此刻沉在蜂蜜盐醋水调制成的酱汁里头,一开坛便有一股子沁人心脾的酸味迎面而来。

而顺带帮着阿姐也取了一碗稠粥的秦竹走来时恰好便嗅着了这股酸香扑鼻的气味,豁然之间便感觉被舟车劳顿摧残的胃口好了许多。

冬葵比姐弟二人起的还要早一些,此刻她已经将黍米熬制成稠粥,而后将昨日阳城送来的鹿肉剁碎,加上姜末,刚发好去了豆子的银牙。

加上些许猪油与盐,就煮成了一碗热腾腾的稠粥,这是她特意为秦梨熬制的。

昨夜的时候她就发觉小娘并不喜欢紫花菘的味道,而今日她和其它孩子们吃的便是紫花菘煮的粥。

黄色的小米粥上漂浮着些许白色的豆芽根茎,和粉红色的鹿肉倒是显得色泽明亮,很是好看。

取竹勺将懒得削皮带着些许青色的酸萝卜自黑陶坛子之中取出,墨色的碗衬得这酸萝卜白得厉害,带着清爽的酸香。

秦梨夹起一块便放入了口中,认真咀嚼一番之后点了点头。

嗯,就是酸萝卜的味道,脆爽,有些泛甜,还有一点微微的辣,白萝卜的异味也降到了最低。

可谁知下一口,秦梨却是一愣,而后神色复杂的看着手中的白萝卜。

下一刻拿着竹勺寻了根最粗的递到秦小弟碗前。

秦竹一愣,看着面前的酸萝卜将其夹过,而后便咬了一口。

“阿弟,你吃出什么了吗?”

听着阿姐的问话,秦竹思索片刻便开口说道:“萝卜脆爽,蜂蜜与醋汁将其中和之后,使其酸甜可口,又带着些许辛辣滋味,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吃着很是开胃。”

秦梨一愣,而后神色复杂的看了秦小弟一眼。

这一眼看的秦竹心里直发毛:“阿姐,这萝卜有什么问题吗?”

秦梨摸了摸下巴,而后开口道:“倒也没有,只不过这白萝卜没腌透,我想让你试一下生萝卜的味道。

话说你刚刚说话文绉绉的好像薛良啊!啊,对了,待会我重新做酸萝卜,你挑些细的吃了,粗的我给薛良送去。”

秦竹咽下口中的萝卜,眼中生出些迷惑。

阿姐做人方面好像一直有点问题。

随后用餐完毕的秦竹便开口同秦梨开始说起了这半个月以来的见闻。

这半个月以来,他与薛良巡视着这阳城周围的村庄,是要将堆肥之法推行。

还有看一看周围村子之中是否还有对堆肥之法不甚了解,不会制作肥物的人家。

其中也不免遇到了不少伤心事,无非是哪家子弟被征了兵,家中几口人辛苦劳作分外艰辛。

征兵就表示家中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而一家人身上的负担也重了一分。

这征兵令叫寻常村民苦不堪言,却又不敢违背皇令。

可它们是不敢说,秦竹却是看得出来的,而且如今粮价也上涨了一些,收粮的价格却还是那般,这就是那些士族口中所说的了。

寻常村民根本不知晓粮食价格,那些士族们见着薛良与秦竹,一个阳城之中的新兴家族,一个是长安城中鼎鼎有名的薛家子弟,那自然是分外欢迎的。

而当它们知晓二人是来指导沤肥之法,查看众人使用可有什么不妥之处时,众人便更欢迎二人了。

而至于寻常人家几乎难以知晓粮价的原因,那自然是因为因着粮食缴纳税收之后,众人多数是将粮食存储于家中,不会外出购买。

而是以自己种的粮食度日,或者和村中其它人家互换,就如同以前秦母用麦换别人的菽一样。

而一村之间多为同族,互相之间也多为照顾,于是大多会以相等重量的粮食互相交换着食用。

在这些人眼中,这些都是用来活命的口粮,只有等到商人售卖的时候,才会因着麦的口感较差,于是出售价格较为低廉。

总的来说,这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还停留在一种十分原始的阶段。

下一瞬秦梨便开口问道:“那阿弟如今粮价上涨殿下开始征兵,你觉得其中原因为何呢?”

听着阿姐的提问,秦竹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而后开口道:“我先前听薛良说,前朝之时因兵荒马乱,途经村镇十室九空。

于是大汉自初始之时,便奉行黄老学之术,轻徭薄赋养于民,而后以强国本。

如今百姓多安居乐业,有田可耕,有地可种,殿下如今贸然征兵,或许是因有外界之危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