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逍遥人生(373)
即使如此,在家里每天都有四十四颗鸡蛋增加的情况下,家里的鸡蛋还是越来越多了。
鸡蛋太多,宋老太太做了挺多咸鸡蛋,家里人也经常吃鸡蛋,然而鸡蛋消耗的速度是远远比不过母鸡下蛋的速度,家里人看着这么多的鸡蛋,产生了甜蜜的烦恼。
宋老太太:“有啥好烦恼的,多的就卖掉,反正老大每天都要去卖蔬菜,明天开始,也一起卖鸡蛋!”
宋老太太一锤定音,宋大石欣然答应,佩瑜也松了一口气,这鸡蛋终于不用泛滥了。
刘彩凤:“要说养鸡,还是我们小鱼会养!小鱼养得鸡不仅长得快,也从来不生病,孵出来的二十个小鸡崽都整整齐齐地养活了,还都是母鸡,这母鸡长大了,居然还每天都能下两颗蛋,小鱼真是太有本事了!”
刘彩凤对于女儿的本事是叹为观止,她也欣喜于女儿的本事,女儿还那么小,就不仅刺绣出色,就连养鸡种菜也是样样在行,要知道女儿才四岁啊!女儿这样聪慧有本事,她就不太担心女儿的未来了,有本事的人,只要性子立得住,未来一定可以过得好。
刘彩凤的话,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认同。
就这样,大房过上了想吃多少鸡蛋就吃多少鸡蛋的生活,实现了鸡蛋自由。
而宋大石的摊子里,不仅有自己家里种的蔬菜,还有自己家里养的母鸡下的鸡蛋,顾客们出于对宋大石的信任,也纷纷买了他的鸡蛋,事实证明宋大石卖的鸡蛋非常好,好吃又新鲜,还经常出现双黄蛋,让顾客们决定以后也在宋大石这里买鸡蛋了。
因为鸡蛋的售卖,大房的收入又多了一种。
分家之后,大房一家人身体健康,每个人都努力生活,收入是快速上涨,只在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大房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活是蒸蒸日上。
正所谓有钱就有底气,如今大房所有人的生活就更加从容了。
时间慢慢地过去,又是一年秋天来到了。
北方的庄稼是一年一熟的,因此春耕过后就是秋收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庄稼成熟之后,桃李村的家家户户都开始了秋收。
秋收来到了,刘彩凤和宋娇娇也不刺绣了,也加入到了秋收当中,全家就只有宋老太太和佩瑜在家,宋老太太忙家务和一日三餐,佩瑜年纪太小,而且她要喂鸡。
不过,在佩瑜忙完喂鸡这件事情之后,她就和宋老太太会去田地里给秋收的众人送水和一些吃食。
佩瑜在这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到田地里去呢!
第350章 古代农家女47
一路走在田埂上,佩瑜观察着这时候的庄稼收获情况,发现这时候的庄稼亩产挺低的,她估计了一下,亩产多的也就三四百斤,亩产少的才一两百斤,这还是风调雨顺的年份才有的亩产了,当然旱地里种的番薯土豆玉米除外。
宋老太太带着佩瑜一路走到了宋家大房的田地那边,发现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佩瑜看了看自己家里的田地里的庄稼,发现很是不错,这可比她在路上看到的庄稼都要好。
宋老太太:“老头子,快叫大家过来歇一下!”
宋老爷子听到了宋老太太的话,抹了一把汗,然后招呼儿子、儿媳妇、女儿以及孙子一起过去田埂那边歇一歇。
这次秋收,他们没有把在县城学木工的宋朝晖叫回来帮忙,也没有叫宋磊回来帮忙,因为宋磊在这个秋天要考取秀才功名,现在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最后的复习呢!
宋大石他们认为,他们家里人壮劳力多,而且每个人的力气都很大,家里分家之后的田地亩数也不是很多,就留在家里的这些人都可以轻松进行收割庄稼了,很是不必要让宋朝晖和宋磊回来,这样会耽误他们的学习。
宋老爷子一叫,宋大石和刘彩凤以及宋娇娇宋朝阳都往田埂那边走去,他们已经干了半天活儿了,累倒是不累,但是初秋的天气热啊,热天干活容易口渴,他们都已经把带来的水喝完了,如今嗓子都渴得要冒烟了!
宋老太太和佩瑜看到大家过来,连忙给他们倒水喝,大家也都不客气,接过大碗的水就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
宋朝阳:“哎呀,总算是解渴了,这天气可真热啊,都秋天了,还这样热!”
宋大石:“秋天也有秋老虎啊,这个时候可是比夏天还热呢!”
刘彩凤:“是啊,不过现在秋收嘛,还是要天气好才行,热点就热点吧!”
几人喝了水,又吃了宋老太太和佩瑜带来的馒头,补充了水分和热量之后,就二话不说地又回到了田地里去收割庄稼了,这可是要争分夺秒,尽快把粮食收上来晒干入仓才行,要不然老天下雨了的话,这一年就白忙活了。
佩瑜看着宽阔的田野,可以看得到整个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秋收,村子里的三姑六婆们都没有时间聊天说八卦了。
大家先是把田地里的庄稼收回来晒干入仓,然后又去旱地里挖红薯土豆,整整忙碌了半个月时间,这段时间太阳很是热烈,干活的人都要被晒掉一层皮了,每个人都变得特别黑。
不过,所有的辛苦和劳累,在看到收获回来的粮食之后,也烟消云散了。
等所有的粮食入仓之后,宋老爷子他们总算放下了一颗心,今年的粮食已经收割完毕,明年的口粮已经稳了!
宋老爷子:“今年咱们家的庄稼可是村里所有人家当中产量最高的!亩产达到了六百斤!要知道去年才两三百斤,这可是翻了一倍了!红薯土豆这些的产量就更多了,我估计了一下,等交完了税收,咱们家剩下的粮食,够咱们明年吃一整年还有余呢!我说的吃饱,是吃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