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300)+番外
第287章 行车长安去
将去长安矣。
关于出行一事,秦梨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她上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从一个小镇上乘坐班车去另一个小镇,在车上睡个两三钟头,这时间也就过去了。
随即她便会同一群半生不熟的亲戚凑在一起吃席,她坐小孩那桌。
然而对于冬葵而言,曾经身为奴隶犹如货物一样可以被随意赏赐的她知晓长途路程的艰辛。
她不安的收拾着衣物,食物,调味料,皂角等一切平日里秦梨需要的物件。
直到她想将一口黑陶缸搬上马车之时,秦梨终于神色惊恐的拦住了她:“咱们从阳城去长安也就三四天的路程,需要带上那么多东西吗?”
这句话并没有让这个如今看起来还是有些消瘦的女人打消心中的忧虑:“路途遥远,葵忧恐小娘身子担待不住。”
等到开始启程的时候,秦梨还是有些无奈的看着冬葵用一整个马车厢装满了行李。
家中的旺财显然不愿意待在没有姐弟二人只有秦母和比秦母更强的舅舅们存在的秦家,在马车上路之时便直接跳进了车厢。
很显然,这一举动让本就不安的冬葵开始担忧一路上粮食消耗的问题。
于是秦梨眉头一皱,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等到第一天她趴在田埂上近乎将胃里的酸水都吐出来时,她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去阳城无需步行,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阳城到长安不是从秦家村到阳城,那是要连续坐好几个时辰的马车的,而且因为牛车行路缓慢,换成马车之后路途就更显颠簸了。
一天下来,不但腰股一片震痛,五脏六腑一阵颠簸更是让她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瘫软在垫子上不想动弹。
薛良从未见过如此萎靡的秦梨,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精气神,身上就吊了一口气。
“舟车劳顿,五脏脾虚。”这是薛良给出的判断,秦梨对此有些半信半疑,秦竹却是脸色瞬变。
于是一路上除了掀开车帘,秦梨便是少有其它动作。
她想起来上辈子坐车的时候为什么老是睡过去了,她晕车。
对高速移动中的景物会产生一种眩晕感。
只是话虽如此,她也仍旧是忍不住探头看看马车外头的风景。
一路上田间地头,山野深林,离人类聚集地越远,山林便愈发的旺盛掩盖人活动的痕迹。
那生机勃勃的澎湃绿野可以轻易淹没人类存在的痕迹,也彰显着两千年前这里还未完全被人类占据,人也只是万物生灵之中不算起眼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时代的霸主。
于是马车越是行驶,生机盎然中就越显得人迹罕至,偶尔看见了人,也是把身躯埋在夏日里郁郁葱葱的田地之中不敢与人对视。
于是偶尔才见到些许人影,却看见那些人一见马车行驶便匆忙埋入田野之中的秦梨。
便不禁开口问道:“周阿爷,为什么那些人一看见咱们便躲到草丛里头不肯出来?”
第288章 足而知荣辱
周种抚了抚胡须,看着远处的伏地掩与穗苗之中的身影,很是自然的开口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些草民得殿下恩泽得以受礼仪感化,衣不蔽体,身无寸缕之下,自然也会生出廉耻之心,不敢见人的。”
一行人之中,秦竹秦梨与周种,是众人眼中的老弱小之人,于是被安排在铺了最厚垫子的那一辆马车上面。
因为秦梨不许秦小弟在马车上头看书,于是他只得闲暇之时看看外头的风景,听着秦梨的这一提问,他也很是好奇其中的原因。
只是周老爷子的这一番话,却让他心中生出了疑问:“周阿爷,那些人身上连穿着的衣物都没有吗?”
周种点了点头:“这是自然,阳城虽不可同长安相比,却也已是富庶之地,秦家村近运河,水路纵横,鱼获粮丰,远非别处可比。”
掀开车帘探出头去,看着车窗外等到车队走远才敢从青苗之中起身,露出干瘪且枯黄身躯,不知男女,或许只比较她第一次见到的冬葵要好上一些的人。
阳城乃是富庶之地么?
咀嚼着这一个词汇,想起她刚穿越过来之时家中经常忍饥挨饿的生活,她放下了车帘,将身躯卷在被褥里合上了双眼。
原来那样的生活就已经算是富庶之地了。
其实一个人想活下去,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难的是活的好一些,活的久一些。
她是个极其普通,却被前世的所谓基础设施惯坏了的普通人。
难以改善的挑食,娇生惯养的胃口,还有那些可以无限发散不受束缚的思绪。
她知道自己能买到脱壳的大米,磨好的面粉,是因为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她也知道超市里面轻而易举就能买到的上百种蔬菜水果是因为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几十年的研究改良。
她还知道自己一年四季都能挑三拣四,即使是冬日也能买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是因为国家有菜篮子工程。
从全国各地铺设温室大棚,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让各种蔬菜在不同季节成熟运输到各个城市。
衣食住行,哪怕是她烦恼已久头疼不已,可每日起早贪黑也要赶去学校学习的知识,也蕴含着极高的价值。
但却被那区区一句十二年义务教育覆盖了,不需要学费,只要购买书本,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学堂。
这一切所有看似没有价值的基础建设,才是她见过最为沉重的国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