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逍遥人生(337)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宋老爷子本来听到小孙女凭着功劳要多余的鸡蛋有些不悦,这有些自私了吧?只是再一听,这要来的鸡蛋她一口都不吃,全都给别人吃了,心里又觉得孙女太傻了。

宋老爷子:“唉,咱们两个老家伙了,还吃什么鸡蛋,没得浪费!”

宋老太太:“你不吃我吃,这可是我孙女孝顺我的,老了怎么了?老了就不能吃好东西了?我一辈子为这个家操劳,连个鸡蛋都不能吃了?”

说完之后,宋老太太把鸡蛋剥壳了,把鸡蛋一分为二,自己吃一半,另外一半递到了老伴儿手上。

宋老爷子接过鸡蛋也吃了起来,他被老婆子一说,也觉得愧对老婆子,老婆子一把年纪了,也不能吃什么好的,把好的都让给儿孙了,如今孙女孝敬个鸡蛋还要被他让出去,真是太苦了,唉,吃就吃吧,他们老了,也是需要补补身体的。

宋老爷子:“唉!经过昨天的事情,我可以看得出来,家里的几个儿子们都已经各有心思了,大家都以自己的小家为重了,这样下去的话,矛盾会越来越大的,而且除了老大之外,其他儿子对于供老五读书很有意见!”

宋老太太:“唉,这是不能避免的,人只要成家了,都会以自己的小家为重的,你想想咱们成家生子之后,是不是也想分家?咱们村子里,也有父母在就分家的,这样的人家,分家之后兄弟之间还相处得好一点,毕竟没有搅和在一个锅里吃饭了,就没有什么矛盾了,其实分家也挺好的,只是分家之后,除了老大,谁都不会管老五读书的事情了,难道要让老五不读了,他现在已经是童生了呀!”

宋老爷子:“主要是现在新朝初立,赋税徭役都不重,所以分家了他们也承担得起,所以才想要分家。再看看吧,如果他们实在是要分家,就分,可别把兄弟情分耗没了,反正咱们老两口是跟着老大一家生活的,至于老五的读书问题,就再看吧,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回来开个学堂,也能好好生活。”

宋老太太看到老头子心里并不反对分家,心里松了一口气,也知道老伴儿和她一样最重视喜欢大房一家,才会这样,因为分家对大房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他们老两口是最看重偏心老五的话,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他们一定会压着不让分家,压着其他几房去供养老五读书,可是事实上,他们虽然因为老五有些读书天赋而看重他,但是始终是越不过老大宋大石的,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们喜爱的孩子,还是他们养老要依靠的儿子,因此他们的一颗心是偏向老大宋大石的。

老两口在提分家的可能,鸡蛋也吃得香甜。

二房,宋佩兰干了一上午的活,感觉自己简直太辛苦了,以前她在现代的时候,虽然也是勤工俭学,但是也没有这么累啊!

分家,一定要分家,分家了就可以做生意了,到时候她就不用干重活了。

至于不分家也可以做生意?她没有考虑过,她做生意赚的钱,可不是为了其他几房做贡献的!

第316章 古代农家女13

想到就做,宋佩兰先试探自家亲爹对分家的看法。

宋佩兰:“爹,您看咱家分家怎么样?”

宋二石:“不怎么样!老子的孩子只有你们四姐妹,都没有一个儿子,分家了你们是能给我当儿子使还是怎么的?不分家,大家一起做事,我和你娘才能养活一个家。”

女子始终是比男子力气小的。

宋佩兰:“那对于没有儿子这事儿,您和娘是怎么打算的?”

宋二石:“你娘想着靠她娘家侄子养老呢,这怎么可能靠得住呢,还不如靠你们堂兄弟,可惜我几个兄弟家里都被我们小家得罪了,特别是大房,已经是靠不上了。我最近在想着,能不能过继一个儿子来,这样咱们二房才能不绝户,我和你娘也有人养老送终。”

宋二石虽然重男轻女,但是对于亲闺女也不算太差,还是能好好地和女儿说话的。

宋佩兰:“那您想好过继谁的孩子了吗?”

宋佩兰对宋二石过继的想法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在这古代,家里是得有男丁才好过,要不然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宋二石:“我那几兄弟,都只有两个儿子,他们是不舍得将儿子过继给我的,我寻摸一下家族中有没有无依无靠的孤儿,最好还是年纪小的,养得熟!”

宋佩兰:“爷爷奶奶应该不会同意吧?我看爷爷奶奶的意思,是想让您为其他几房当牛做马,等老了由侄子奉养。”

宋二石:“其实这样也是没错的,前提是其他几房没有被你娘得罪了,不过再怎么好,也好不过自己名下的孩子孝顺自己,你爷奶不同意也不行,我是一定要过继一个儿子的,要不然我和你娘老了之后都没有人照顾了。”

宋佩兰:“那要不然分家吧,分家了之后,爷爷奶奶也就不能管咱们小家的事情了,您想过继就过继,多好啊!”

宋二石:“好是好,只是分家了不好讨生活。”

宋佩兰:“爹,其实女儿在偶然之下,得了几个做美食的方子,如果分家了,咱们可以做小生意啊!”

宋二石很惊讶自己女儿的奇遇,但是看女儿信誓旦旦的样子,他不由地迟疑了。

于是他决定去买一些食材回来,让女儿做做看,看结果再做打算。

接下来,佩瑜每天仍旧在捅蚯蚓窝,她好像被点亮了奇奇怪怪的运气,那是一点一个准儿。

宋老太太就高兴地把蚯蚓剁碎喂鸡吃,那五个母鸡,除了第一天时只下一个蛋,从第二天开始,每只母鸡一天都能下两个鸡蛋了,佩瑜留下五个给公中,其余五个她就拿走了,宋老太太也没有说什么,要是没有小孙女找蚯蚓喂鸡,这母鸡下的鸡蛋,一天最多就三个,现在一天有五个,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其他的五个,反正都是归了她偏心的大房,她就当做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