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216)
不同于其他人的惊讶点,陆离惊讶的是对方竟然会对他问起刘协的事情。
陆离清楚袁绍对刘协的态度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得上,毕竟当年他是跟何进一起推刘辩上位的,后面董卓言及废立的时候,他也是竭力反对。
甚至大家联合讨伐董卓的时候,对方都想要玩一手换个皇帝。
哪怕刘虞当时拒绝三连,都差点没拦住袁绍的强人所难。
而他们两人之间的决裂,这件事情在其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陆离看向袁绍:“董卓虽死,除恶却未尽,朝中仍有奸佞,便是上天庇佑,陛下又如何能够称好。”
袁绍意有所指导:“到底陛下年少,纵然提前加元服,亦难亲政,以至于大权旁落,祸患繁多,此实为我大汉风雨飘摇之祸根。”
这话听起来有点不臣之心,但也可以解为在期盼陛下长大亲政。
陆离笑道:“袁州牧此言差矣,陛下固然年少,可少年总有长成之日,纵然几经流离,到底本心未改,君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有苦在先,加以磨砺,方成大器。”
事实上要不是陆离还有点礼貌,不想拿着已经死去的人说事,这个时候拿出对方曾经想要立的刘虞来说事,绝对能够将袁绍堵个半死。
毕竟陛下年少,几番在奸佞手中挣扎,但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呢。
反观本初兄你之前想要选择的刘虞,他倒是老大不小的一个成年人了,现在都已经埋到地里去了,杀他的人还正是如今跟你战个不停的公孙瓒。
本初兄,这事你怎么看?
第109章 惊世骇俗
继含含糊糊的蝗灾问题,相互“刺挠”的皇帝话题之后,陆离跟袁绍两人不由有些冷场。
虽然陆离的谈判任务压根没有进行完,但有些任务属于隐藏款的,不可能上来就大大咧咧说个明白,而且大老远来一趟,也不是只见这一面的。
如果此刻只有他们两个人,这场子可能还不会这么冷,可因为除了他们外还有不少其他人,这反而是热闹不起来了。
而有的冷一旦开始了,就只会越来越冷。
众人想象中的破镜难圆是真的,但相看两厌却不曾真正上演。
或许是因为彼此都有所克制,两人表现出来的大体就是一个买卖不成仁义在的体面。
面对这份体面,袁绍帐下不少人都放下了心。
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的,你们情绪激烈的大吵一架,那是还余情未了,你们体面了,实际内里反而是真的不体面。
眼看着自家明公的热乎劲在对方的冷淡下也跟着冷了下来,大家心里都开始热乎了。
白月光马上就要成为过去式的了,好耶!
眼看着俩人都不用别人掺和,就非常自觉主动的从余情未了走向了冷冷淡淡。
大家都在心里击节称赞,这就对了,这就对了,不要搞什么藕断丝连,纠纠缠缠,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干脆利落的一刀两断。
不少人正在为不用继续听自己明公闲来没事叨叨两句的美好未来而喜悦,可这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几乎陆离刚一离开,他们明公就重重叹了一口气。
他们明公这是在叹气吗,这分明是在朝着他们热乎的内心吹冷气。
好了,那些美好的期待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这熟悉的节奏……明公,请开始你的表演。
袁绍这次的表演的开头是点名式样的:“友若。”
被点名的荀谌侧身向着上面的袁绍拱手应道:“明公。”
因为跟陆离的那份亲缘关系,这种环节上,他也算是被点名大户了。
习以为常,习以为常就好。
只听袁绍看着他温言道:“我知晓荀氏与陆伯安有亲,尔等尽可探视交往,无需顾忌。”
荀谌闻言不由一愣,对方这话显然是给他开了个方便之门,让他们之间放心交往,袁绍不会在意,其他人也不能拿这个说事。
虽然他弟弟荀彧就在曹操帐下,但这种情况属于世家大族的常态,选择的明公可能不满意,却也不能说什么。
但如果是家族在自己的地盘,却跟别的势力勾勾搭搭甚至是当卧底,那就属于不能容忍的错误了。
做好准备听对方追忆往事、叹息今朝,却不想迎来的却是来自领导的人文关怀,虽然有点分不清这关怀到底是给他的,还是给陆离的,但不妨碍荀谌真心感激:“谢明公。”
他跟陆离是没有什么交情的,但家中老父确实心心念念想要见到对方。
考虑到家中父亲的年纪,错过了这一次见面,极有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虽然没有袁绍这话,他可能为了父亲的心愿,也是会请陆离前来的。
但是他不清楚如果没有袁绍这话,陆离到底会不会来见。
毕竟这事来见与否也不只是关系好不好的事情,万一对方担心自己来见会让袁绍迁怒故而不来,这难道能说对方对他荀氏不真心吗。
现在袁绍这边给了准话,自然也就万事好说了。
荀谌此刻的感动是真心的,而袁绍对于这件事情的不怀疑也是真心的。
大家对于这事倒是都没什么意见,作为东汉著名的孤儿,陆离的亲属扒拉扒拉,荀氏算是最近的一个了,而就这最近的一个都还要追溯到陆离大母一辈上去,可想而知陆氏人丁凋零到一个怎样的境地。
按来说这种情况,陆离哪怕生育能力出现了问题,都得纳上十个八个的赌个可能与幸运。
可偏偏对方孑然一身到现在,结合上对方至今不曾蓄须,不少人看不惯他的人都暗中蛐蛐他是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