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逍遥人生(587)

作者: 时光悠悠 阅读记录

棒梗:“太好了,我本来就不想住宿,之前还想着走路太远呢!”

佩瑜看着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心里觉得十分欣慰。

佩瑜:“妈,棒梗如今都十五岁了,我觉得还跟我们一个房间不太好,虽然他有单独的一张床,但是男女有别啊!”

佩瑜对于如今的生活,唯一不满的就是住得太挤了!

但是在这四九城,一般人都是不会卖房子的,很多人祖祖辈辈的都在这边住着。

贾张氏:“你的意思是让棒梗搬到我房间去,然后我去睡现在棒梗的床?这也行。”

为了大孙子,她可以委屈一下自己。

佩瑜摇摇头说道:“不,我想买间屋子,我听说咱们四合院里有人要搬走,而且不是一家?”

贾张氏:“是啊,就是你杨大妈家和李大妈家,他们家是因为工作变动要去外地发展,因此要把这里的房子处理掉。怎么,你要买他们的房子?”

佩瑜:“对啊,咱们家住得太挤了,需要买个屋子给棒梗住,正好方便以后他娶妻生子。”

贾张氏:“那我明天去打听一下价格。”

至于钱财,她觉得儿媳妇是够的。

这些年儿媳妇的工资不低,家里的开销最多也就三四十块钱,其余的应该都存起来了。

事实上,佩瑜的存款可比贾张氏想象的多多了,因为她很多东西说是买的,其实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这钱自然也就省了下来。

棒梗听闻自己即将有属于自己的单独房间,心里更加高兴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他不仅快要有自行车骑,还将要有单独的屋子住。

过了两天,买自行车的事情,因为没有到休息日,所以还没有买,但是屋子已经买好了。

就一间屋子,花了佩瑜将近一千块钱,这京城的房子还真是寸土寸金。

佩瑜和原来的房主去了房管所,把屋子交易了,佩瑜当场给钱,原房主把房子立刻过户给佩瑜,佩瑜让房管所同事把房子写上贾梗的名字,从此这间屋子就属于棒梗的了。

中国式的家长不是都这样的吗,只要有能力,就会帮助子女买房子,帮助子女成家立业。

回家后,佩瑜把房本给棒梗看了。

棒梗惊讶的说道:“这居然写的是我的名字!”

佩瑜点点头说道:“对呀,这房子本来就是买来给你住的,写你的名字不是正好?你是老大,现在长大了,我给你买房。而你妹妹也是一样的,等你两个妹妹长大了,我会给她们也买一间房放在她们名下,给她们自己。”

如果结婚,这屋子就是她们的嫁妆了,是属于她们自己的,如果不结婚,她们也有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小窝。

棒梗毫不意外地点点头,这些年他已经适应了他妈妈对他和妹妹们的一视同仁,因此接受良好。

就连贾张氏也没有意见,毕竟她最爱的大孙子因为是老大已经有了保障,儿媳妇要给孙女们买房就买吧,这孙女毕竟也是她的孙女,其实她也是疼爱的,只是这疼爱比对大孙子的少了一些而已。

听懂了的小当笑了,她还小,倒不是图属于自己的屋子,她是高兴于妈妈对她和哥哥是一样的。

至于槐花还只有四岁,还什么都不懂。

棒梗喜提新屋子,新屋子就在贾家不远处,就几步路的路程,屋子原来是有人住的,原房主搬家的时候,把屋子打扫得很干净,因此棒梗直接把他的床和衣物以及私人用品搬过去了。

佩瑜检查了一圈,说道:“还可以,后面我叫木匠给你打一个桌子和椅子还有柜子,这就齐活了。”

第550章 四合院-秦淮茹42

佩瑜为儿子买了一间屋子,心里很是愉悦。

佩瑜:“对了,妈,不是还有另外一家卖房子吗?卖给谁了?”

其实另外的屋子更好,只是那有两间,价格自然就更好,佩瑜倒是买得起,但是买了之后,贾家日子就不好过了,实在是没有必要,屋子只需要够住就行了,不必要为了多余的屋子而降低家里的生活水平。

而现在,她很好奇,这连着的两间屋子卖给谁了?

贾张氏:“这个我还真打听过,是街道办用市场价把房子收回去了,好像是要分配给别人。”

佩瑜:“嘶!这可是出大钱了,谁居然这样重要?”

贾张氏:“这我就不知道了。”

如今四合院里的住户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在最初出钱买的房子,这种房子是可以交易的,可以卖给别人,只是买的人只能用来住,不能用来转卖,转卖就是投机倒把。另外一种就是被单位或者街道办给分配的,被分配者只有居住权而没有转卖权。

而一般被分配房子的,要不就是在单位资历深的,要不就是初来乍到便身居高位的。

也不知道这新邻居是哪一种?

说来,那两间屋子和棒梗那一间屋子还相邻着呢!

别人的事情,佩瑜也只是好奇一下就不管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休息日,佩瑜这天一大早吃过了早饭之后,就要带着三个孩子去逛供销社了,今天可是他们家买自行车的日子。

佩瑜看到贾张氏羡慕的样子,显然也是想要一起去的。

佩瑜:“妈,一起去吧,咱们全家一起去买车。”

对于这个婆婆,佩瑜如今是感激的,因为这些年婆婆真的帮了她很多,如果没有婆婆,她一个人怎么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呢!

贾张氏眼前一亮,问道:“我也可以去吗?”

贾张氏对于儿媳妇一向来都是有些畏惧的,只因为那一年她被儿媳妇的武力值吓到了,后来又增加了敬佩,原来女人也能这样能干,一直以来对儿媳妇也很认同,因为儿媳妇这个母亲和儿媳做得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