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逍遥人生(167)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佩瑜看王琛之教书教得起劲,就让他给她腾一间多余的教室出来,她让村里有意愿学习的女孩子可以来她这里报名,当然是要交束脩的。

佩瑜原本以为没几个人会来她这里学习,然而事实出乎了她的预料。

桃花村有许多家庭条件还可以的村民都给家里的女孩子报名了,只要她们可以学到佩瑜的一两分本事,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佩瑜是优秀的,能够读书识字,还能管家理事。

于是佩瑜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十多个小姑娘。

小姑娘们开始跟着佩瑜学习,佩瑜教导她们读书识字、针线女红、管家理事等才能,只要她会的,只要她们肯学,她都不吝啬于教导。

小姑娘们学习到了真才实学,对佩瑜充满了敬意。

如今佩瑜走出去,村子里的人都要尊称她为贾夫子。

佩瑜他们家,一个王夫子,一个贾夫子,都受到了村民们的尊敬。

佩瑜也找到了自己下半辈子的路,那就是教书,她要把自己会的知识与技能,教导给女孩子们,让她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改变她们的人生。

佩瑜做的这一切事情,都得到了夫君王琛之的支持,王琛之甚至感觉非常惊喜,觉得自己的理想得到了妻子的认同,他们之间是夫妻,还是志同道合的先生。

第156章 红楼贾探春(完)

不止如此,佩瑜的举动也得到了婆家的尊重。

王母:“我的妈呀,我没有想到我的儿媳妇还是一个才女,我去学堂看了,她什么都能教,我觉得她比我儿子还要博学!”

王母看到佩瑜的举动,心中对佩瑜的敬意油然而生,她看到佩瑜教导女子读书识字和技能,让女子们生活得更好,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很是激动。

哎,她还是出生得太早了,如果她年轻的时候能够遇上佩瑜,得到这样一个先生教导该有多好?

王村长:“她的确不错!”

王村长肯定了佩瑜的行为,如今他的儿子儿媳都是村子里的先生,王村长与有荣焉。

王琛之的爷奶则是出去村里整天吹嘘自己的孙子和孙媳妇。

王琛之的大哥大嫂都是勤奋老实的人,为自己的弟弟弟媳感到骄傲,也把自己的儿女分别送入了王琛之和佩瑜的学堂去学习。

还有一个心里特别高兴的人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在去荣国府打秋风的时候,就认识了佩瑜,当时佩瑜给了她五十两银子度过家里的难关。

当时她就对佩瑜充满的感激,觉得佩瑜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小姐,经常在心里祈祷佩瑜一辈子平安顺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贾府居然被抄家了,幸好佩瑜只是变成了平民,还来了桃花村找她帮忙。

刘姥姥感恩佩瑜的赠银之恩,很是积极帮忙,让佩瑜在桃花村安家落户了,佩瑜把生活经营得蒸蒸日上,找到了如意郎君缔结良缘,如今还成了人人尊敬的女夫子。

刘姥姥是个没有学识的老太太,虽然她没学识,但是她知道有学识的好处啊,她第一个响应佩瑜,把自己的外孙女王青儿送到了佩瑜的学堂。

如今再看看自己的外孙女,一言一行开始张弛有度,读书识字不下于她的哥哥,还学会了刺绣,虽然现在绣得还不太好,可那不是学的时间还不久嘛!

村民们看着自己家的小姑娘一天天地变得更加优秀也很满意,虽然在他们心里,女儿是比不上儿子的,但是女儿也是自己的骨肉,在生活容许的前提下,让女儿学一些本事,让她们余生过得更好,这也是他们所希望的。

佩瑜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充实,她没想到咸鱼的自己居然是好为人师的,也许再咸鱼的人也是有想要为某些人做贡献的时候吧!

佩瑜的后半辈子生活,就这样开启了。

她物质生活丰富,从来不缺钱财,生活上有奴才照料,情感上有夫君关爱,还有自己学生们的尊敬,后面还生了一儿一女孝顺她,她的人生偶尔有点磕磕绊绊却无伤大雅,一辈子就这么幸福地过下去了。

王琛之陪着她,从貌美如花到白发苍苍,他从来没有背叛过她,当然她也没有,两个人相互扶持地过了一辈子,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佩瑜老了,就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

佩瑜:“老头子,我二姐姐来信说她有孙子了!”

王琛之:“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她好几个孩子呢,孩子成婚了肯定会给她生孙子的啊!”

佩瑜撇撇嘴,你懂什么?她这是在感慨,感慨迎春她们命运的改变。

迎春嫁给了地主家的儿子之后,是三年抱两的,接连生了好几个孩子,打破了地主家一脉单传的传统,因此婆家对她特别好,迎春的后半辈子就稳了,不需要怎么操心。

惜春长大之后,也挑了一个合适的人家嫁了,那家里情况简单,但是有点清贫,然而惜春并不在意,她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也得偿所愿,后半辈子无波无澜。

宝玉和黛玉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就没有再生了,因为宝玉舍不得黛玉再受生育之苦,他们余生一直心意相通,恩爱有加,宝玉也没有除了黛玉之外的女人。

就连贾琏也重新娶妻生子了,但是对巧姐也尽了养育的责任,把巧姐养育成人,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出去。

对了,巧姐嫁的人就是已经开始走科举之路的王板儿,王板儿就是刘姥姥的外孙,是佩瑜看着长大的孩子,品性是非常好的,后来他一步步科举入仕,最终在官场纵横,而巧姐陪着夫君王板儿,也算是夫荣妻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