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逍遥人生(1094)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小王氏:“哦,是这样啊!说起来,我也是见过小时候的琏儿的!只是现在……”

只是现在居然被过继出去了。

小王氏觉得荣国府弄出把继承人过继出去的事情很是荒唐,只是那个后面占了贾琏继承人位置的又是她外甥贾宝玉,偏偏贾琏娶的又是她亲侄女王熙凤,这两边都是很亲的亲戚,让她都不知道偏向哪边好!

如今的小王氏还不是失去了丈夫之后无依无靠,只能寄居荣国府,不得不对王夫人言听计从的薛姨妈,如今的小王氏丈夫还在,家庭和睦,所以她在对待娘家人的时候,用的是一颗平常心。

佩瑜毫不避讳地说道:“只是现在他被过继出去了,再也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了,我和孩子们自然也不是荣国府的人了。不过姑母放心吧,我们被过继出去之后过得很好,父亲母亲和二叔二婶他们对我们夫妻多有帮衬。”

小王氏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以后你们的日子啊,就靠着你们夫妻慢慢过起来!说起荣国府,凤哥儿知道荣国府怎么了吗?怎么你大姑母居然来信跟我借银子呢?她可是荣国府的二太太啊,还是管家权在手的二太太,嫁妆也丰厚,怎么可能会缺银子用?”

佩瑜心想,看来王夫人向妹妹求助了,却没有说明原因,也是,王夫人估计在这个妹妹面前是一直高高在上的,自然不会让妹妹知道她的窘境。

佩瑜:“姑母,自从我嫁给夫君之后,只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发生了很多事情,你听我细细向你道来……”

接着,佩瑜向自己小姑母讲述了这一年多发生的事情,过继、王夫人贾赦被造谣、王家各位与王夫人断绝关系、贾家主子们的库房被盗等等事情。

小王氏的表情随着佩瑜的讲述一遍再变,不变的是不可思议的表情,薛潘和薛宝钗也是如此。

小王氏感慨道:“想不到就这短短一年多时间,荣国府居然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么说荣国府穷了,而我姐姐居然吃药都吃不起了,她居然日子难过到了这种地步?”

那可是一直过得比她好的姐姐啊!

虽然她们姐妹感情不错,但是小王氏一直被姐姐压一头,心里其实也是不舒服的,姐姐嫁的是荣国府的贾政,贾政是个读书人,还是个官,而她嫁的是皇商,虽然豪富,但是比不得荣国府地位高。

而如今呢?姐姐虽然还是荣国府的二太太,但是这个二太太的生活过得远远不如她这个商人妇,她心疼姐姐的同时,心里也不是没有终于比姐姐过得好的舒爽的。

佩瑜:“是啊!姑母,我不管你和贾二太太怎么样,但是在我这里,我是不认她这个姑母的。”

她也不会因为自己和王夫人断绝关系,就让小王氏也和王夫人断绝关系,这不是强人所难嘛!

小王氏叹道:“唉,想不到她居然如此对你,你可是她亲侄女啊!真是物是人非!凤哥儿,她是我姐姐,我还是要给一些银子给她吃药的,你别怪我哦!”

姐姐这么可怜,又这么可恨!

既然娘家哥嫂都和姐姐断绝关系了,她虽然因为情分不好和姐姐断绝关系,但是也不能太过亲热了,她就资助姐姐一些药钱,让姐姐能有钱吃药,这已经是她最大的善良了。

第1015章 王熙凤与贾琏49

佩瑜:“姑母,您怎么对待贾二太太是您的事,只是您不要要求我和她关系如初就好,我和她是再也回不去曾经的姑侄关系了!”

佩瑜曾经想过,如果她这个小姑母和王夫人姐妹情深的话,就远了这个小姑母,现在看来这个小姑母还是通情达理的。

至于小姑母资助王夫人吃药?那正合佩瑜心意,王夫人可不能死得太早,她应该长长久久并且痛苦地活着受罪才好,让她死不就是让她解脱了吗?

小王氏摆手道:“我自然不会如此要求你,她如此对你,你都没有报复她,那都是你善良了,我怎么可能会要求你和她恢复如初呢?”

随后,两人就决略过王夫人不谈,而是聊起了别的事情。

佩瑜和小王氏这个姑母以及薛宝钗聊天的时候,胤礽参与不进她们女人之间的话题,就把在旁边发呆的薛潘提溜到一边去,开始考校薛潘的学问。

谁知这薛潘竟然一问三不知。

胤礽皱眉道:“潘哥儿,你好歹也是一个十四五岁的人了,这都快成亲的人了,怎么能如此懒散?”

表妹是和他说过一些红楼梦的剧情的,他知道薛家薛潘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不止如此,人也有些无法无天,还多情好色,为了抢一个女子,最后还打死了人。

他单知道薛潘不学无术,竟然不知道他居然不学无术至此。

薛潘被自己表姐夫如此诧异的眼光看着,难得觉得有些羞愧。

薛潘:“表姐夫,我也不想如此,但是我就是学不进去,偏偏我爹要逼我学,可他越是逼我,我就越不想学。”

胤礽明白了,这就是表妹说得“偏科”,人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学习起来是很痛苦的。

胤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来你并不擅长读书,你家是皇商,那你有学着做生意吗?”

薛潘听到生意两个字,眼睛一亮,说道:“我喜欢做生意,但是我爹想要我改换门庭,所以逼我读书,他都不教我做生意,我自己私底下悄悄做了一些生意,有赚有赔!”

胤礽听到这里就觉得头疼,也不知道薛潘这样是擅长做生意还是不擅长做生意。

不是他想管薛家的事情,而是眼看薛家主命不久矣,到时候薛家主没了的话,家里没人撑得起家,表妹的小姑母一定会带着一双儿女去京城投奔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