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157)

作者: 辣个糊涂 阅读记录

说着,陆离还科普起了当年自己在乐安郡与洛阳搞“粪便”处,其中原因就与这个有些类似。

听到这种话题,郭嘉倒是不曾变色:“原来竟是如此,只是……”

陆离:“只是什么?”

郭嘉很是担心的看着陆离:“只是我观伯安兄身边的那位壮士,听闻那位太平道教徒之死,不仅无快意,反是面有悲色。”

陆离下意识开口道:“想来……”

这话一开口,陆离瞬间意识到错了,但若是不继续说下去,那更是错误,他半点磕绊都没有,带着几分沉色道:“想来是他善吧。”

“不顾念主家之境遇而心善,真为善乎?”郭嘉意有所指:“我知伯安心善,顾念旧情,可有些前人旧事还是忘了的好。”

陆离神色不明:“奉孝此言何意?”

郭嘉一笑:“我知伯安不欲前往长安,可伯安心中当真想要与嘉同往颍川吗?”

陆离还在保持沉默,郭嘉继续道:“伯安心中对曹孟德颇有看好,以我观之,如今青州黄巾虽人多势众,却心力不齐,那位曹太守于对付黄巾颇有经验,不出意外,必然破之,到时上上为人地两得,下下也必得其一。”

“须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却不知伯安缘何踌躇不前?”

说来也是稀奇,正史中离开袁绍之后足足隐居了将近六年的鬼才,如今却看不惯才隐居不过一年多的陆离在这里墨迹。

陆离好似敷衍道:“我许是在等待天时。”

郭嘉被他这话给逗笑了:“你我二人,当真有天时可言吗?”

“天意之事,素来难测,料敌从宽,天时已然不眷,人力若再不为,你我二人生此一遭,莫非只是为世间碌碌之人添上两个姓名吗?”

“高祖三杰人尽皆知,谁会记二世、子婴之贤臣?”

郭嘉好似生怕自己说的不够生动形象,还拉踩了一把:“那吕布虽然越走越错,但到底也是敢做,我等在此笑他,却要成不如他之人,岂不更加可笑!”

陆离:“若依奉孝之言,雪中送炭,炭从何来?”

郭嘉看向陆离:“此事当问伯安才是,最了解一个势力的,除了自己人,就是敌人。”

陆离突然起身走向放剑之处,那里摆着两把剑。

郭嘉半点都不担心,好像自己刚刚没有跟对方说什么要命的话题一般。

陆离将刘宏送的那把放在架子上,拿起了自己最开始随身带着的那把,转身看向郭嘉:“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第80章 平巾策

陆离至曹操处时,他们刚刚结束了一场与黄巾的战斗返回驻地,结果只看军将的状态,便知非是胜果。

正在营帐之中与鲍信等人商讨战局的曹操,突闻外面的守卫上前道:“外有来人,自称乐安郡陆伯安,要献平巾策予州牧。”

后面那半句都不用听,只“乐安郡陆伯安”就足够令人惊讶的了。

倒是没人怀疑有人冒名顶替,不说那张脸难以顶替,就说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见过陆离,谁行骗会行到熟人堆里来。

曹操都来不及看别人一看,直接就往外面走,不远处站着的那人,虽然腰间无玉、衣衫简朴,但不是陆离是谁呢。

尽管之前在徐州郭嘉一力劝说陆离来“雪中送炭”,但他却没有跟陆离一起送,而是在同行一段路之后往东郡荀彧所在而去。

用他的话来说:“伯安有伯安之炭,嘉自然也有嘉的炭火要送。”

曹操看着陆离,所谓的平巾策有没有用暂且不说,要知道长安那边可是下了征召的,结果对方弃了长安来寻自己,这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惊讶了。

长安那边或许很多麻烦要处,但自己这边目前屡战屡败,任谁看也说不出是什么占据优势的好地方。

“自联军一别,一年未见,我闻伯安在徐州与康成先生求学,不曾想竟在此艰难之时而来……”

一边说,曹操握住陆离的手引着对方进入营帐。

一旁的鲍信看着这位曾经的陆侍中,他的父亲也曾担任过侍中一职,只不过不像陆离这般出名罢了。

当初董卓入京,他觉得对方心怀不轨,劝袁绍出手除掉对方,结果袁绍不听,等到对方也意识到董卓确实图谋不轨的时候,京中大半的兵力已经到董卓手中了。

后来袁绍与陆离号召大家一起讨伐董卓,他也积极响应了,结果嘛……

青州黄巾最先进攻兖州之时,他劝当时的刺史刘岱不要贸然出战,对方不听劝说遂噶。

鲍信之前可谓屡屡相劝、皆有道,但被劝者都不听。

之后陈宫前来劝说迎曹操为兖州牧,鲍信是最先应和的,因此曹操现在也能被称一声曹州牧,只要将黄巾解决了,这声州牧也就彻底落实了。

事实上如果陆离再来些许时日,他会在一场战败中为救曹操而死。

这一点陆离这个穿越者不清楚,他同样不清楚。

他跟陆离见过不少次,可虽然见过不少次,实际之间相互的接触却是没有多少的。

当初对方邀请曹操一并前往洛阳之时,鲍信是跟曹操一起的,也与对方一起被拦在路上,兵败而走。

比起曹操感触复杂,鲍信现在对陆离的平巾策更有兴趣。

陆离正是为此而来,因此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他直接就给大家拉到了正题之中——平巾策。

不过他倒是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看法,反而先问起了曹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如今己、彼之情况,孟德兄知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