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又逢春(102)+番外

作者: 花汇秧 阅读记录

严格意义上说,两人都是新手。盛桉从来没写过剧本,林克然虽然跟过不止一个剧组,也挂名过制片助理,但真正意义上独立管一个剧组,还是头一次。

新手上路,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盛桉都有些心惊胆战,时不时就得问一下林克然:“那位老板,没对咱们的工作有任何指导吗?”

林克然一脸高深莫测:“没有。你就当他是早期的煤老板就行。他就负责给钱,别的什么也不管。我们最后找他报账就可以了。”

她说着,又跟盛桉保证道,“你放心,我们是正经剧组,不会随便乱花钱的。不信到时候你查账。”

盛桉只觉得莫名其妙。

跟她保证做什么?为了工作室的口碑吗?

但盛桉也没多想,只以为林克然是忙晕了。

春暖花开四月天,盛桉完成进修,也修改好了《小流年》的剧本。

她奔赴早已组建好的剧组,却在那里,见到了一个出乎她意料

的人。

姜月清跟盛桉自我介绍:“松风老师你好,我在剧里饰演梁青夏。”

她一身打扮十分素净,脊背挺得笔直,但还是难掩忐忑地看着盛桉,“我是通过试镜进来的。”

盛桉愣了下,很快回过神来。

梁青夏就是《小流年》的女主。

盛桉只管编剧,剧组的事是林克然和后来的导演决定的。她虽然对这个人选有些意外,但并没有插手的意思。

盛桉有些感叹。

没想到兜兜转转,《小流年》的女主最终定的还是姜月清。

她跟姜月清点头打招呼:“你好,姜老师,以后请多多指教。”

姜月清看上去像是松了一大口气,打完招呼就走,全程都很是低调。

盛桉摸了摸自己的脸。

奇怪,她有这么可怕吗?

盛桉从此扎根在了剧组。

写《小流年》,与将《小流年》改编成电视剧,是两回事。

于盛桉而言,她早已经对这个故事烂熟于心,每一幕都在她脑海里过了不止一遍,她只需要挑出其中的高光情节就够了。

这也是一次深入体会故事、并沉浸在其中的过程。

盛桉借此,重新回忆了一遍自己的年少岁月,再次想起当年或者辛酸,或者甜蜜,或者浪漫的往事。

可也不知怎么的,有些事回忆得多了,似乎就隐隐变了味了。

尤其,拍戏实在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要一遍遍地磨,一遍遍地重复。

这实在是绝佳的脱敏疗法。

回忆里那些带着特殊意义的场景,在这一遍遍的拍摄中,不知不觉就失去了那种令人心悸的魔力,变得不过寻常。

盛桉还是能想起来故事背后的喜怒哀乐,但所有的感受,仿佛都隔了一层。就像是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花和月都还在那里,就只是再不能触手可及了。

盛桉隐隐觉得,《小流年》在她这里变得有些奇怪。

每拍完一幕戏,她就有种是在跟一段往事告别的感觉。就仿佛是一个在高考的考生,过完一场考试,心理上就告别一门学科。

这种感觉有些微妙。

再加上,演这个故事的人是姜月清。

这就更奇怪了。

盛桉花了一定的时间才适应这个设定。

同时,她对姜月清大为改观。

盛桉对姜月清的银幕印象,还是当年的那个祸国妖妃。她以为姜月清就适合演那种倾国倾城的角色,没想到妆容一变,她也可以很素雅,十分贴合校园剧的女主角。

再就是姜月清的敬业程度了。

盛桉本以为,像姜月清这样多少有了点名气的人,会比较娇气,没想到她竟然十分能吃苦。导演说情绪不到位,她就跟着一遍遍地重复,没有任何怨言。

姜月清是目前剧组里咖位最大的了。也是因为她的配合,整个剧组的风气十分正面。

今日要拍的剧情对演员的情绪要求比较大。这幕戏里,女主知道男主对她的好是出于长辈的吩咐,十分伤心,冒着雨跑了出去。

剧组的雨是人造的,为此特地租了洒水车。导演最近这段时日拍得很顺手,想试试一镜到底,从女主听完后伤心欲绝开始拍,一直拍到她跑入雨幕中为止。

这对姜月清的要求很高。如果第一遍拍摄没有过的话,姜月清的服饰会被雨水淋湿了,就很难重来一遍了。

所以导演也不敢强求,只说试试一镜到底,如果不成,再分镜拍摄。

姜月清是个很要强的性格,导演既然这么要求了,她就想做到。

她难得有些没底,开拍之前问盛桉能不能给她讲讲戏。

盛桉跟姜月清去了操场。

剧组租的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新校区,还未正式投入使用,是以一切都十分崭新,连操场都充斥着一股浓烈的塑胶味。

盛桉是头一次当编剧,从未跟人讲过戏,还在想该从何说起。

姜月清先说了她的困惑:“我不是很明白,女主知道男主是出于长辈的吩咐照顾的她,为什么会觉得伤心。

“她以为男主是出于喜欢她才对她好的,但没想到这些喜欢是因为长辈的吩咐……她觉得男主对她的好其实不是出于喜欢,所以伤心。是这样吗?”

盛桉道:“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姜月清道:“可在我看来,这其实没什么不好,我不理解她为何、又该如何伤心。男主出于长辈的吩咐照顾她,但倘若他自己不乐意的话,又为什么会照顾她呢?

“男人……男生好了,男生是一种很现实的动物,就我认识的人而言,如果不是他们自己乐意,即便是别人的吩咐,他们也会阳奉阴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