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292)+番外
道理是没错,但比喻的事物是错了。
而薛良也不禁反驳道:“竹简所记如此,我家中师长亦是如此教导,这如何有错。”
见着薛良如此执迷不悟的模样,秦梨顿时眼前一亮,而后立马开口道:“行,你现在就让人去南方给我挖几颗橘树过来!
要是到咱们这没有变成枳树,你马上就给我弄一个铁锅过来,我要缸那么大的铁锅,而且这铁还得及其的薄!”
要一口铁锅的原因,自然是她想要炒菜了,虽然说陶锅也能用来炒菜,但毕竟没有铁锅温度高,很多菜她做出来都没有锅气。
如今缺钱的刘彻已经将盐铁之权收归国有,这就导致秦梨想弄到铁很是困难,花大价钱用上好的铁只为了造一口铁锅,这就更困难了。
至于秦梨为什么知道橘树枳树不一样,那是因为秦小弟带她上山下山她早就在山里见过了。
如今大部分的水果相比于后世,都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
例如那萝卜浓郁到让她根本不能下咽的紫花菘,又例如那根本就不会变甜,一年到头全部都是浓郁酸味的梅子。
穿越之后她吃过的几样味道比较好的水果,除去黄家村舅舅们带来的那些枣子,然后就是家里头的那一棵梨树,还有秦家村在山上乱晃时找到的那一颗桑葚。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各样说不出名字,也不认识是什么玩意的浆果。
橘树枳树虽然都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但是二者还是有诸多不同,橘树的甜度较高,而且叶片多为单一,而枳树的叶片就不一样了,枳树的叶片是会分叉的。
而且一分就分成了三个叉,橘树结果的时候多是一根枝头上好几个果子扎在一块儿,看着十分好看。
但枳树就只是一根枝头上面孤零零的一个果子,而且这果子的味道又酸又涩,单看名字就知道,一个木字旁,一个形单影只的只,充分说明了枳树起名的缘由。
而且最重要的是,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秦梨曾问过秦小弟山里头可还有别的果子可以食用,然后秦小弟就带着秦梨找到了几棵野生的橘子树。
中途秦梨还找到了枳树,但是秦竹却表示这树的果子很是难吃。
那时看到橘子树的秦梨大喜过望,缺乏水果又不爱吃梨的她眼巴巴的就等着那棵橘子树成熟,然后摘来吃。
后来等到她终于见到有鸟开始啄食那颗橘子树,拿到了那原始的,个头小小的,摸上去也不怎么油亮光滑,甚至有些干巴的橘子。
将其剥开之后,她便迫不及待的塞了一瓣到嘴里。
直至今日,秦梨还记得那种痛苦,她是个不能吃酸的人,也从来都没有吃过那么酸的橘子。
橘子整体都是酸的,那个甜味少的可怜,可以说七成酸味三成甜味,而且重要的是这橘子的籽儿还特别大。
乒乓球大的一个橘子,里头三分之一都是籽。
然后秦梨终于意识到了,动物的味觉其实跟人类的味觉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鸟类。
鸟类或许只是因为颜色或者某些气味就开始啄食果实,否则那么难吃的玩意儿,它们是不会全然啄个精光的。
而具秦竹而言,春日的时候这枳树便会开满雪白的小花,味道很是好闻,不过也十分多刺。
不论是柚子,橘子,柠檬之类的树,全部都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这些树虽然叶片多有不同,但大多是那么几个特性。
叶片光滑,叶片拥有独特的柑橘香气,闻起来很是清爽,于是也被秦小弟当做驱虫的植物之一。
曾因为夏日蚊虫颇多难以入眠的秦梨,便被秦竹折了不少这种枳树枝叶带回家中,放到二人的床边。
心中不服的薛良很快便吩咐了仆从前往南方带橘树来。
只不过他很快便被打了脸,按理来说若是这《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说的是真的。
橘树到了北方便会成为枳树,那这北方便应该都是枳树,不应当有橘树的存在,然而薛良吩咐之后。
随从茅很快便站出来开口道:“小郎可是欲食橘?此地橘果十月方熟矣。”
听得薛良一阵尴尬,身为士族弟子,他当然吃过橘子,没吃过枳子是因为这种树的果实确实难吃,于是只从树上了解的薛良对此所知甚少。
最后只得吩咐茅让舅父给他弄来一个铁锅过来,顺带还有秦梨要的锋利些的刀具。
而后他一转身,便听到秦梨朝着秦竹开口道:“阿弟,书上的东西看看记下来就好,做人要知行合一,薛良才是没救了!”
秦竹:“好。”
薛良......
第276章 徒劳且无功
人类因为懒惰创造工具,因为工具获得更多的休息的时间。
而后又重复使用这些时间钻研更精密的工具,获得更充沛的时间之后又思考替代身体劳动的更好工具。
最后终于让这个世界进化成了寻常人难以理解的模样。
不过此时的秦梨只需要从所学的知识当中拿出最简单,最容易完成,最容易做出来的工具就好。
很多人已经被现代出色的现代化工艺伺候了太久,已经不明白工具的进步是每一步都是十分伟大的。
就如同人类开始耕种的时候,用土用双手挖出一个土坑,然后再将种子掩埋浇水,效率自然不如用地一块石头挖出土坑,然后将种子放进去掩埋来的要轻松不伤手。
而拿着石块开凿土坑又不如用锄头挥舞着锄地效率来的要快,于是她拿出来的这一曲辕犁即便十分简陋,但只要整体结构在,仍旧是比锄头要好上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