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逍遥人生(414)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然后,佩瑜又从不远处的河里挑水去把菜地浇水,等到她把菜地种完,已经到了做中午饭的时候了。

而另一边,周宁远依恋的窝在周母的怀里,他是周母带大的,自然是非常依恋她的,这两天他非常开心有妈妈了,却也非常想念奶奶。

周母也抱着小孙子,小孙子是她带大的,她何尝不想小孙子?

只是她要给时间让二儿媳妇接受小孙子,这样的话,小孙子以后才能过得好。

而她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了?

周母:“阿远啊,你这几天开心吗?你妈妈对你好吗?”

周宁远:“开心啊,妈妈对我很好,她给我做饭吃,带着我,还抱我了,奶奶,妈妈果然像你说的那么好,我好喜欢妈妈呢!”

周母听了很欣慰,她老了,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小孙子将来还是要跟着他的亲爸后妈一起生活的,因此她非常希望他的后妈对他好,因此她从不在孙子面前说后妈不好之类的,现在他们果然相处得很好。

周母带着小孙子出去大门口那边,看着自己这个二儿媳妇动作利索地种菜,觉得这儿媳妇还挺能干的。

看了一会儿之后,祖孙两个回去大厅,小孙子闹着要吃煎饼,她就给自己和小孙子各拿了一个煎饼,吃着煎饼的她又被二儿媳妇的厨艺征服了。

周母之前听儿子说了新娘替嫁的事情,但是当时她并没有像儿子这样生气,她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从儿子口中听到那王佩佩,她就知道那一定不是个好的,是好人就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来,王佩佩反悔就反悔了,还弄出替嫁的事情来,周母可不是庆幸王佩佩没有嫁给她二儿子嘛!这样的女人,嫁进来了就是一个搅家精。

而二儿子却因祸得福了,根据周母这几天和刚才的观察,她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二儿媳妇是个心好又能干的,对她孙子还好,她现在简直不能更满意了,她现在还能动,她以后有空也会帮二儿媳妇带一下孩子的,毕竟老二可是给了养老钱的,而二儿媳妇一个人忙着家里家外的,也太辛苦了一些。

佩瑜种好菜之后,就拿着锄头回去了家里,看到周宁远乖乖地被周母照顾着,心里也觉得这样一来,她自己就轻松多了。

佩瑜:“婆婆,到了做午饭的时间了,你在我们家里吃饭吧?”

周母摆摆手:“不用不用,我还要回去做饭呢!”

周母可不想浪费二儿子家的口粮,她在大儿子家是有口粮的。

周母:“对了,你要不养两只母鸡吧?现在政策是只允许每家根据人头的数量养鸡呢!”

佩瑜:“要的,我下午就弄一个鸡窝。到时候我看看哪家有小鸡崽卖。”

周母:“好,你心里有数就行。”

周母看二儿媳妇做事情有条理有计划,心里就知道二儿子家里以后错不了,就心里美滋滋地回家了。

佩瑜等周母走了,就带着周宁远去做午饭了。

佩瑜:“阿远,和奶奶一起玩开心吗?”

周宁远:“开心,我喜欢爸爸妈妈和奶奶!”

佩瑜:“真是个小机灵鬼!走,妈妈去给你做好吃的。”

佩瑜中午做了个土豆炖鸡,配白米饭,两人照样吃得香喷喷。

土豆和鸡都是佩瑜空间里的存货,这么多个世界了,佩瑜终于有机会大量使用空间里的东西了,只因为现在家里就只有她带着一个五岁孩子,五岁的孩子虽然是会乱说,但是跟他说了,家里吃了什么都不能说出去,要不然就没有好吃的了。

周宁远小朋友自然是非常听话的,他认为说出去了,可能就有别人到他家来抢好吃的了!

下午,佩瑜垒了一个鸡窝,还有一个狗窝,没错,她要养狗,以后她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生活,还是有一条狗方便一点。

只用了半个下午,佩瑜就把鸡窝和狗窝弄好了,她锁了家里的房间门和大门,就带着周宁远出门了。

佩瑜:“阿远,你熟悉咱们下和生产队吗?”

周宁远:“我知道啊,奶奶每天都带我出去玩呢!”

佩瑜:“哦,那你带我走走,要不然我明天都不知道去哪里上工呢!”

于是周宁远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带着妈妈出门去玩了。

两人走到村子里,佩瑜发现在村子里的都是老人带着孩子,村头那里还坐着一堆老头老太太带着孩子,而且周母就在其中。

老头老太太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不是在做篾活,就是在纳鞋底,反正手上都有活。

周母:“老二媳妇!你带着阿远出来了?”

佩瑜和周宁远走到村头那边,她对周母说道:“对啊,婆婆,我认一下路,要不然我明天都不知道去哪里上工。”

周母:“别怕,明天一早,我带你去!”

第389章 六零年代做后妈12

佩瑜:“好!”

周母说完,就和人群中的人说道:“这就是我二儿媳妇王佩瑜,是新国的媳妇。”

然后对佩瑜说道:“这是你大伯娘,这是你三婶,这个是你三叔公,这个是你花……”

周母一一给佩瑜介绍这些人的身份,佩瑜也一一记了下来,并一一叫了人,看来这下和生产队都是姓周的比较多,很多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

现场这些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或者身体非常不好不能上工,他们如今一般都做一些家务活加上带带孩子之类的。

“哎呀,这就是那周大发媳妇王美美介绍给新国的媳妇啊,我看也就这样!瘦不拉几的,我说新国娘,你们家的眼光不怎么样啊!我好心给你介绍我家的孙女,你们居然还看不上,现在看上的居然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