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后的嘴开过光(1398)

作者: 夜九白 阅读记录

这个就有点违和了。

但这也是目前娱乐圈的现状,这一行是很讲究资历的,除了某些运气爆棚可以一夜爆红的艺人外,别的人都是在圈里沉浮十来年才能拿到女一男一的角色,新人演员撑不起台面,即使他们各方面条件都和角色相符,可是却会因为资历不够而丧失竞争资格,即使拿到也会被全网质疑,异常艰难。

而那些已经大火的演员往往年纪都不小了,大多都是在二十七八岁以上,三十以上也是大有人在,这些人有了名气和地位,很多片方会因为他们的影响力而找他们,哪怕他们本身的相貌和年纪跟角色不符,但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粉丝们愿意买单不觉得尴尬,那片方也没什么计较的。

只要能吸金就好,反正是一锤子买卖,拍完这部下一部也不见得能合作,捞上一笔是一笔。

至于口碑,那得是非常有信仰的制片人或导演才会讲究的,因为对于需要糊口赚到钱的人来说,口碑就是奢侈。

“应该不错的,这两位都很有拍偶像剧的经验的嘛。”有人笑着说。

这话倒是真的,黄星娇还有严镇两人从一出道走的就是偶像剧的路子,黄星娇演的角色大多都是傻白甜,而严镇一直都是冷面总裁范儿。

所以他们演起这种类型的剧,应该称不上挑战,很是驾轻就熟了。

不过同样的,也会让人觉得有点腻味就是了。

江小白却是心中一动。

黄星娇……

她不就是拍了胡言的剧才大火的吗??

黄星娇入行十几年了,但前面几年都是打酱油的,接的戏只是一般的女配角,后来拍了一部剧开始有了名气,算是成了三线女星,直到她接拍了胡言导演的《一纸情书》后才开始大红,瞬间跻身于一线女星之列,之后她的星途就很平坦了,一直在饰演女一号。

不过黄星娇这个人对职业的规划却不太好,她接的戏没有突破,一直都是言情剧女主角,哪怕出道到现在一共接拍了几十部剧,可提起她,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一纸情书》。

这是她个人的问题,同样也是团队的问题,没有给她做出更好的规划,让她这么多年都是在原地踏步,毫无进展。

江小白想到一纸情书,就不禁出声问秦敏了,“敏姐,你和胡导熟吗?”

“不熟,我和他没有合作过。”秦敏直接摇头了,回答完后就打量江小白,“你问他干什么,难不成……他有新剧?”

说到后半句时她就压低了声音。

她很聪明,也很敏感,因为知道江小白是不八卦也不怎么打听别人的,所以对于她这个问题就反应很快——

她这么问,一定有原因!

江小白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想对他多些了解。”

秦敏听到就会意了。

这种问题是不好说的,因为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定时消息不能泄露,所以江小白是不能直面回答的。

但她既然打听了,说明胡导那边肯定有了新动向。

不过这个跟秦敏无关,她只能算是半个圈里人,况且她现在都演十八岁少女的妈了,压根不可能演胡导的青春偶像剧,所以她跟江小白没有竞争关系,即使知道了这个秘密也不会有所影响。

而江小白之所以敢问自己,也是这个原因。

“咱们去那边避个阳吧,这里好热。”

秦敏站了起来,朝着那边无人处给江小白指了指。

江小白会意,跟她一起朝着那边走过去。

避开人群,这里只有她们两人,说些私密话也不会被人发现了。

“胡导这个人我没有跟她合作过,但是赵玉萱是我的好朋友。”秦敏说。

江小白眼睛一亮。

赵玉萱可是人气很高的女星了,不过人家很有自知之明,随着年纪渐涨,人家现在已经开始转型了,从偶像派转向了实力派,接的戏多是电影,而不再是偶像剧了。

而赵玉萱之所以红,也是因为她年轻时的那几部偶像剧,其中就有一部是胡导的剧。

秦敏和胡导不熟,但是赵玉萱却和他有些交情。

“你想知道什么,我向她打听打听。”秦敏问江小白。

江小白压下心中的惊喜,沉吟了一下,就说:“我想知道胡导一般挑选男女主角的标准,除了跟角色本身相符外还有没有别的看重的点?”

“好,你等等。”

秦敏点点头,然后当着江小白的面就拿起了手机。

第1265章 情报

“小萱,这会儿方便说话吗?”电话一接通秦敏就说道。

江小白一听就知道她和赵玉萱是真的好朋友,因为如果是普通朋友肯定是会有两三句的寒暄的。

两人交好的事江小白还是刚刚知道的,因为就在圈里来看,两人的“地位”很不匹配,似乎不像是能成为好朋友的样子,赵玉萱是老牌艺人,曾经大火过,可秦敏却只是有知名度而已,论名气完全无法跟赵玉萱相比。

“方便,你说。”扬声器是打开的,江小白听到了那边赵玉萱温柔的声音。

“……是这样,我替个朋友向你打听点事儿,要是知道的、能说的你就给我说说,要是不能讲也直说。”秦敏等那边回复过后就说,“你不是跟胡言导演合作过吗,你对他了解多少,他在选角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胡导啊……”赵玉萱那边拉长了声音,“我和他是在八九年前合作过一次,那时的他对演员要求是挺高的,这个高不是他本人对演员的要求高,而是角色对演员的要求,他几乎是完全按着剧本来选演员的,所以如果想要被他选中,那很简单,对照剧本里男女主的特点来对比就行,只要够适配,那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