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千金(426)
但是账房不知道。
账房看不见赵学海,不知道他是什么反应,想来想去,不敢在步长北面前说谎。
虽然这工作好,钱也不少。可终究要有命才能花啊。
赵学海能不能对自己怎么样,这不好说。但显然锦衣卫能让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账房在心里短暂的权衡了一下利弊,立刻就道:“我知道,确实有一个生意。”
赵学海一下慌了,从外面想冲进来,一边喊道:“你不要瞎说!”
但是他冲不进来,下一刻就被边同和按在了地上。
“别吵。”边同和吓唬他:“再吵就直接带走关起来。”
赵学海挣扎了一下,动弹不得。
账房立刻就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跟锦衣卫对着干,那肯定是没有好处的,好汉不吃眼前亏。
账房立刻就和盘托出,赵学海一直有做大生意的野心,奈何和夫人意见不同。夫人觉得他们家的生意没那么大,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出问题。
他们夫妻俩在生意这方面,意见一向不太统一。
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保守派。
而赵学海之所以是激进派,因为他想要家里真正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只有在他能撑起一个大生意的时候,才能够理直气壮的和赵夫人夺权。
甚至于,将赵夫人扫地出门。
账房说:“京城里有一位做布料生意的邱老板,和我们绣坊合作了好几次,是私下的合作,夫人都不知道。这一次,也就是半个月前,邱老板说,想要与东家合作,整一笔大的买卖。”
步长北道:“什么样的买卖?”
“说是在西域,有一种银丝缎,是在雪山里,一种非常罕见的银蚕吐的丝织出来的。如果能运回京城,一定能卖上高价,风靡京城。”
“银丝缎?”步长北还真没听说过这种东西:“你见过?”
“我没见过,但是东家说他见了,确实美不胜收。”账房说:“西域那边物价低,这银丝缎若是大量收购,也不过一百两银子一匹。可是若运到了京城,卖个上千两也不是问题。”
一百两卖上千两,这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就算去掉路上的运输人力,利润也非常可观,难怪赵学海心动。
账房继续说:“东家说,他和邱公子商量,既然想赚钱,就要做独家的生意,两人合伙要能将当地所有的银丝缎吃下来才好,这样运回京城,那就是他们想卖多少,就能卖多少,不怕有人抢生意了。”
这也没毛病。
独家生意,当然是可以坐地起价。
“于是两人商量,一人至少要准备白银五万两。因为这消息是邱公子提供的,所以消息也算做股份,邱公子出四万两,东家出六万两,一起十万两,两人一起,亲自去西域收货。成本均分,回来利润均分。”
听起来,都很合理。
若是真的,也确实能赚钱。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
赵家能拿出这笔钱,可赵学海拿不出这笔钱。
六万两,不是个小数目。
第369章 证据
赵学海就犯了愁。
账房说:“东家和我反复说起这个生意,他非常想做,我也觉得赚钱,但是夫人不会同意一下子拿那么多钱出来的。这钱赵家能出,虽然不至于倾家荡产,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也是伤筋动骨了。”
做生意的,现金是很重要的。
绣坊每天一睁眼就有很多开支,很多成本,一下子去了六万两银子。后续赚钱还好,若是不赚钱,那可能会影响所有的生意,恶性循环。
账房说完,知道自己在绣坊里的活儿也干不下去了,但好在命保住了。看赵学海如今这样子,他的命保得住保不住还两说呢。
虽然赵学海不可能将自己要害夫人的事情告诉账房,但账房也不是良善之辈。生意场上,大户人家里的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见的多了,也听的多了。
锦衣卫都上门了,而且来势汹汹,必有大案。
十有八九,就和赵夫人的死有关。
账房虽然搞不清前因后果,但他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点。赵夫人健在,赵学海没钱。
然后赵夫人就死了。
别管她是怎么死的,现在赵学海有钱了,怎么能不让人怀疑。
边同和将赵学海提溜起来:“说吧,是怎么伙同袁彩花,害死你夫人的?”
“冤枉啊,大人,冤枉啊。”赵学海不见棺材,自然不会承认:“那是我夫人,虽然我确实留恋花丛,可怎么也不可能会害夫人啊。夫人只是凶了一点,可对我,对这个家,也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
步长北冷笑一声:“可惜啊,她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也没让你这个枕边人心软。三年,足足三年,你给她下药,你想方设法的要治她于死地,幸亏这次你着急用钱,狗急跳墙,才露了马脚。要不然的话,你再有耐心的等上一年半载,你夫人就会死的无声无息。”
到那时候,才是真的神不知鬼不觉。
现在算是敞开打明牌了,但赵学海是死活也不会承认的。
不过不管赵学海怎么不承认,还是被带去了锦衣卫。
崔笑和黎又儿领了一个新任务,回到了百花楼。
赵学海想杀他夫人,计划是找一个青楼女子激怒夫人,然后让这个女子做出误杀的样子来,万无一失。
但这种逆天的操作,不是谁都能答应的。误杀也是杀,万一要偿命怎么办?赵学海一定找了不少人。他之所以喜欢去不同的青楼,找不同的姑娘,说不定就是在找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