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逍遥人生(175)
哎,可是佩瑜现在还是一个刚满周岁没多久的小不点啊!
她不仅不能去屯粮,她还不能和父母说饥荒的事情,要不然父母会问她怎么知道的。
哎,这可怎么办啊?她不要饿肚子,她的家人也不要饿肚子,还有对她很好的王奶奶也不要饿肚子。
佩瑜小小的脸上顿时愁容满面。
王奶奶:“哎呀我们小鱼这么小就会皱眉了?”
王奶奶觉得佩瑜小小的人儿皱眉的样子可好笑了。
佩瑜:“奶奶,买粮食!”
佩瑜如今能说话,也只能说最简单的话,就这,都比周围同龄孩子聪慧多了。
王奶奶:“我们小鱼是听懂了我和李奶奶曾奶奶说的话了吗?好,奶奶听小鱼的,能买多少就买多少粮食放着,到时候小鱼就饿不着了。”
至于她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他们在部队最多吃不饱,是不可能没吃的。
佩瑜:“奶奶,好!”
佩瑜觉得王奶奶可上道了。
不过王奶奶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了,也能看出最近的天气不对,如今都很久没有下雨了,保不齐很多地方真的已经开始干旱了,多备粮食才能有备无患。
于是王奶奶请了一个街道上没有工作的小年轻帮忙给她推车,她去了粮食供应处要把她所有粮票都买了粮食,当然是搭配着钱使用的。
然而粮站的工作人员却告诉王奶奶只能买一部分,因为粮食不多,而别的居民也需要。
王奶奶听了也只能买了一部分,也就是两袋粮食。
这两袋粮食虽然不多,但是王奶奶只有一个人,也能吃挺久的了,她只是怕自己带着的小鱼饿肚子,到时候她少不得要贴补她一些。
看来还要想办法从别的渠道再买一些粮食。
他们老百姓,一向信奉的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等邻居小年轻帮王奶奶把粮食弄回来,王奶奶给了他报酬就让他走了。
王奶奶:“不行!这事情有些严峻啊,有钱有票都不能随意买粮食了,一定是饥荒了!我得提醒一下秀莲和爱国,可不能让我们乖乖小鱼饿肚子了。”
于是等陈秀莲和沈爱国同志下班后,王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佩瑜回来了佩瑜家里。
陈秀莲:“辛苦王婶了,我们家小鱼真是多亏了您帮忙照看,要不然我和她爸都没法安心上班!”
沈爱国:“是啊,王婶今天在我们家吃饭吧。”
陈秀莲和沈爱国都非常感激王奶奶帮忙带沈佩瑜,虽然他们用钱请别人带也可以,但是带孩子也分用心和不用心的。
王奶奶对沈佩瑜一直都是非常用心,沈佩瑜从来没有饿到,全身都干干净净的,每天也是开开心心地,一看就是被照顾得非常好。
王奶奶:“嗨,这算什么,主要是我喜欢小鱼这孩子!”
王奶奶:“不过,我今天过来是有事和你们夫妻两个说的,这事情很重要,你们一定要重视。”
陈秀莲和沈爱国同志看到王奶奶郑重其事的样子,连忙严肃起来。
陈秀莲:“王婶,您说,我们听着!”
王奶奶:“你们发现了没有,去粮站买粮食的时候,有钱有票也只能买到定量的粮食而已,不能够多买了,而我们这里多久没有下雨了?据我的猜测,我们这里大概要闹饥荒了,到时候应该还会缺水之类的,所以你们要准备起来,要尽可能地多屯粮啊!”
陈秀莲和沈爱国大惊失色!
饥荒?这是一个让人听了就胆战心惊的词语。
他们虽然是在这城市里出生长大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过过苦日子,家里困难的时候是吃不饱饭的,因此他们可是深深知道饿肚子的滋味。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顿不吃都饿得慌了,如果长期没有吃的或者是吃不饱的话,人不仅会很难受,而且身体也会被饿坏。
陈秀莲和沈爱国同志对于王奶奶说的话并没有质疑,人家王奶奶都这么大岁数了,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
陈秀莲:“爱国,你明天请半天假吧,拿着钱票去粮站买粮食,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沈爱国:“行!不只如此,我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通过别的渠道买到粮食,家里一定要多备粮食。”
王奶奶看着他们重视的样子,欣慰地点点头,重视了就好,重视了就不会在饥荒真正来临的时候饿肚子。
至于饥荒不会来临怎么办?不会来更好啊,那买来的粮食就慢慢吃,又不会造成浪费。
这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佩瑜没想到自己之前还在苦恼怎么让父母为饥荒做准备呢,王奶奶就已经让她的父母去准备粮食了,王奶奶可真好啊,而她就省心了。
第164章 七零极品小姑子8
陈秀莲和沈爱国的行动很快,沈爱国第二天上午就请了假,直接去了粮站买粮食。
然而结果不容乐观,因为他昨天听王奶奶说她只买到了两袋粮食,但是今天粮站却只卖一袋粮食。
一袋粮食完全不够吃啊,家里有四口人,这场即将到来的饥荒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而且他虽然不是跟父母一起住,但是对父母有赡养的责任,每个月都要给些钱粮给父母的,不可能饥荒来了就不给了,那样如果他大哥家粮食也不够吃的话,他父母难道不吃?
这是不可能的,父母养大了他,他就要赡养父母的。
还有他媳妇陈秀莲同志的父母,也是他们要孝敬的对象。
不行,他得去一趟他大哥家和丈母娘家,让他们也早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