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又逢春(43)+番外

作者: 花汇秧 阅读记录

盛桉垂眸,拿勺子戳了戳还剩下一半的粥,神色有些沉静。

贺长泽不知怎么的,看得心头微软。

罢了,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奇。

他想转移话题,结果听到了盛桉的话:“我是十岁那年跟我妈到许家的,那时候……我想想,他十四岁吧?在英国男校读书。

“我当时两眼一抹黑,许家的人都认不全,更别提徐家的了。

“因为一些事,徐家不太喜欢我跟我妈。不过你别误会,我妈不是第三者……”

贺长泽点头:“我知道。”

排一排时间线就知道了。许晨曦同母异父的弟弟徐海潮比许晨曦小六岁,比盛桉小三岁。而盛桉是十岁来的许家,别管许父和他前妻是怎么回事,徐海潮出生时,盛桉的妈妈甚至还不认识许父。

盛桉道:“徐家一直不太待见我跟我妈,所以虽然徐家跟许家没有断了来往,但徐家有什么宴会之类的,我跟我妈是不去的。许叔叔一般也不去,是我姐自己去。

“但我渐渐还是知道了徐家的一些情况。许家这边的婶母伯母们偶尔聊天会透露一些,再就是,我其实经常能收到徐家那边的礼物。

“我不知道许叔叔跟他前妻是怎么处理的他们之间的婚姻问题,我也不敢问。不过徐家和许家的关系好像没太受影响。我妈虽然跟徐家不走动,但只是人不到而已,日常他们那边有什么事,我妈的随礼没有缺过。

“徐家那边对我也是这样。生日啊,过年过节啊……不论什么节日,只要我姐从徐家那边收到了礼物,那我也会有一份。

“我也因此知道了徐家的一些情况。比如徐家上一代有兄弟姐妹四人,年龄差距挺大的。据说兄弟姐妹间排行最小的那一个还在读高中,跟最大的那一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父子……诸如此类的。

“我也没太在意,我甚至没关注他到底叫什么。虽然年龄上可能相差不大,但那毕竟是上一代的人的事了,总感觉离我挺远的。我就当是亲戚之间的相处也就罢了。”

贺长泽听得认真。

盛桉继续道:“我妈一直在文理教书,我也就一直在文理上学。文理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总有些比较特别的项目……”

贺长泽点头。

文理中学在A市赫赫有名。它是A市第一家标榜“国际化”的中学,算是走在了时代前沿。他们跟国内外的很多大学都有合作,是一所非常新潮、非常“贵族”的学校。

“我高一那年的暑假,学校组织到世界各地去游学,我选了英国。我们学校跟英国那边的一些学校有合作,对方学校会出一些人带我们,相当于是一对一的‘学伴’——那会儿‘学伴’这个词儿还没有被污名化,还是个正常的词。

“我的学伴就是他。那会儿我不知道他叫徐起舟,我只以为他叫AdamXu——他是这么跟我介绍的。”

盛桉跟徐起舟差了四岁,她又上学得早了一些,她高一时,徐起舟已经大一了。

他的本科学校不是男校,而是正常的私立大学,享誉海内外。文理中学的底子很好,里面的学生——至少能游得起学的学生,往往非富即贵。

私立大学最喜欢招这样的学生。这是一种正向反馈的过程。越是招收非富即贵的学生,学校的名气就越大。学校的名气越大,越是能招收到非富即贵的学生。

某种程度上说,学校和学生的家世背景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对方学校对他们这一批游学的学生很重视。毕竟都是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他们的那些学伴也很照顾他们。

盛桉不算头一次出国,可往常她都是跟在许晨曦身后的,遇上什么事,都有许晨曦帮她解决,她不需要操多少心。

真正这样“独立”出国,还是头一次。

盛桉多少是有点慌的,既因为全然陌生的环境,也因为一种挥之不去的心虚感。她心里很清楚,如果只论她跟她妈妈的话,她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理中学的学生。至少,她不会是那些私立大学的意向目标。

徐起舟可能是发现了她的不安,因此更加照顾她。盛桉其实也不确定他到底知不知道她是谁,他对她的照顾有没有因为她是许父的继女……总之,他确实无微不至。

他带她骑马,跳舞,射击,跳伞,参加晚宴……所有贵族学校对外宣传标榜的那一套,短短的一个月内,她都体验过了。

盛桉是学文的,她非常讨厌民国那段历史。也是因此,她其实对所谓的“绅士”一词,带着点偏见。想起这个词,她不知道怎么的就会想起民国那些她讨厌的文人们。大多数文人,国破家亡了,他们还在那里吹捧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盛桉对他们,总有种十分强烈的“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恨铁不成钢之感。

也是因为把这个词跟他们联系起来,盛桉总觉得这个词很装,颇有种无病呻吟,强自风花雪月的意思。

可在徐起舟身上,她真正体会到了“绅士”一词的含义。西方的浪漫恣意与东方的含蓄典雅碰撞在一起,成了一个独特的徐起舟。

他彬彬有礼,他优雅风趣。每当你以为你靠近他了,能触摸到他的内心了,他又翩然远去,像是藏在了迷雾背后,若即若离。

他跟盛桉认识的所有同龄人都不一样。同龄人夸夸其谈,冲动,炫耀,爱展示自己。他不一样,他就只是站在那里,不用刻意宣扬什么,就自然散发着光芒。

他就像是一个迷一样,矛盾又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