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少闲时(67)+番外

作者: 寒兮帝 阅读记录

那阿红呢?

这位伯伯看似是好心肠的承担起了抚养阿红的责任,把阿红接到了他家中。

然后阿红家的房子车子,都归了这位伯伯所有,而家中的田地,也被其它亲戚瓜分一空。

然后她就许了人了,没有证明,在村中办了一场宴席,许了那寄人篱下的人家中的儿子。

她不出村子,每日都待在家中,家里人也不让她下地干活,所有人都说这位伯伯对于阿红极好。

那一日秦梨浑身冰凉的离了场,而后扯着爷爷的手固执的离,回到了镇上的家中,再也没回到那个村子里。

她还记得那个人快活的炫耀,说以后也不用担心车子房子了,连人都是它们家的了,于是一桌子人都在恭喜他。

记忆里的少女开朗,活泼,十分爱笑,笑的时候眉眼弯弯,露出一颗虎牙,总是喜欢在放假的时候拉着她满山跑。

她们会去捉小鱼,摘那些她不认识的山果,在见桃花树开花的时候,摇落一地的粉色花瓣,在记忆里鲜活得历历在目。

可是如今那个女孩的结局却如此触目惊心,叫人心生恐惧。

她不清楚这个曾经的朋友是何种想法,被囚禁,被强迫,拥有的都被它人占为己有。

在那声声祝贺声中,秦梨恐惧到浑身冰凉,可是这在村子里的人眼中,这是正常的,是对的,是那个女孩的福气,是一件希望能发生在自己家的喜事。

从那天起,秦梨便知晓了在这人世间,人心险恶便是最初的常态。

而被道德规则所束缚的人,才是人群之中最为稀有的人。

越是穷困潦倒,就越难以守住道德的底线,无论是在两千年前还是两千年后,都是人类不曾改变的真理。

一个人想安稳的活下去,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件易事。

第69章 巢中生白卵

盯着眼前这只山鸡,秦小弟不禁眉头一皱。

今日喂鸡的时候,那山鸡明显有些不同的举动,叫他觉察出了些许的不同。

他向来是个记性极好的人,那这些日子里,这一只山里头来的山鸡早已习惯了秦小弟的存在。

每当他带着虾壳野菜混合而成的饲料带到这山鸡面前时,这山鸡总会立刻从鸡窝之中起身。

而后在他还在搅拌饲料一点点倒入食槽之时,便已经来回踱步,而后伸出鸡喙不时啄上两口。

而今日这一只山鸡却在鸡窝之中团在了一块儿,虽然说因为秦小弟喂食饲料的声音吸引,起身走了两步。

而当秦小弟真正靠近时,这山鸡却又缩回了鸡窝之中,他向来多以谨慎,可关于这山鸡的些许不同举动,确实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他便也没有多加关注,只是见着鸡窝水槽中的水因为山鸡边吃饵料边饮水的举动已经显得有些浑浊。

他便将水槽取出,然后去换成了新的清水,再带到了鸡笼旁放下,这一次山鸡便是离了鸡窝,已开始享用起了早上的饲料。

而秦小弟抬起头的无心一瞥,却见着了那垫着干草的竹篮之中,竟然有有一个浅红色的东西出现在了干草之中。

秦小弟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顿时出现了惊喜之色向着菜园跑了过去。

“阿姐!”

秦竹跑去寻秦梨时,她正坐在井旁支着下巴,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见着阿姐这般模样,秦小弟收敛了有些激动的神情,虽然他有事要同阿姐说,可是见着阿姐这般模样他还是没有直接说。

而是先开口问道:“阿姐,你在想什么?”

听闻秦小弟的问话,秦梨下意识的开口说道:“我在想,究竟有什么法子能让你成为一个士人。”

听闻此言,秦小弟顿时愣在了原地。

士人?

他这样的草民能成为那些高高在上的士人。

秦梨回忆着高中时所学习的历史课内容,回忆着历史课本上那一些关于汉朝知识的考点。

心头的思绪开始散发,汉朝袭了秦制,爵位等级也是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

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然后似乎是多出了一个王爵罢。

想让秦小弟成为士人,就需要秦小弟获得爵位,可秦汉两朝获得爵位的方式,多数是上战场打仗。

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杀,拼上性命才能获得爵位,这一条路是秦梨万万不可能去执行的,她又怎么会舍得让秦小弟上战场呢?

人从来都不安于现状,一个人有了一枚金子,她便想拥有更多的金子,人的欲望如同天堑一般难以满足。

原先的欲望被满足,其它的欲望便会冉冉升起,取代原先欲望的位置,而后逼迫人一直向前进。

若是军功爵位这一条路走不通,那么还有什么路径是她能前行的呢?

如今的汉朝还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朝廷选拔人才主要是依靠察举和征辟,乃为官荐。

东汉选才实行察举制度,主要考察举荐两类人才,那便是“孝廉”和“茂才”。

也就是“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地方要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作为官员补缺和储备。

“孝廉”主要是考察道德品行和社会声望,“茂才”除了这些还要考察儒学成就。

可是这种拿举制度的缺陷也十分的大,首先还是需要一个有名望的人注意到秦小弟,知晓秦小弟的才得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