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逍遥人生(430)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大队长:“不管怎么样,你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赡养老人!”

方小妹不情不愿地说道:“那我们每年给些粮食给婆婆!”

大队长:“就每年给大米一百斤,和红薯一百斤。”

方小妹还想要反驳,却看到了大队长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她终究是住嘴了。

她也知道,通过这次大会,她和丈夫已经名声扫地了,他们不孝的形象会影响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就连孩子们找对象结婚都会受影响。

这一刻,她后悔了,后悔自己一时冲动,为了甩脱一个需要自己照顾晚年的大包袱,而选择了把大包袱扔出去,其实她完全可以不扔出去的啊,等这个大包袱老了不能动了,还不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她真是想错了,她把大包袱甩出去,不仅没有了一个月五元钱的收入,还没有了自己家一直清白的形象,她真是亏大了。

但是除了后悔,她更恨,她恨这个大包袱为什么不早点去死,她早点死了,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俗话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样人,方小妹的想法,其实也是周新华的想法,只是他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他并不敢深想,并不想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卑劣的人罢了。

事已至此,周新华和方小妹夫妻俩终于认下了惩罚,从此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做最苦最累的活,每年要孝顺给周母一百斤大米和一百斤红薯。

其实,这一百斤大米和一百斤红薯并不多,都不够周母一年吃的粮食呢!

只是,他们之前内心认为从把周母赶出去之后,就不用再负担她了,没有想到,这个负担还在,每年不仅要给粮食,还损失了以前周母补贴给他们的五块钱,名声也没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大会结束,众人都意犹未尽地走人了,感觉大家不是来开会的,而是来吃瓜八卦的。

从这一天起,周新华和方小妹的不孝行为得到了宣传,大家都知道了他们的不孝行径,对他们唾弃不已,他们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

同时,大队长的目的也达到了,生产队的社员里,有不孝顺的、或者是将要不孝顺的,都藏起了自己的尾巴,在面上开始孝顺起来,不敢让自己不孝的行为被公之于众,成为人人喊打的存在,那样真是太惨了!

佩瑜参加完大会,心情愉快地带着一大一小回家了,而周母神色平静,显然是把大儿子一家放下了,只当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周母到了自己家里生活,佩瑜是感觉到了不自由,这种不自由不是别的,是不能随心所欲地用空间里的东西了。

以前她想吃肉,随便从空间里拿就是了,没油了,她随意从空间里拿一些,反正周宁远小朋友还小,他一般是不关注这些的,就算关注了,她随便找个理由,人小容易被欺骗的周宁远小朋友就相信了。

但是现在就不行了,周母是一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她可不能随意糊弄周母,因此家里没肉了,她要去一趟镇上,“买”肉回来,家里没油了,她又要去一趟镇上,“买”油回来,总之,周母来了家里居住之后,佩瑜去镇上的次数呈直线上升。

不过除此之外,佩瑜倒是没有感觉有什么不自由的,毕竟周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老人,她从来不会管佩瑜的行为处事,佩瑜想干嘛就干嘛,从来不会以自己的丰富的人生经验来指责佩瑜,只是偶尔会给佩瑜一些中肯的建议,她有好的建议,佩瑜也会认真思考,如果合适,就会采用。

而在生活上,佩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周母虽然说是老了,但是没有老到不能动,她还是能帮一些忙的,她还是一个勤快的人,家里的地有人扫了,家里的碗有人洗了,家里的孩子有人照看了,佩瑜终于不用从早到晚地忙碌了,反而是轻松多了。

她终于可以从忙碌中闲下来,享受生活了。

自从秋收之后,队里上工的人就不多了,佩瑜这个计分员,只需要每天下午去统计一下工分就行,佩瑜因此偷得了浮生半日闲。

她每天忙完家里的事情,就拿出自己的点心茶水,坐在摇椅上,晃着摇椅,吃着点心茶水,享受自己的慢生活,这时候,周母不是在做针线,就是在忙一些手工活,比如织篮子之类的,而周宁远则快乐地和佩瑜分享点心。

佩瑜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有钱有闲,偶尔忙碌,不缺吃穿,也并不觉得孤独寂寞。

但是可能老天爷是看不得她太闲了,终于给她找事儿了。

上和生产队的王家,把她给告了,告她不孝。

第404章 六零年代做后妈27

幸好王家人不敢到革委会去告状,要不然佩瑜也不好脱身。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佩瑜自己的锅。

佩瑜使计让大队长他们批评周新华和方小妹,让下和生产队的人引以为戒,这事儿,我从下和生产队传到了上和生产队,毕竟两个生产队之间相隔不远。

但是奇葩的王家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想到了“不孝”的王佩瑜同志。

他们之前被佩瑜拿捏住了,怕佩瑜把他们虐待她的行为传得到处都是,影响到他们的宝贝大女儿和小儿子,但是他们回来之后仔细想想,觉得自己犯蠢了。

二女儿说他们虐待她,给出证据来啊,他们可是知道,现在这个二女儿养得可好了,那面色真是白里透红,这明显就是过得不错的样子啊!二女儿现在的状态这么好,他们怎么可能虐待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