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273)
对于程昱对刘备的针对,曹操没有点头,但是遣使前去的计策采纳了,只是使者不是刘备而已。上次派遣的李伍就不错,正好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对于荀攸的团结孙策与刘表,曹操同样接纳了,并且在这件事情上的使者选择的是刘备。
而关于时机,他选择的是郭嘉的说法,陆离的计策倒是完美符合他的人设,只是在军事之上不于天真,换句话说,有点想主义了。
尤其是涉及到百姓之事,总不免带着几分急切,他就属于那种会让曹操担心,敌人如果用百姓做人质,他会为之裹挟的存在。
青州乐安郡死去的豪强:你要不要看看我再做判断。
虽然没有选择陆离的计策,但此次留守后方的权力倒是给出了不少,尤其是关于防范袁绍那边的相关安排。
袁绍与袁术到底是兄弟,有些事情思考的再七平八稳,也挡不住一个突然变故。
曹操安排陆离前去东郡,协助夏侯惇他们戒备袁绍的相关动作,许昌这边则是交由荀彧等人留守。
除了这些大致安排外,陆离还领到了一份书写相关“解释”的任务。
够了,真的够了,陆离真的一点都不想要这种任务。
但他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到底还是接下来了,毕竟以前干的好好的,现在突然撂挑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有什么别的意见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先一步的是使者。
接到新的出使任务的刘备,真心觉得这个任务有点棘手啊。
棘手就棘手在刘表与孙策的关系上,前者可是后者的杀父仇人呐。
虽然不是刘表亲手杀的孙坚,而是对方的手下杀的,当时孙坚还是帮着袁术进攻刘表的那一个,但在这个时代看,这妥妥就是杀父之仇。
就好像之前张绣与刘表,心里也是记着那份杀叔之仇的。
从地位置上来看,出使的先后顺讯应该是先刘表再孙策,刘表那边刘备是已经了解过的,拿着汉室宗亲的名义去激对方的话,让他出兵是不难的,只是恐怕出不了多少,纯粹给你表演一个面子功夫。
而等到他从刘表那里去到孙策那里,一旦被问起来刘表的反应,你说他也去,人家要是说不能与杀父仇人为伍怎么办。
张飞从最开始的出去收税就心里窝火,现在看到刘备眉头紧锁,忍不住站起来想要说点什么,却被关羽按住。
刘备注意到自己两位兄弟的不乐,知道这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二弟、三弟勿要如此。”
张飞实在忍不住了:“今日要做这个,明日要做那个,此间种种,分明就是那曹孟德有意为难。”
而且明明是对方有意为难,在外人看来他们还好像得了老大的信任。
刘备轻叹一声,面上却不带有丝毫丧气:“三弟谬矣,何以称作为难,此天子信重于我。”
他的眼睛里似乎藏着一股火苗,那火苗摇摇晃晃闪烁着,似是但凡吹来一阵风便要熄灭,可实际上它从未熄灭过。
安抚好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刘备带上天子的诏书与相关人手,不曾耽误拖延,立刻便出发了。
当他们来到城门口时,正巧遇到陆离来送李伍。
刘宏都知道大鸿胪并不负责许都与各州之间的交际,负责的时曹操手底下的一群人,而李伍正是其中之一。
上次陆离与他说请将不如激将,显然效果不错,但这一次,李伍准备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激将。
袁绍是个很骄傲的人,他直到现在都认为曹操是不如他的,这个认知从目前双方的情况来看,倒也不能说是错的。
因为这份认知,他必然认为曹操此行派人前去,就如之前一般是要让他一同出手的。
再行之前的激将,不免让对方拿着先前一次的情况堵回来。
倒不如跟他说感谢上次的帮忙,我们这边发生了疫病,以至于无功而返。劳烦你白跑一趟。
这次来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跟你道个歉自己道个谢。
什么,你问要不要你派兵。
哎呀,其实也没有那么需要,有刘表跟孙策在呢,就不劳烦大将军了。
第137章 一波三折
同样出使的两方互相见礼,接下来将一人往北去袁绍处,一人向西南去刘表处。
李伍那边因为早就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陆离最后只道:“友然此去切要保重才是。”
李伍对着陆离拱手一拜,踏上了又一次的出使之路。
危险吗?
当然是危险的。
可难道做伍长便不危险了吗?
相比较起来,李伍更喜欢现在的危险。
目送对方向着北方而去,直到队伍的最后一丝影子也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陆离这才收回目光,他的视线转移到了站在一旁同样在凝望的刘备一行人身上。
陆离:“玄德兄。”
刘备:“大鸿胪。”
这并不是一场早有准备的见面,陆离也不知道该跟对方说什么好,他从来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更何况人家都喊他“大鸿胪”了,那么他还有什么可跟“玄德兄”说得呢。
陆离:“今日来送友然,不想竟恰巧遇到将军,愿将军此去诸事顺遂。”
刘备心里叹了口气,回道:“承大鸿胪吉言。”
接着,他们一行人同样出了城门,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队伍走出一段距离后,听到前方传来的刘备的叹息声,关羽不由回头向着城门看了一眼,他清楚自己大哥在叹息什么。
——是刚刚陆离的那番话。