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逍遥人生(352)
佩瑜:“奶奶最好了!”
佩瑜赶紧拍马屁,她还没有看过母鸡孵小鸡呢,这一世成为了农家女其实也不错,她可以经历从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可以见识不一样的风景。
宋老爷子:“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今天我们去砍柴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觉得累呢!”
宋朝阳:“对啊,我和弟弟的力气是越来越大了,挑起一担柴火是轻轻松松的。”
宋朝晖:“可能分家之后,我吃得更饱了,我的力气变大了很多呢!”
宋老爷子:“别说你们了,我这个老头子,今天也觉得力气变大了,像是回到了我老头子年轻的时候那样精力满满的状态,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宋大石:“看来分家是非常对得一件事,分家之后,咱们家是越来越好了!”
众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佩瑜偷笑,这才哪到哪?现在才是吃大力丸的第一天,效果才刚开始呢,到后面,大家的力气都会越来越大的,真是期待他们到时候震惊的表情啊!
宋磊:“别说你们了,我今天读书的时候,效率比平常都高了几倍!我感觉我读书更加从容了!”
刘彩凤:“我和娇娇今天刺绣的时候,状态也非常好,今天绣出来的帕子很好看,一定可以卖个高价!”
众人兴高采烈地说着,实在是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让大家都非常沉迷且兴奋。
宋老太太:“哎呀,我这才知道,分家了咱们的日子才更好过呢!”
至于其他几个儿子,都不是懒汉,日子都过得下去,她就不操心了,只要他们自己一家越来越好,她就开心了。
第330章 古代农家女27
第二天,是宋磊假期的最后一天了,这天一家人一起吃过早饭后,大家仍旧各自忙活去了,宋磊收拾好了自己的书箱,宋老太太为小儿子烙了饼,让他在路上吃,然后牵着小孙女的手,去送小儿子去村口坐牛车。
桃李村是一个距离京城不远的村子,这里属于京郊,虽然它只是一个山村,但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田地也比较肥沃,又遇上了如今好的年头,风调雨顺的,朝廷政治清明,赋税徭役比较轻,村里的百姓的生活还过得去,只要肯努力干活,吃饱穿暖不是问题。
佩瑜来到这个世界有一段时间了,却还是第一次出门,因为原主之前出门去玩,导致掉水里去,然后发烧了,因此佩瑜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宋家人都不允许佩瑜出门,怕她又出意外,因此这么多天了,她一直呆在家里。
佩瑜走出了自己家里的院门,回头看看自己家,发现自己家虽然是泥砖瓦房,但是房子修建得高大结实,院子的围墙也是泥砖的,远远看去,就是一栋农家小院,朴实无华又温馨自然。
再看看这个村子,目之所及,影影绰绰地坐落着一些农家屋子,有跟他们家的屋子差不多的,有宽大的青砖瓦房,也有泥砖茅草房,这茅草房的屋顶是用厚厚茅草做的。
佩瑜看着这茅草房,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由此可见,这茅草屋以茅草做屋顶,是非常不牢固的,稍有狂风暴雨,它就会被毁坏,这让佩瑜不禁庆幸她家里的房子虽然不是青砖瓦房,也是泥砖瓦房,比那茅草屋好多了,起码佩瑜不用担心在下雨的时候,那屋顶会漏水之类的。
佩瑜跟着宋老太太和宋磊一路往村口走去,这才发现,她家是处在这个村子的村尾了,村尾靠近大山。
佩瑜从宋老太太的话中得知,这个村子有几十户人家,总人口有四五百人,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了。
村子中间有一条河穿行而过,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家就坐落在河岸两边不远处。
如今已经是深秋,树上的叶子已经在飘落,地上的草木已经变得枯黄,整个村子看起来有些萧瑟。
佩瑜和奶奶以及小叔叔走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才从村尾走到了村头,村子里在外面走动的人并不多,年轻的壮劳力大部分都去干活了,只有一些带着孙子孙女的老人才带着孩子在村子里溜达。
“朝阳他奶,又送你家童生去坐牛车呢?”
“是啊,柱子娘,你带孙子呢?”
“对,柱子和他媳妇他们去砍柴了,如今才秋天,天气就这样凉了,今年的冬天不知道会怎样寒冷呢!”
“那就多准备点柴火,行了,我们赶时间,就不和你多说了,咱们有时间再聊!”
“行!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一路上,三人偶尔遇到行人,都是一一打招呼的,佩瑜觉得这村里的人情味还挺浓。
等他们到了村口的时候,牛车已经在那里了,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头正坐在牛车前面无所事事地等待着坐车的人,牛车上已经有几个人了,看情况也是要去县里的。
宋老太太:“老李头,我儿子来坐车了,这是三文钱车费!”
那牛车的主人,也就是那个头发半白的老头子接过了铜板,就让宋磊上车去了。
宋老太太把宋磊的东西一一放到了车上,叮嘱宋磊要认真读书,才带着孙女回去了。
佩瑜这一路倒是也不觉得无聊,她一直都在观察她所在的桃李村的情况,到最后觉得这桃李村还不错,这里山清水秀,地理位置优越,实在是一个好地方。
回去的路上,佩瑜和宋老太太还要过桥,佩瑜看着那流动的清澈的河水,就觉得喜爱。
宋老太太:“小鱼走快点!这河流有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