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83)+番外
当然,这一条律法对殿下以及士大夫们收效甚微。
店家见着这一群朝气蓬勃衣着贵重的少年郎,立即恭敬的端出几桶黄米饭,外加一大桶已煮好的肥豚肉。
一群人见此地所食粗糙却也不嫌弃,毕竟架马逐匪也是件颇费力气的事,那店家在黄米饭上浇上了一勺又一勺的肥肉后,一群人便开始大口吞咽了起来。
食肆之中的其它人见着这几位少年狼吞虎咽的模样,也不由得赞一句真是天生的好壮士。
那店家送来的黄米饭,一碗足足舀上两勺肥膏才能填满,可这一群人皆是几口之后便剩下一个光碗,随后又继续将那黄米饭添到碗中,咬着碗里头的肥肉。
一顿餐食竟吃去了三桶黄米饭,一整桶的肥豚膏,看得众人皆是瞠目结舌。
一餐饭饱之后,那王兕便是拍出一贯钱付账,那店家小心翼翼的将五铢钱数出后,将多出来的钱满脸堆笑的送还。
而一群吃饱喝足的少年郎见着王兕看似爽快的付了银钱,眉眼却又隐隐有些肉痛的模样。
张原不禁调笑道:“说好了咱们三谁杀匪最少就要请大伙儿吃顿好肉,你就只带咱们来这吃了顿豚膏,也忒小气了些,怎说也还要再添半只肥羊才是。”
王兕顿时冷笑的一声:“哼,你也不怕撑死,就这偏远小镇你还要吾给你寻只肥羊?有这一顿豚肉给你吃就不错了!”
说罢一群人便打闹着离去,徒留店家还在惊叹着这一伙人的食量着实厉害。
这店内一日也就用去那一桶肥膏罢,可这一伙人只消一顿便通通吃去了,想来下午还要煮上半桶才是。
而集市之中,秦母同姐弟二人也已是背着梨子,竹器,还有一大桶的河虾到了此地。
镇上的守卫一见着那身材壮硕的妇人,还有其身旁儿女手中提着的水桶时,便出了一人去到了一处宅地通报了一句。
随后便出了一下仆笑着给了那守卫些许铜钱,随后匆匆忙忙的向着集市走去。
他家主人乃此地县长,夏日炎炎叫平日所食肥膏都没了滋味,故此那河中鲜虾烹熟放凉后便显得滋味鲜甜,清爽脆弹。
可县内除去些许渔夫外,便只有一体型健硕的妇人每月来售卖一次河虾,可这妇人所捕河虾多是大而肥美,鲜活无缺,可惜数量还是少了些,听闻是其子入水所捉。
这般鲜活大虾叫县长平日里喜爱得紧,故此便寻了守卫,每每见这妇人便来通报一声,好叫下人将那河虾尽数买回。
第85章 食之无味矣
秦梨其实来过一次集市,但是那次赶集给她的印象着实不算好。
以前的记忆中,集市应该是热热闹闹的,大家把东西摆在地上,然后走走停停,看来看去,讨价还价。
但是如今到了集市上,大家都是做一个木牌,说自己手上的东西多少钱,那人便可以来交换或者购买,也不会讨价还价,换了或者将钱付了就带走,感觉很平静。
还有就是吃食,汉朝的东西少得可以,大概出使西域的张骞还没去,亦或者去了带来的东西还没开始传播。
不要说后世那些常见的小吃了,就是那露天的食肆售卖的都是黄米饭和白脂膏。
也就是把白白的肥猪肉切下,随后清水煮熟之后浇在黄米饭上面,这样的食物便能叫人胃口大开,闻着那油香四溢的气味,还有油光发亮的黄米。
还有看着秦母路过时吞咽的动作,她忽然意识到或许在秦母眼中,这个东西真的是非常好吃的。
因为这代表了大量的油脂肉食都在碗里,而米饭又被油脂浸染,这就更加诱人了。
按照她的理解,她当然知道这肥肉黄米饭入口是什么样的味道了,那就是一种不怎么咸也没有多的味道,带着肉腥味,还有厚重到咽不下去的油脂味道的食物。
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就已经是极其上等的美食了。
秦梨甚至看见街上有人在烤一整只的肥猪,待到烤熟之后便用刀将猪皮划开,然后用勺子舀着里头的肥油吃。
每吃一口,周围的人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就让秦梨失去对集市的兴趣了,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也少之甚少,于是赶集就当真是为了售卖东西罢了。
但此地的器物也仅仅是各式的布料陶器罢了,秦梨倒是认真的看了看集市上售卖的瓦罐,实话实说,这家中以前买的瓦罐都是这种品质。
还没有她烧制的那些黑罐子好,虽然那些罐子看起来真的很黑,还黑得不是很均匀,看样子真的很丑。
可质地确实够硬,而且现在她跟秦小弟还通过调整淤泥,河沙,还有高岭土的比例,烧制出了极其锋利的第四代陶刀。
虽然不能砍竹子砍树,可切什么东西都是极其迅速的。
那些大街上的东西还没她做得好,当然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不过攒的钱多了她会去买一把青铜刀,这样家里头想砍竹子就容易多了。
而就在秦母赶到集市上将背后的竹筐放下时,将那些梨子摆出时。
一名老者却已是匆匆赶到了集市上,开口便让秦梨将她身旁的水桶让与他看看。
一听着话便知道是老主顾了,而秦母见着此人也是分外熟捏的说了几句,便令女儿挪去一旁,而那人也是毫不客气的就将水桶之中的竹篓提起。
只见那竹篓离了水之后,里头顿时发出了啪啪的鲜活响声,打开一看正是一大堆鲜活的河虾。
掂量了一下手上的分量,厚便摸出了四十枚铜钱交予了秦母,可待他抬眼时,却是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