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苍耳(117)

作者: 跄跄春河 阅读记录

陶美兮挽着罗桑的手臂,一路眉飞色舞地说了许多,她的想象杂糅了漫威电影、香港黑帮片和各种日本热血漫。罗桑庆幸的同时又有些无奈,庆幸她满怀浪漫幻想,无奈的是……自己那些经历实在称不上美好。

卖完蔬菜回去路上,有人提议用今天挣的钱一起去搓一顿火锅,但大家看着口袋里零零碎碎的小钱,有五毛钱的纸钞、甚至一毛钱的硬币,用惯了电子支付的学生们很久没见过这样的钱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被陈年汗水浸润过的货币,有种沉甸甸的实感,让人不敢也不忍心挥霍。

拒绝了火锅的提议后,苍耳到食堂觅食。因为还没到饭点,食堂人很少。苍耳一眼看到角落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小祝老师,还坐在第一次在食堂看到他时的座位,真是个很有秩序感的人呢。

苍耳犹豫了一秒钟,便端着餐盘径直走了过去,在他对面坐下。小祝老师只短暂错愕了一下,抬头看到是她,便露出淡淡的笑容。

“我们今天去卖菜了。”

“哦。”

“那么多菜,只卖了一点点钱,吃顿饭都不够,还是食堂便宜。”

“嗯。”

苍耳放下筷子,用谴责的眼神看着他:“你就不能跟我多说几个字吗?”

“啊?”祝江茫然地看了她一眼,反应过来,补充道,“多吃点。”

“什么?”

“食堂便宜,好吃,你多吃一点。”祝江认真回应。

苍耳被他逗笑了,两人低头吃饭。

“我正在对那颗黑色的西红柿做基因检测,等检测结果出来了,就可以跟其他同种植物进行比照。不过我们学校实验室的条件比较落后,我怕检测结果不准确,就发了一份样本给在华清大学做研究的同学,请他也帮忙。”

苍耳嘴里的鸡腿惊掉在餐盘上。

自己不过是好奇请教,想要弄清楚黑番茄是怎么回事,谁能想到小祝老师这么兴师动众,居然都劳烦到华清大学的实验室了?

“这……会不会太隆重了?只是一颗西红柿而已。”

“这是你的重要发现,不是小事,而且我只是举手之劳。”小祝老师认真道。

苍耳小声说了句“谢谢”,低下头默默啃鸡腿,心里却涌动着异样的感动。

从小到大,她总是被敷衍被糊弄的那个,久而久之她自己也习惯于糊弄自己,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视为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东西。除了外婆之外,没有人会把自己的话当回事。

可小祝老师,虽然沉默,却真的把她的事放在心上,为了给她答疑解惑而不惜麻烦。

苍耳抬头看向对面的人。小祝老师也抬头看向她,眼睛清亮亮的,没有一丝“看我为你做了多少事”的邀功,或“看我人脉有多广”的炫耀,好像他只是做了一件很自然、应当的事情,没有任何值得讶异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你这样的人呀,祝江。

第62章 收水稻

烈日炎炎的下午,教室里老旧的电风扇“呼哧呼哧”转着,也难以给下面抓耳挠腮的学生们降温。

如果心声能外放,此刻教室里一定此起彼伏着对老尤的激情辱骂声。因为……他真的完全没有按照自己划的重点出题!

不少人考试前一天晚上都在通宵背重点,带着通红的双眼自信满满走进考场,没想到又被他狠狠摆了一道。

在其他人对着空白卷面放空或者胡编乱造时,只有“新禾正道の光”小组成员自信沉着地沙沙动笔,一边狂写一边在心里惊叹小黑真是个天才,这知己知彼运筹帷幄的素质,放在古代绝对是军师啊。

考试结束的铃声拉响,苍耳刚好写完最后一道问答题的最后一个句号。看着密密麻麻的答题纸,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

停笔的瞬间,前几天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已经全忘了。原来很多时候,学习只是一种获取想要的东西的手段,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高高在上,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把它变成一种工具。

在一片对老尤的辱骂声中,正道の光小队悄咪咪走出教室,没有向其他人炫耀,走到操场才敢欢呼起来。

“为什么不把划重点的事情告诉其他人,一起打老尤的脸?”陶美兮问。

“笨呐你,万一我猜错了呢?不是要被群殴。”小黑一脸嫌弃。

这是最后一门考试,要命的考试周终于结束了。

原本最害怕的《作物育种学》,这次试卷不知道是哪位老师出的,大概是对之前小祝老师制造的惨案心有戚戚,所以这次极尽所能地放水。做了充分准备的苍耳轻松拿下。

绩点,易如反掌!

考试都结束了,但在暑假前,她们还有最后一节实践课要上——收水稻。

早上六点,全班同学在朱教授的带领下,再次来到水稻田边。

当初亲手插下的翠绿秧苗,在四个月过后,已经变成满目金黄的稻浪。十几厘米长的穗子上挂满了饱满的稻谷,丰收的重量将水稻压出一个优雅的弧度,在风中微微起伏。

苍耳记得,水稻插秧是她今年来到农校后上的第一节 课。那时候她还对将来的一切茫然无知,孑然一身,疲惫、顽强、满腔愤怒。而现在,她有了朋友,有了信心和希望,心里……有了一个人。

原来短短四个月时间,足够让一季水稻成熟,也足够让一个人的内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四年呢?十年呢?是不是足够自己变成一个很好的人,去到很远的地方?

苍耳第一次对时间有了期待。

上一篇:共谋 下一篇:拨春弦[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