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86)+番外
秦母还大方的表示,待到明年三月梨花开,五月结青果,便有人来她家中学习这大梨之法。
村中其它人家若是种了梨树也可来学这大梨之法换取银钱,惹得一群人又是眼红又是窃喜。
眼红这梨子的收益,又窃喜篾匠家的儿子还是这般孝顺,好的都愿意分给村子里的人知晓。
随后众人便赞叹秦母果然是生了一双好儿女,孝顺又聪慧,前有曲辕犁,后有大果法。
而家中种有梨树的人家也有了想法,一时间秦家村并处处有人借梨枝梨种,想要在家中种上几株梨树。
而茅屋之中,秦梨则摸着那金灿灿的麦穗对着秦小弟开口说道:“阿弟,你说咱们家今晚上吃面饼怎么样?面饼能煎熟么,要不蒸馒头吧。
我记得你之前不是还做了不少的竹筐堆在那儿呢么,就就用那个竹筐蒸馒头好了。”
听着这几句他或是熟悉却又陌生自己的话语,秦小弟皱了皱眉,然后开口说道:“阿姐,你当真觉得这麦好吃吗?”
秦梨点了点头:“当然了,包子,面条,都很好吃啊!”
很好,这两个词语又是他听不懂的,他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阿姐,羡慕她脑子里明明有那么多知识,却选择的奢侈放在那里不去用。
“可是阿姐,咱们家以前吃的都是麦饭,麦粥。”
哈?
第90章 何不食肉糜
说了好一会儿,秦梨在秦小弟的解说下知晓了家中以前是怎么食用小麦的。
以前家中食用小麦将其冲碎之后,不是用去是不是水煮便是用来蒸麦饭,但是这两种显然都不是什么让麦子变好吃的法子,无论怎么吃都让人觉得剌嗓子。
于是在家中存了些许银钱之后,秦母也更愿意往家里购买黍,也就是黄米食用。
要知道黍米一石三百钱,麦一石二百二十钱,可还是更多人买黍米,那就证明这玩意真的很难吃了。
而她前世虽听过各种面粉做成的美食,可确实没有麦粥麦饭的存在,这就表示那是真的难吃了。
可秦梨皱着眉,还是开口问道:“那就没有人将这麦磨成白白的面粉吗?”
磨成粉......这是什么恐怖至极的工程。
思考了一下家中的工具,秦竹随即开口说道:“阿姐,将麦舂成粉,想来得舂上几个时辰才能办到。”
秦梨看着秦小弟搬出了家中的石槽石杵,然后将麦倒进石槽之后就开始舂米。
这大石杵是一样颇有分量的东西,经过这段时日鱼虾蟹的供给,秦竹身上已经挂了些肉,可是在开始舂米,举着那沉重的石杵一下又一下的砸到石槽时。
他脸上有人还是出现了隐约的汗珠,随后没过多久就有汗水从脸上滴落。
而且她只是坐在一旁看着,没有接触到,就已经能感受到石杵的分量。
看着秦小弟这般小的年纪却十分熟练的模样,秦梨不由得开口问道:“咱们家以前种麦的时候,阿娘也是这样舂米,随后才给咱们吃的吗?家里的碎黄豆也是?”
闻言秦小弟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食槽中的小麦,有些艰难的弯腰取出了一把:“阿姐,咱们家先前吃的麦就是这般,菽也是阿娘平日里辛苦舂出来给咱们吃的。
往日阿娘每日煮饭都要做这些事情的,只是后来咱们家开始吃黍米,阿娘才不用如此艰辛了。”
秦梨沉默的看着眼前混着麦壳的小麦,开口问道:“那阿弟,咱们家以前吃这麦饭的时候,也是连着麦壳一起吃的吗?”
听到这,秦小弟弟点了点头:“自然,咱们平日里吃的都是这般的糙米,精米自然的是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的。”
所以,以前的人都是将麦捣碎之后,连着麦壳一起吞咽的吗?
秦梨的脸上终于显露出了些许黯然,原来是这样啊。
其实秦母今年才二十多不到三十岁,可脸上却已经布满了皱纹,发间也长了些许白发,牙齿也已经不大完整了,还有些牙疼。
要不是她劝秦母刷牙之后牙不疼了,秦母也不会如此奢侈的遵从秦梨的话语漱口。
往日看秦母操持那几亩田地时,她就已经觉得很是辛苦,于是总想着办法要改善现在的生活,可到头来她也还是有诸多忽略的地方。
舂米,可真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可秦小弟刚刚只是为了捣碎几把麦穗,便要费尽浑身力气,反复的举着石杵碾碎麦米。
她突然就明白了为何秦母的手臂如此粗重,那双手臂臃肿得厉害,力气也大。
不似她这一双手纤细,也没有多少力气。
这并不是因为秦母生来就是那般模样,而是大量的体力劳动才造成她身材臃肿,肌肉鼓起,她一年到头都要守在地里头伺候着庄稼。
回到家中还要用一身力气去舂米,喂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她前世的时候,像秦母这般年纪的人总是苗条靓丽的,每日进行几个小时的工作之后,就去夜市之中玩耍畅饮,或是回到家中抱着手机电视看了起来。
晚上还会点上外卖,或者同朋友一起出去吃些夜宵,在那个年纪,大家只会想着恋爱,不会想着结婚。
更不用说有两个这么大的孩子,每天都要顾着两个孩子吃些什么。
书上总是说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
可秦梨还记得她去田里的时候,被那杂草刮的满腿伤痕,随后入了夜腿上的伤痕因为被汗水浸染过后又疼又痒。
那几日她痒到哭着说自己再也不要下田干活了,可是等到见着秦母同秦小弟还是一如往常的做着那些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